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好的5所民族類大學,第一名特別強。
“56個民族,56多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國是一個民族非常多樣的國家,除了人數最多的漢族以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分佈在全國各地。他們有自己的部落文化、自己的民族語言、自己的民族節日還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服裝。少數民族組成我國豐富多樣的民族色彩,也構成了獨具特色與魅力的中華文化。
我們一直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為了促進少數民族的團結與發展,國家培養了不少少數民族民族幹部及人才,也在全國各大省市建立了民族特色大學。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實力最強的5所民族大學。
1.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是全國排名86,是國家“211工程”及“985工程”建設的重點院校。中央民族大學臨近國家圖書館和中關村科技園,環景質樸優美,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和民族特色。我國許多藝術家都出身中央民族大學,如宋祖英、韓庚他們都是中央民族大學的知名校友。中央民族大學下設23個學院共開設了60個本科專業,可供學生選報的專業類別豐富多樣。
中央民族大學的頂尖優勢專業是民族學、歷史學和宗教學,但是這些都是冷門專業,適合繼續考研深造走向學術研究之路。本科專業中的熱門專業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廣告學和對外漢語專業,這幾個專業是比較熱門也是發展較廣的專業。
2.中南民族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在湖北武漢,學校的學科專業不僅涉及到民族學、歷史學、文學還涉及到軍事學,學科設置非常豐富。中南民族大學下設了包括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法學院、外語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等21個學院,21個學院內共開設了84個本科專業。中南民族大學的主要學院是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經濟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管理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等5個學院。中南民族大學在全國排名第191位,是民族類大學中實力雄厚的一員。
3.雲南民族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位於我國的春城雲南昆明,是雲南省境內一所頗具民族特色的省屬重點大學。雲南民族大學共開設了21個學院包含了78個本科專業,學校的重點專業主要是社會學、經濟學、民族語言學和民族古籍專業。雲南民族大學在全國的錄取批次一般為第二批次,綜合排名為全國197,在民族類大學當中實力還算可以。
4.西南民族大學
西南民族大學地屬四川成都,是一所學科多樣的綜合性民族大學。學校共有23個學院83個本科專業,囊括了人文、歷史、哲學、經濟、管理、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藝術等12個綜合學科,專業設置多樣多元給了同學們更多的選報選擇。西南民族大學的主要院系分佈在藏學學院、彝學學院、文學與此案文傳播學院、體育學院、法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社會學與心理學學院等7個學院。西南民族大學在全國排名第256位,是民族類大學中實力靠前一所綜合性高等院校。
5.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分佈較多的一個省,所以廣西民族大學在民族類大學中口碑和名氣也較大。廣西民族大學位於廣西省南寧市,學校分為東校區和西校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約有1861畝,校園內景色宜人學習分為濃厚。廣西民族大學共有26個學院包含了77個本科專業,涵蓋了文史哲理工醫經管法等12門學術學科,是一所綜合性民族高等院校。廣西民族大學在全國排名第262位,在中國民族類高等院校中口碑和實力很好。
以上5多高校是我國民族類大學實力最強的5所高等院校,希望能幫助你瞭解民族類院校的專業分佈及排名情況。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玉溪用户66xxxx658”:放屁説
2017年中國農業大學各省錄取分數線
省份
一批
文
理
北京
617
622
天津
595
604
河北
621
612
山西
572
555
內蒙古
564
579
遼寧
598
609
吉林
--
545
黑龍江
--
591
上海
--
540/527
江蘇
--
361
浙江
--
627
安徽
593
587
福建
547
546
江西
--
581
山東
602
624
河南
600
589
湖北
574
588
湖南
609
583
廣東
--
562
廣西
--
556
海南
--
620
重慶
597
599
四川
