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段時間的大型尷尬現場嗎?
Dei,就是06超女重聚那次。
節目組在尚雯婕不知情的情況下,請來許飛、厲娜、唐笑、韓真真四位同屆超女,伴隨當年節目主題曲《唱得響亮》一齊登場。
又放BGM又玩回憶殺,擺明了想大煽特煽一次。
結果……
這羣人居然在台上就開始互相陰陽了啊!
情沒煽出來,反而把圍觀羣眾尬得用腳趾摳出三室一廳。
場面一度令人窒息……
很快,塵封14年的06超女愛恨史也被翻出來,又引發新一波吃瓜熱潮。
但,有沒有發現?
一位本該一同站上風口浪尖的人物,卻在此次大戰中神隱。
譚維維。
身未至,聲已近。整個互懟大戰響徹她的BGM——
《譚某某》。
“我站在冠軍左邊,陪她嬉皮笑臉,她樣樣都不如我……”
幾句歌詞鋒芒畢露,堪稱超女愛恨情仇的最佳總結,分分鐘掀起腥風血雨,夠上熱搜八百遍。
對於這部作品,她自己如何看待?
近幾年,譚維維鮮少回應。
但沒關係。
我們有高曉松啊!
在優酷的新節目《探世界》最新一期,高曉松請來好友譚維維,談及兩人共同創作的《譚某某》。
本以為對這個“敏感話題”,譚維維會避而不談。
沒想到,她直言不諱。
不僅將《譚某某》奉為“里程碑”,還坦承它打開了自己內心深處上鎖的門。
隨着兩人的話匣子打開,高曉松還順勢解答了一個音樂圈未解之謎——
《如果有來生》背後的故事,究竟是什麼?
感受下這個歌詞:
“等我們都長大了,就生一個娃娃。
他會自己長大遠去,我們也各自遠去。
我給你寫信,你不用回信。
就這樣吧……”
聽起來是不是有一絲詭譎?難不成真的源於一段悲傷往事?
然而,詞作者高曉松的答案是——
哪有什麼恐怖故事,純屬聽眾想太多!
“別離是常態,在一起才是偶然。”
仔細想想,這樣雅而不裝的文青式解讀,的確比恐怖故事更“高曉松”一些。
都説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兩百多斤。
作為後者的代表,高曉松每次出山,都能讓人五體投地接連感慨:
他頭腦中的“寶藏”,怎麼挖也挖不完!
這次的《探世界》也不例外,真·寶藏節目一枚。
播出4期,豆瓣飆到8.8分。
評論區都是真情實感的喜歡和感嘆。
之前的《曉説》,重在一個“説”字。
而《探世界》,不僅頭頂伸出了觸角,腳下也邁出了步伐,真正做到帶領大家一起去探秘未知的世界。
同時,節目不再是高曉松一個人幹嘮,而是每期都會邀請好友作為嘉賓暢所欲言。
觀點碰撞之間,提供了多元視角,還帶來更豐富強大的信息量。
高曉松能言善道眾所周知,那基於他自己的文化積澱和家風傳承。
哪些好友能和高曉松侃到一起去,還不落下風?
別急,人選很多。
因為,高曉松的人脈太太太廣了!
舉個明顯點的例子。
近期他策劃的《相信未來》義演,用十幾天的時間組織了上百位音樂人前來助陣。
真·一個人撐起了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
這就夠了嗎?
No,no,no。
看《探世界》,每期嘉賓都超出我的預計範疇。
從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館長許傑,到字節跳動副總裁柳甄:
從李安最愛的美國中餐廳老闆,到06超女亞軍譚維維。
再加上下一期,05超女季軍張靚穎也要做客節目。
能讓兩屆超女隔空對話……
這哪是朋友圈?這是一個人活成一個娛樂圈啊!
不愧是你,寶藏男孩高曉松。
高曉松的朋友圈,本身就是節目的一大看點。
同時,它還附贈了一些小驚喜——娛樂圈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比如,這期譚維維一出場,許多人傻眼了:
她居然已經結婚了?!
結婚對象竟然是台灣演員陳亦飛?!
《MVP情人》裏的Ice Man?小S口中的“喬琪姑娘”?!
沉浸在八卦回憶裏的我,又叒叕暴露了年齡……
正是因為是好友相聚,才能彼此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譚維維就暴露了自己“迷妹”的小心思。
她之所以沒被婚姻捆綁,宅在家相夫教子,而是繼續追逐音樂夢想,居然是受東方神起粉絲影響。
夫婦倆還分享了一些明星通過韓紅慈善基金會捐贈物資的細節。
比如,明星能找到國外物資,也是靠熟人互相推。
有時候找到外國供應商,還得上“自證”,讓對方相信自己是中國明星在做慈善,而不是倒賣的奸商。
在國外,明星不再有一呼百應的光環。
大家都是普通志願者,都要自己談價格,互相交流避免被騙。
如今國內疫情形勢緩和,但聽到這些細節,依然忍不住動容。
娛樂新聞總熱衷營造明星明爭暗鬥的氛圍,實際上呢?
