A股瘋牛已至。
7月以來,大盤持續上演逼空行情,自7月1日盤中突破3000點大關口後,上證指數連續漲至7月6日的3337.27點盤中高點,四個交易日暴漲300餘點,累計漲幅達11.57%。
其中,7月6日當天更是暴漲5.71%,230只個股集體漲停,成交額破1.5萬億。股市賺錢效應爆棚,股民如潮水般湧入場內,一度致使多家券商軟件宕機。
業內人士表示,A股此番瘋漲還伴隨着明顯的風格切換,由今年年初以來的科技股、消費股逐漸轉向金融、地產等藍籌大盤板塊,由前期高估值板塊向低估值板塊輪動。
Wind提供的數據顯示,7月以來短短四個交易日,申萬非銀金融行業漲幅遙遙領先,期間漲幅達26.93%,其中,券商板塊更是一馬當先,累計漲幅高達29.94%。
![牛已至!券商4天暴漲近30%,醫藥排名墊底,哪些板塊還有補漲機會?](http://p1.nanmuxuan.com/images/a6/b0e7c89da7160aa9.jpg)
站在當前時點,投資者頗為關心的話題是:經過一輪猛烈的估值修復後,券商上漲動能是否依舊?
“從估值上看,券商板塊在近期的大漲後估值已經有所抬升,但無論是絕對估值還是相對估值,相比歷史區間並不極端,下半年景氣程度繼續改善值得期待。相比其他老經濟板塊,券商板塊估值不高,下行風險較小,而景氣改善預期相對確定,推薦A股及港股市場投資者繼續關注。風險因素包括政策更快退出及監管加強、減持、外圍衝擊超預期等。”中金策略王漢鋒在最新研報中表示。
![牛已至!券商4天暴漲近30%,醫藥排名墊底,哪些板塊還有補漲機會?](http://p1.nanmuxuan.com/images/9c/51428f86355384cf.jpg)
申萬休閒服務板塊漲幅緊隨其後,累計上漲23.73%,尤其旅遊綜合板塊漲幅可觀,期間上漲29.22%。房地產、銀行板塊亦表現不俗,四個交易日分別上漲17.85%、15.06%。此外,採掘、建築裝飾、有色金屬等板塊漲幅均超10%。
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醫藥生物行業漲幅排名墊底,7月以來僅微漲0.34%,大幅跑輸大盤,對比其他板塊,這一漲幅幾乎可忽略不計。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醫藥板塊出現滯漲,主要與前期漲幅過大,估值溢價過高有關。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申萬醫藥生物板塊一騎絕塵,累計漲幅高達42.88%。
“最近醫藥板塊可能會炒一下中報業績,整體來説疫情不結束,醫藥板塊也不會出現大的調整,但是感覺也沒啥猛漲的動力,不如配置其他板塊性價比高。“滬上一中型私募機構醫藥行業研究員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她表示,其所在的私募6月開始進場,滿倉加槓桿,目前已經基本清倉醫藥股,轉而配置券商、銀行和基建等板塊。但是券商配置的並不多。“券商漲得太快太猛,不敢接。”
國泰君安分析師丁丹對醫藥行業持類似觀點,她表示,客觀來説,即便是高景氣賽道的龍頭公司短期估值確實高企了,但目前從基本面上也沒有找到去看空的理由。最大的風險可能在於估值高了之後,後面向上的彈性是收斂的。
此外,傳媒、綜合、紡織服裝、農林牧漁板塊表現亦相對靠後,漲幅均在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以往牛市定律,券商行情啓動過後,緊接着便是“週期股”的show time。7月以來,週期股方面,除採掘板塊表現突出外,化工、鋼鐵板塊漲幅並靠前。若牛市全面開啓,週期股是否有補漲機會?
中泰證券指出,企業融資高增長,經濟並不一定會強勢復甦,關鍵是要看企業為什麼加槓桿,而影響經濟需求的關鍵還是看房地產。當前,我國整體的房地產市場依然有下行壓力;此外,新冠疫情防控對經濟需求的壓制也沒有解除,經濟恢復或進入“瓶頸”期。從這個角度來看,在資金的強力推動下,低估值的週期類資產有反彈修復的動力,但難有反轉的大趨勢。因為只有在經濟持續上行週期的時候,週期股才會有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