597
600
貴州
--
565
雲南
--
569
陝西
602
578
甘肅
--
561
青海
--
437
寧夏
--
555
新疆
--
549
學科排名
截至2012年5月,學校有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環境/生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微生物學、工程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和臨牀醫學等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36]
在教育部發布的第三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中,中國農業大學共有15個學科參評,10個學科排在前5位,13個學科排在前10位,其中,農業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6個學科均排在第1位。在第三輪一級學科水平評估中,6個一級學科蟬聯全國第一,排名第一的學科數量居全國高校第四位。
序號
學科名稱
排名
序號
學科名稱
排名
1
農業工程
1
9
園藝學
3
2
作物學
1
10
農林經濟管理
4
3
農業資源與環境
1
11
水利工程
7
4
植物保護
1
12
生物學
8
5
畜牧學
1
13
生態學
10
6
獸醫學
1
14
新聞傳播學
36
7
草學
2
15
法學
72
8
食品科學與工程
2
本文 頭條號 企鵝號 大魚號 高中理科入門 同步發送
搜狐號 高中理科分析 發送 謝謝
搜狐號高中理科入門是假的 請勿上當
搜狐號高中理科入門是假的 請勿上當
搜狐號高中理科入門是假的 請勿上當
(2017-10-22)
點擊訂閲關注小編,小編將努力為您奉獻更多有趣的內容,如果您覺得內容欠妥,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進行評論,小編將虛心接受您的指正與意見,您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動力,謝謝您的關注。
在歷史劇中,大家可以看到紅軍中一般身居高位的都是男人,很少能見到領導者是女性,更何況是師長這樣重要的位置。但其實,中國紅軍歷史上是有過這麼一位女中豪傑的,她叫胡筠,出身於書香門第,家裏也是有名的富商,但是她不受家裏束縛,敢愛敢恨,是位傳奇的女豪傑。
她是黃埔6期學員,雖然幼時在家裏人要求下裹了小腳,但是長大後的她絲毫不受封建思想束縛,讀書期間接受新式教育,雙手槍耍得出神入化,當時很多男學員都很佩服她。她是“黃埔四女傑之首”,但是很少人聽過她的名字,主要是因為她犧牲得太早了,而且死得比較窩囊。
1930年她擔任獨立團團長,率領部隊直接殲滅了敵人的一個團,收繳了敵方槍支1300枝,成功收復了通城縣城。也就是這一戰讓她一舉成名了,後面還被升為師長,敵人曾經懸賞10萬大洋取她的項上人頭,可見其重要性。
以她的地位,如果還活着,在新中國該授什麼銜還真不好定論,説不定就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了。可是她那麼多艱難險阻都挺過去了,那麼多炮火都躲過了,卻沒有躲過自己人的暗算,最後被人誣陷成為國民黨特務。入獄後死在轉移途中。
我們選擇不了生命,但我們可以選擇走過生命的方式,做人要幾分淡泊,清風細雨,同樣有韻致,有詩意;做事要幾分從容,俯仰之間,依然灑脱。不刻意,不虛偽,沒有萬卷詩書的薰陶,我們有的是簡單歲月的樸素;沒有歷練滄桑後的成熟,我們有的是寵辱不驚的坦然。情是人生最重的滋味,淡是人生最濃的色彩。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廣州用户03xxxx359”:知道是誰誣陷她嗎
(2017-10-22)
國酒文化街那一座座漢、唐、宋、元、明、清和現代建築羣內,巡覽國酒文化展廳內那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實物和一座座雕塑,令人陶醉其間,流連忘返。
酒廠裏的茅台酒品嚐一兩需要58元,並不免費,一人限購2兩,就是這樣子的兩小瓶。
古鎮清一色的仿古建築,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整個鎮子上,街道兩旁的店鋪,基本上以賣酒為主。
古街集旅遊、商業、休閒、體驗等功能為一體。古色古香的建築,撲面而來的風中都似乎帶着酒香。
茅台鎮政府門前,小橋流水,假山疊置,如同進入畫中。
另外貴州也是唯一一個辦理託運不限重的城市,可能也是考慮到方便大家帶酒回去和親朋好友們一起品嚐。
古風的房子賣着現代的東西,沒有印象中古鎮叫賣旅遊產品的感覺。甚至説修這個古鎮不是為了旅遊,而是為了本地人,一點商業味道都沒有,全是世俗的味道。
茅台鎮,這個神秘而又古老的傳奇古鎮釀造着一代又一代的神奇傳説,茅台酒就是那名揚中外、香飄九州的酒林至尊,曾迷倒多少政客文人,在這個有着深厚酒文化積澱的東方文明古國裏茅台鎮以其特別的歷史背景和迷人的神秘色彩吸引了眾多的歷代名人,甚至成為有些人心中朝拜的聖地。
交通攻略:
在遵義忠莊客車站乘坐到仁懷市的客車,再從仁懷市內轉乘去茅台鎮的小客車,在路邊也可以坐。
門票攻略:
門票茅台鎮免費參觀,其中的國酒文化城內博物館需門票30元
(2017-10-25)
都説北方人愛吃餃子,常年工作原因基本上北方都跑遍了,各地都有特色的餃子餡。不過個人覺得最好吃的還是青島老家的鮁魚水餃。
山東膠東半島臨海,盛產海鮮,其中鮁魚更是常見。小時候家裏經常用鮁魚做水餃,那個鮮味是其他餡料比不了的。後來工作生活在北京,給同事、朋友都做過這個餡,吃過的沒有説不好的,用的是最簡單的老家傳統做法。今天把調餡的做法告訴大家,一定要試試!