明星褪下光環,也是活在塵世的普通人。
會有爭執矛盾,也會一笑泯恩仇;為了共同的目標,更會團結一心眾志成城。
這些“小秘密”或許不那麼勁爆,卻很暖心,讓人看過之後,對明星少了一分苛責,多了一分共情。
看高曉松的節目,最不用擔心的事,就是無聊。
乍看之下,鏡頭前,矮大緊同志一直東聊西扯,見啥講啥。
仔細聽,卻總能get到意想不到的冷知識。
走到唐人街,他能順嘴講講《當幸福來敲門》的片名由來:
連進店吃頓中餐,嘴都不會閒着。
從美國的左宗棠雞聊到中國的肯德基,一期節目看下來,你甚至會知道中國人和日本人曾為“幸運餅乾”的起源打過官司。
受疫情影響,第四期節目沒法再出去錄外景。
然後院長髮現……
坐在屋裏也攔不住此人奔湧的思緒。
外景沒有,含金量依舊。
從男女受音樂影響的年齡區別:
各式科普,信手拈來。
因為都是在隨意聊天,所以也不會有令人乏味的説教感。
有時候一期節目看完,才忽然意識到:
奇怪的知識好像增加了?!
當然,他偶爾也會被打臉,哈哈哈哈哈。
正是這樣的真實和隨性,賦予了《探世界》不同於其他節目的温度。
而在娛樂圈小秘密和人文知識之外,節目還重在現實性和時代意義。這又賦予了節目一重厚度。
看了節目我才知道,許多華人在過世之前,都願將自己畢生所藏捐贈給博物館,只為讓更多人瞭解中國文化;
聽中餐廳店長講述第一代華人在舊金山刷盤子求生存的不易,到現在為迎合華人口味,唐人街開遍火鍋、串串……即便自己身在國內,一樣與有榮焉;
也能知曉,很多中國人在美國無法做到比印度人更高層,並不是因為印度人更聰明,而是因為我們國內更富足,讓人樂於回國繼續發展:
這就是人文情懷。
第四期節目中,譚維維丈夫陳亦飛講述了他從小學到大學,作為一名華人,遭受美國學生校園暴力的經歷,也讓我印象極為深刻。
過去我們印象中的留學生:
家境富裕,穿潮牌買奢侈品,吃喝不愁。
可在陳亦飛口中,亞洲留學生會被當地學生孤立。
他們會在你吃飯時掀你的桌子,用拳頭捶你胸口,把你綁在曲棍球門上打你,搶走你新買的鞋子……
也正是面臨這樣的情況,在有機會拿到美國國籍時,陳亦飛選擇拒絕,因為他知道,自己和他們始終不是同一種族。
你或許會説,他被欺負,可能是因為家境不好呢?
那高曉松的情況足夠好了吧?
父親是清華大學教授,母親師從梁思成,外公是深圳大學首任校長,外婆是著名流體力學家、北航創始人之一……
那句爆紅網絡的“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就來自高曉松的母親張克羣。
這樣的家世出身,能有幾個人比得過?
然而他在美國讀書時,一樣被人搶劫過五塊錢和最新款手機。
這是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的事。
將目光放得更遠,高曉松還提到2008年華人留學生護送火炬的經歷。
當時火炬傳遞一路上都有白人藏獨分子,衝進留學生人羣中高喊口號,讓留學生滾回自己的國家。
幸好有高曉松舌戰白左,加之留學生以及華人們團結一心,才保證了火炬的正常傳遞。
聽他們笑着談論自己經歷過的,那些並不愉快的往事,實在讓人心情沉重。
這些對話如同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更深刻意識到,留學生並非想象中那般風光,他們的生存狀況、遭遇的種族歧視,其實值得更多人關注。
上一週,《少年的你》狂攬香港電影金像獎8項大獎。
因為這部電影,許多人開始關注和討論校園暴力這個議題。
但中國留學生在國外遭受的校園暴力,卻好似從沒進入過大眾視野。
其實,簡單查閲一下資料就會發現,耶魯大學心理系曾發表過針對本校中國留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約有45%的中國留學生有抑鬱症狀,另有29%存在焦慮症狀。而同時期針對全美大學生抑鬱和焦慮的比例只有12.8%和13%。
造成症狀的主要原因,除學術壓力之外,29.1%都是因為社交孤立。
這個數字,觸目驚心。
因此,我很感動能有《探世界》這樣一檔節目,嘉賓敢於揭開自己傷口,讓更多人關注到平時看不到的東西。
有關注,才有討論,也才能有解決之道。
這樣的現實關懷,十分“腳踏實地”,最為戳心。
從《曉説》到《探世界》,從“讀萬卷書”到“行萬里路”,內容更豐富,更具情懷和厚度。
某種角度來説,節目形式的進步,也是優酷人文不斷在領域內探索創新的體現。
除《探世界》外,優酷人文旗下《圓桌派》、《對白》、《局部》等一系列人文節目,也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標籤,以各自不同的形式,吸引着更多觀眾。
看這些節目,不止是豐富見識拓寬視野,無形之中,自身的人文鑑賞水平也有所提高。
非要用一個詞形容《探世界》,我會選擇“驚喜”。
因為一期接一期看下去,雖然感覺自己更瞭解高曉松,卻又更看不透他了。
總是會疑惑——
他的人脈到底有多廣?才藝有多強?閲歷有多豐富?
想要聽更多有關華人的故事,想看到更多有名的嘉賓,想get更多突如其來的冷知識……
一點點渴望串在一起,於是始終對下一期抱有期待。
想從張靚穎口中得知更多不為人知的小秘密麼?
美國CAA公司駐中國總裁喬青山將至,想知道中美經紀業務的異同嗎?
節目裏還有數之不盡的寶藏等待挖掘。
每週花一個小時,跟高曉松一起探世界,你會發現,開闊的不止眼界,還有心靈。
再次化用一下張克羣女士的話吧,希望我們所有人——
即便仍宥於眼前的苟且,也別忘記對詩與遠方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