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LPR改革一週年 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

央行副行長介紹LPR改革一週年成效

LPR改革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

去年8月份,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一年時間過去,這一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昨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國新辦發佈會上介紹了LPR形成機制改革的五大方面成效。他表示,總的來看,LPR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利率的成效顯著。LPR改革之前是銀行貸款以基準利率作為參考,企業貸款利率的“地板價”就是基準利率打九折;LPR改革後,貸款利率隱性下限被完全打破,貸款利率不再有地板,利率傳導效率明顯提升,貸款利率不斷下行,而且下行幅度超過了同期LPR的降幅。

LPR的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

劉國強稱,改革後LPR的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LPR改革後,由報價行根據自身對最優質客户實際發放的貸款利率水平,在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的基礎上加點形成。“麻辣粉”(MLF)利率是央行的中期政策利率,LPR在MLF利率上加點形成,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

2019年8月以來,LPR報價水平逐步下行,今年8月份報出的一年期LPR和五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85%和4.65%,改革以來累計下降0.4個和0.2個百分點。

LPR成貸款定價主要參考

據他介紹,LPR已經成為金融機構貸款定價的主要參考。金融機構貸款定價過去主要參考基準利率,現在主要參考LPR,LPR已經成為主要參考。2019年12月末,新發生貸款中運用LPR定價的佔比已經超過了90%,2020年1月1日開始金融機構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不再使用貸款基準利率定價,新發生貸款已基本參考LPR定價。在增量貸款利率基準轉換基本完成的基礎上,還有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這個轉換是在增量基本完成以後,從今年3月份開始如期啓動的,並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有序推進,預計到這個月底就可以基本完成轉換。

貸款利率不再有“地板價”

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增強,貸款利率實現“兩軌並一軌”。

“從銀行內部看,貸款利率的隱性下限已經被完全打破了。”劉國強表示,LPR改革之前是按基準利率作為參考,原來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是4.35%,商業銀行有個不成文的約定,給企業貸款的最低利率是按貸款基準利率的九折算的,按九折算最低是3.915%,不能再低了,客觀上形成了貸款的地板價。有這個地板價的存在,貸款利率就很難再往下走了。這個地板價,現在已經完全被打破,效果也在逐步顯現。2020年7月份的貸款利率低於原貸款基準利率0.9倍,也就是低於地板價的佔比已經達到了40.2%,比改革前2019年7月提高了3.4倍,是當時的4.4倍。

銀行內部定價機制進一步完善,銀行內部資金轉移(FTP)定價,也就是銀行內部的定價,已經慢慢以LPR作為主要參考,銀行內部定價也在實現並軌。從銀行外部看,隨着貸款利率隱性下限被完全打破,貸款利率不再有地板,利率傳導效率明顯提升,LPR的方向性和指導性不斷增強,貸款利率也就不斷下行,而且下行的幅度超過了同期LPR的降幅,帶動了銀行外部貸款定價的“兩軌並一軌”。

銀行降利以降低負債成本

劉國強指出,LPR改革對存款利率市場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LPR改革推動貸款利率明顯下行,為了與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負債成本,也就是降低存款利率。從實際情況看,在存款基準利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存款現在還是參考基準利率定價,在這個基準利率沒有調、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近期銀行各個期限的存款利率都有所下降。存款基準利率不變,但實際的存款利率是下降的,中長期存款利率的下降幅度更大。

據介紹,2020年7月,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3.68%和3.72%,分別較上年末下降4個和34個基點。2020年7月,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大額存單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2.49%和2.72%,較上年末下降了45個和33個基點。代表性的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已經降到1.5%以下,低於一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

貸款市場競爭性增強

劉國強稱,LPR改革打破了貸款利率隱性下限,增強了貸款市場的競爭性。貸款利率隱性下限這個地板被打破後,商業銀行給大企業的貸款利率就會降低,因為大企業談判能力強,地板打破以後會要求不斷降低利率,商業銀行“傍大款”的好處就越來越少了,他們就會去找小微企業,和小微企業做生意,為小微企業服務,促使商業銀行主動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實現“量增、面擴、價降”。 劉國強介紹,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7.5%,在7月末不但量增加了,而且競爭以後價格也下降了。6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是5.08%,比上年末下降了0.8個百分點。

劉國強表示,下一步,央行將繼續深化LPR改革,推動實現利率“兩軌並一軌”。進一步優化LPR傳導機制,督促金融機構更好地將LPR內嵌入貸款FTP,就是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曲線中,增強貸款內外部定價與LPR的聯動性。着力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健全以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促進市場利率圍繞作為中樞的央行政策利率波動。

相關新聞

借貸利率重劃“紅線” 消費金融將迎洗牌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規定》),對2015年頒佈並施行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修訂。《規定》提出以一年期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來“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按照當前一年期LPR3.85%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比以往大幅降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持牌金融機構或多或少會受到這一新規的影響,不論是否持牌,開展相關業務的金融機構都面臨下調利率的壓力。

“民間借貸新司法解釋出來後,我們內部就在仔細研究,但是大家都很困惑,利率到底是按照IRR(內部收益率)計算,還是APR(名義利率)計算。新規裏沒有明説,但這個技術問題其實很關鍵,估計還有待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某助貸機構負責人表示。

據瞭解,所謂APR(Annual percentage Rate),即年化收益率,貸款的全部成本佔貸款實際本金分攤到每年的比例。而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為內部收益率,指按照未來還款的現金流折現。

據測算,同樣一筆貸款,若IRR年利率為24%以下,換算成APR可以低於15.4%;若15.4%指的是APR,按照常見的等額本息分期還款計算,則其對應的實際利率約為27.31%,接近30%。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大概率應按APR來算。如果15.4%被視為IRR,那麼新規實施後,很多借貸機構都無法存活,因為貸款利率無法覆蓋資金成本、壞賬成本和獲客成本。

《規定》中,民間借貸被定義為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最高法雖然在限定民間借貸利率,但持牌金融機構不可能獨善其身。”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指出,調整後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已經明顯低於一些持牌機構的利率水平,不難預計,民間借貸利率下調之後,持牌金融機構利率也會面臨很大的下調壓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3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央行LPR改革一週年 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