鮁魚餃子
主料:鮁魚肉、肥瘦肉餡
調料:花椒、葱白、姜、嫩韭菜、鹽、香油、料酒、醬油
做法:
1.燒一鍋開水,花椒和葱白用開水浸泡至自然晾涼。韭菜洗淨去根,切碎備用。
2.將鮁魚肉和肉餡按照3: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加入鹽、料酒調味。用筷子順時針不斷攪打,一邊打一邊加入花椒葱白水,直至膨脹並且細嫩後即可
3.打好的餡料加入醬油、薑末、香油、韭菜碎,拌勻後即可當做餃子餡
提示:
1.韭菜一定要用嫩韭菜,稍老一些的味道過重,非常容易搶走味道
2.花椒葱白水中一定要用葱白味道才好,剩下的葱綠可以炒菜
(2017-10-23)
10月13日,由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支持、寧波市北侖區人民政府和貝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北京合禾天下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發揚工匠精神,用心做中國最好的筆——國筆、國禮產品發佈會”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大廈人民網直播大廳隆重召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人民網、新華網等50多家媒體到場支持。
中國檢驗檢疫學會會長、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魏傳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侯雲春,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常委、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任玉嶺,中國報業協會副秘書長鬍線勤,中國人民銀行首席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博士生導師鄒平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賈濤,國家一級美術師李抱紅,中國製筆協會理事長王淑琴,中國製筆協會名譽副理事長制筆專家陳三元,寧波市北侖區副區長潘羣威,貝發集團董事長邱智銘等專家領導,以及來自政府、企業單位和制筆行業領域的眾多專家、用户代表和知名媒體共100多餘人,齊聚本次發佈會現場,共同見證了貝發集團這個激動時刻!
人民網副總裁宋麗雲致辭中提出,今天的中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和製造業第一大國,伴隨着經濟騰飛的步伐,從貼牌到自主品牌,從奔跑到領跑,各行各業湧現的中國品牌讓國際市場為之振奮,品牌的背後是實力,深度是文化,“品牌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也是國家和地區經濟實力的象徵,高水準的品牌更具有塑造國家形象的作用”。
中國製筆協會理事長王淑琴介紹説,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文具製造國和出口國,在過去的幾年裏,經過全體制筆行業的一致努力,協同攻關,中國製筆從筆頭材料、墨水等方面實現了關鍵技術國有化、核心部件國產化,這也為中國製筆不再受制於人,打造更高端、更高品質的國產好筆奠定了基礎。
王淑琴説,中國製筆發展從模仿學習起步,在不斷的追趕高端制筆技術和制筆產品的同時,現在面臨是一個衝關過坎的重要時期,中國的制筆企業要團結起來,加強對制筆核心技術的攻關和突破,實現科技成果的最大化。
貝發集團董事長邱智銘先生髮表題為“匠心時代,創新未來”的精彩致辭,與在場的嘉賓共同分享“貝發筆”的匠心之路和創新成果!他表示,中國製造的發展需要信心,需要企業不斷的打造品牌,提升品牌帶來的信心,也需要中國的消費者給與的信心。而我們,也會不斷的進行技術革新、工藝創新,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更新穎、更時尚、更有文化內涵和科技含量的國筆,“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心結,我覺得,我欠中國一支好筆,欠人民一支好筆,今天,我雙手奉上我的珍品,來兑現我當初的承諾,來解開我的心結”。
活動上,貝發集團首席設計經理謝健哲對產品進行了推介,他詳細解讀了08年北京奧運系列,2012年筆定乾坤選舉筆,2016年金磚五國會議用筆,G20峯會元首筆四款高端筆。
在主題為“發揚工匠精神,提升中國品牌”的圓桌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原副主任侯雲春,中國檢驗檢疫學會會長、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 魏傳忠第九、十屆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任玉嶺,寧波市北侖區副區長潘羣威,貝發集團董事長邱智銘等專家領導進行了熱烈探討,現場掌聲不斷。
據介紹,1994年,貝發集團從一個小作坊起身,小小的一支筆迅速打開了國際市場。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貝發集團開始了一場加大中高端產品力度,降低和縮小低端產品所佔據的比例的戰略調整,貝發人開始了品牌的打造之路。
2013年,貝發“中國文具創意設計中心”升級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這是文具行業唯一的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
2014年,貝發集團牽頭的筆頭不鏽鋼易切削線材項目正式獲得了驗收。
2016年,參加筆頭項目計劃的太鋼,在鋼鐵的冶煉上起草了筆頭不鏽鋼線材的國家標準。在筆頭線材上,貝發用協同合作解決了困擾中國製筆行業多年的難題。
同年,貝發集團旗下研發公司被評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藉助於國家級設計中心和技術中心的實力,貝發為中國好筆的打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6年,貝發集團LAMPO品牌推出了《中國製造2025》之後的第一款中國好筆,貝發筆成為杭州G20峯會上的一顆明珠國禮,G20元首筆獲得了中國客户的一致好評,G20元首筆也成為貝發品牌史上的一款標誌性用筆。工藝、技術、設計都出類撥萃。
2017年,貝發集團再次成為廈門金磚五國峯會的禮品筆,在金磚五國峯會用筆的設計中,充分利用廈門的海洋元素、船舶元素,並融入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的元素令人動容。但是在技術的實現上,卻是貝發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發揮實力的好時機。部長筆有15個零件,其中12個是金屬件。啞金+啞黑肌理的結合,給人以沉穩,透露一股高貴的產品氣質。筆桿採用頂級304不鏽鋼。頂帽由7道工序加工完成。筆夾由12道工序完成,其中填漆工藝手工完成,兩道工序完工需要50個小時左右。
據介紹,貝發非常重視宣傳和提倡工匠精神,集團專門設立了產品開發部和包裝設計部,專門負責產品的開發和設計,着重於外觀開發。而原有的技術部則繼續負責產品的結構設計和製作,着重於技術實現;質技部則歸屬到生產部門中,保證質量控制,“目前,我們的高端國禮用筆,從技術、設計、工藝、書寫使用效果方面完全可以媲美國際大品牌”。
創新是貝發集團生存發展的靈魂,是企業繁榮興盛之道,二十三年的研發和積澱,在2017年金秋十月,貝發集團迎來了新的輝煌成果展現。近些年來,面對制筆行業市場並不樂觀的現狀,貝發筆作為民族品牌的代表,立足質量和服務之根本,注重研發與創新。“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本次發佈會只是貝發集團20餘年孜孜以求的一個縮影。我們相信,貝發集團將繼續自己的創新之路,不斷憑藉可靠的產品質量和優質的服務解決方案,向世界各國人們展示中國智造、貝發出品,成為民族品牌從“中國製造”轉為“中國創造”的傑出典範!
(2017-10-16)
1、聽説別人考上了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以為會碾壓,結果被秒殺......這件事教導我們做人要謙虛,不然會悔恨得想鑽進地裏
2、看吧,玩吃雞不好好教女朋友的下場,慘呢!
3、分享一塊很嘻哈的豆腐,扒拉扒拉扒拉啵啵,忍不住跟着唱起來惹
4、從沒見過這麼...像豬的貓...真實的貓豬豬本豬,不開玩笑↓
(2017-10-25)
電視劇就應該有電視劇的樣子,不能因為市場流行,就大家一窩蜂去跟,百花齊放説的就是各種類型各種題材的劇都要有,古裝、玄幻、仙俠看多了,人會越來越不懂得現實,早年間中國電視劇關照現實的傳統不能丟,踏踏實實地敍事,講老百姓身上的故事,不盲目追求強情節,把人物寫活寫透,從人物中去折射時代的變遷,雖然或許顯得笨拙了一點,但卻是最應該做到的!
當然,《情滿四合院》這個名字不夠好,太安全,透着一股濃濃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氣息。原來的名字叫《傻柱》,緊貼着主人公走,凸顯人物,更鮮活。不過千萬不要因為名字老土,就忽略掉這部良心好劇,畢竟,在這部劇裏,你能看到真實的時代氛圍和老北京生活,更能看到目前可以説是中國最好的男演員和女演員飆戲,組CP!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演員這個東西實在沒法非常量化的去評斷,更不能簡單的就憑一兩個角色或者人氣之類的指標來判斷。但是何冰和郝蕾絕對算得上是大家公認的好演員。唯一讓人詫異的一點的是,現實生活中何冰大郝蕾十歲,但是在戲裏,傻柱和秦淮茹卻是“姐弟戀”,而且毫無違和感,這對CP湊的確實絕妙。傻柱老北京人的愣和混不吝,秦淮茹身上的隱忍、委屈和小心機,都特別到位。
印象最深有一場戲,秦淮茹上食堂找傻柱要饅頭,傻柱調侃了兩句,剛還陪着小心的秦淮茹突然悲從中來,先是作勢要解衣釦,立刻梨花帶雨地哭了起來,那瞬間的情緒轉換,真是恰到好處,看當下傻柱的反應,何冰老師應該也是愣了,不過這種愣和不好意思,恰好跟角色的性格搭在一起,非常服帖。大概這對CP之間的感情,也是從這時起,算是挑明瞭的。
另一場好戲,則是在傻柱和婁小娥確定關係之後,秦淮茹自己躲起來難過了許久,卻還得寬傻柱的心,祝福他倆。而這一刻,傻柱眼中突然冒出的淚水,還有他茫然無措擦眼淚的勁兒,真是把這兩個苦命人的情感給烘托到了極致,編劇算是讀透了人性,讀透了情感!何冰與郝蕾這兩位中國最好的演員,也把這麼簡單卻又複雜的人物CP給演繹到了極致,最極致的,就在於他們幾乎完全沒有演的成分,讓你感覺似乎這就是你身邊的人物!
《情滿四合院》的年代和故事選的也很聰明,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不關乎當下,有恰當的距離感,但是卻恰恰代表了變化最大的時代。而在大時代的背景之下,僅僅從一個大院,一對苦命鴛鴦的視角去看,沒有大而無當的宏大視角,都是些瑣碎但踏實的人物,安全又有所指。不硬牽扯到當下,不硬搞出幾代人的恩仇,只在他們之間去做文章,而且把人物關係做到了極致,雖然其中有些劇情難免還是狗血了點,但也都算是在可容忍的範圍之內,而且也符合那個時代的人心和思想侷限。
另外,除了何冰、郝蕾之外,《情滿四合院》一整部戲的演員都是好而不貴的,可以説幾乎每個都是戲精級別,從魯園老太太、方子哥、李光復、沙景昌、海一天……個頂個都是能一人撐起一台大戲的好演員,而且個個都把自己的角色吃透了,演活了,光看他們的表演,也算是值回票價了!另外特別喜歡小槐花,缺牙縫漏風説話,一本正經的樣子,特別可愛,希望後面演她長大之後的演員也能保持這股靈氣!
當下中國電視劇市場,包括網劇市場,都一樣走進了一個怪圈,為了收視率、點擊率計,一門心思踏入了類型化、大IP的死循環,而忽略了藝術與生活的多樣性。其實像我們的近鄰、日韓其實都有專門的晨間劇,不必強求大投資,大產出,重點是為了豐富產品線,滿足不同人羣的分眾收視需求,做好這些部分,或許才更加重要。所以,不僅僅是為了何冰與郝蕾這對CP,也為《情滿四合院》的堅守和故舊,也必須多給個贊!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肖陳子”:這裏面的主角何冰演的神了!確實是中國真正的好演員!何冰這樣的好演員不火都不可能!
網友“月桂樹下”:好戲必火!
(2017-10-14)
學歷就像金錢一樣,你只有有了,才可以説它不重要。
在人工智能的人才大潮中,這個班被寄予厚望。
天才真的存在的。
某種程度上,“姚班”學生都是優中選優,每屆只招收三十餘人,其中不乏各省高考理科狀元和各門學科奧賽金牌得主。姚班只有讀cs和搞acm的才知道他們的恐怖,全是高中搞oi的,高中水平就足夠吊打大多數搞acm的大學生了,跟着姚打下堅實的計算機基礎和算法底子,去美國學ai這些前沿的東西,畢業了要麼留在flag把研究成果工程化,要麼在高校繼續研究,日後科技的變革就是這些人帶來的,不是捧殺,他們就是這麼偉大。
這些學生非常聰明,敢於挑戰權威,隨時隨地都能冒出創造性想法。
為什麼聰明的人裏面不能有我?
為什麼我讀書那麼費勁?
除了羨慕,還能説啥,四級都費勁。
姚班真的是聚集了清華最聰明的頭腦,計算機這種東西真的是需要超高的智商作底,後天的努力作配,才能做出成就。姚班選出來教出來的那批人,是要去一起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
姚班超級超級厲害的,真的全都是學神……清華應該只有數理基礎科學班的能夠與之一戰。總之這兩個班裏都是神。
學霸加上創造力,未來就看你們的了。
網友:
“看過陳立傑大佬的特獎答辯,於是對不走學術的道路更加堅定了。這種高智商加上高度自律的人大概沒有什麼是做不成的吧。”
“本來就是一羣學神,為什麼要酸呢,智商高還堅持不懈的人就是榜樣啊。還有諷刺人家買不起房的,怪不得你買不起,知識跟不上,註定被時代淘汰。走在時代前沿的永遠都是學術界的大神。”
其實也不用感嘆自己天生智商不拔羣,畢竟智商超羣的人也是鳳毛麟角。想想那些生下來就有智商缺陷的人,我們至少健康平安,就足夠了。
(2017-10-24)
386旅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9師主力旅之一。
陳賡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於湖南湘鄉市龍洞鄉泉湖村。1916年入湘軍當兵。1921年脱離湘軍,在長沙的鐵路局當 辦事員,參加愛國運動,得到共產黨人何叔衡、郭亮等的幫助,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留校任連長、副隊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征等戰鬥。1925年10月,在第二次東征時,在華陽附近戰鬥失利,叛軍追了過來。到前線督戰的蔣介石心慌腿軟,怕被叛軍俘虜,拔槍企圖自殺。陳賡不顧個人安危,連揹帶拖,將蔣救了出來。
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31軍在陝西省富平縣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全旅約5700人。陳賡任旅長,陳再道任副旅長(後許世友),李聚奎任參謀長,王新亭任政治部(初稱政訓處)主任。下轄由紅31軍第91師改編的第771團和紅31軍第93師改編的第772團。
1939年2月11日,日軍調冬70輛汽車2000多人的部隊,派出5架飛機配合,出動坦克,拖着重炮,裝甲車上貼着“專打三八六旅”的標語,沿途搜尋八路軍第386旅機關和部隊。
此時,386旅已轉移至丘縣。日軍車隊又追向丘縣,386旅又轉移至館陶以北的尖冢附近,日軍追到尖冢時,386旅已渡過衞河,轉移到了冠縣。日軍尾隨追擊了整整7天,還是沒能追上。
陳賡率領386旅徒步與日軍的汽車賽跑,每次都機動地在宿營的當晚又轉移了地方。日軍始終沒有一次追到386旅,最後只得無功而返。
1943年11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6月當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率太嶽縱隊(後來改為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參加上黨戰役。1946年初,他作為中共代表參加臨汾、太原三人小組,調處國共軍事衝突和監督雙方執行停戰協議。1946年 7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後率第四縱隊和太嶽軍區部隊轉戰晉南,連續進行聞(喜)夏(縣)、同蒲、臨(汾)浮(山)戰役,殲滅國民黨軍3萬人,其中包括號稱“天下第一師”的胡宗南的整編第一旅。隨後他率部西進,於1946年11月至次年1月協同兄弟部隊發起呂梁、汾(陽)孝(義)戰役,殲滅國民黨軍2萬餘人。1947年4月指揮晉南攻勢,殲敵15000人。8月與謝富治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一部,強渡黃河,挺進豫西,開闢豫陝鄂解放區,配合劉(伯承)鄧(小平)和陳(毅)粟(裕)野戰軍,在中原地區進行戰略進攻。在淮海戰役中,率第四縱隊協同兄弟部隊在徐州西南切斷津浦鐵路,參加圍殲黃維兵團。
美國大使館武官卡爾遜來到386旅考察,禁不住連連稱讚説:“386旅,中國最好的旅。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校任副隊長、連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征。後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援越抗美戰爭,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三兵團司令員、政委。1952年6月回國,籌辦並任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第一任院長兼政委,培養國防科技人才。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56年當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1958年9月兼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59年9月任國防部副部長。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
(2017-10-11)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