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明軒,今天我給各位朋友分享《史蒂夫.喬布斯的創業經歷》
蘋果誕生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喬布喬布斯早年照片(23張)斯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剛剛出生,就被在美國舊金山一家餐館打工的父親與瀟灑派的酒吧管理員的母親遺棄了。幸運的是,一對好心的夫妻收留了他。
雖然是養子,但養父母卻對他很好,如同親子。學生時代的喬布斯聰明、頑皮,肆無忌憚,常常喜歡別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惡作劇。不過,他的學習成績倒是十分出眾。
當時,喬布斯就生活在後來著名的“硅谷”附近,鄰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職員。
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喬布斯從小就很迷戀電子學。一個惠普的工程師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薦他參加惠普公司的“發現者俱樂部”。這是個專門為年輕工程師舉辦的聚會,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廳中舉行。就在一次聚會中,喬布斯第一次見到了電腦,他開始對計算機有了一個朦朧的認識。
在上初中時(1976年),喬布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與斯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見面,兩人一見如故。斯蒂夫·沃茲尼亞克是學校電子 喬布斯俱樂部的會長,對電子有很大的興趣。
19歲那年,喬布斯只念一學期就因為經濟因素而休學,成為雅達利電視遊戲機公司的一名職員。借住朋友家(沃茲家)的車庫,常到社區大學旁聽書法課等課程。1974年,他賺錢往印度靈脩,吃盡苦頭,只好重新返回雅達利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師。
安定下來之後,喬布斯繼續自己年少時的興趣,常常與沃茲尼亞克一道,在自家的小車庫裏琢磨電腦。他們夢想着能夠擁有一台自己的計算機,可是當時市面上賣的都是商用的,且體積龐大,極其昂貴,於是他們準備自己開發。製造個人電腦必需就是微處理器,可是當時的8080芯片零售價要270美元,並且不出售給個人。
兩個人不灰心,仍繼續尋找,終於在1976年度舊金山威斯康星計算機產品展銷會上買到了 年輕時的史蒂夫·喬布斯與比爾·蓋茨摩托羅拉公司出品的6502芯片,功能與英特爾公司的8080相差無幾,但價格只要20美元。
帶着6502芯片,兩個狂喜的年輕人回到喬布斯的車庫,開始了自己偉大的創新。他們設計了一個電路板,將6502微處理器和接口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裝在上面,通過接口將微處理機與鍵盤、視頻顯示器連接在一起,僅僅幾個星期,電腦就裝好了。
喬布斯的朋友都震驚了,但他們都沒意識到,這個其貌不揚的東西,會給以後的世界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是精明的喬布斯立即估量出這種電腦的市場價值所在。為籌集批量生產的資金,他賣掉了自己的大眾牌小汽車,同時沃茲也賣掉了他珍愛的惠普65型計算器。就這樣,他們有了奠基偉業的1300美元。
1976年4月1日那天,喬布斯、沃茲及喬布斯的朋友龍·韋恩(Long Wayne)做了一件影響後世的事情:他們三人簽署了一份合同,決定成立一家電腦公司。隨後,21歲的喬布斯與26歲的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在自家的車房裏成立了蘋果公司。[3]公司的名稱由偏愛蘋果的喬布斯一錘定音——稱為蘋果。後來流傳開來的就是那個著名的商標——一隻被人咬了一口的蘋果。而他們的自制電腦則被順理成章地追認為“蘋果I號”電腦了。
早期發展
但在開始的時候,“蘋果”機的生意卻很清淡,畢竟它是一個全新的東西,除了對電子感興趣的人,誰知道這個東西會有什麼 喬布斯(左)用處,而原先對“蘋果一號”感興趣的朋友們開始持觀望態度,等待更好的“蘋果Ⅱ號”的出台。
一個偶然的機遇給“蘋果”公司帶來了轉機。
1976年7月,零售商保羅·特雷爾(Paul Jay Terrell)來到了喬布斯的車庫,當看完喬布斯熟練地演示電腦後,他認為“蘋果”機大有前途,決意冒一次風險——訂購50台整機,但要求一個月內交貨,喬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簽約,拍板成交,這可是做成的第一筆“大生意”。
時間太倉促,任務又繁重,喬布斯和沃茲冒着酷暑,沒日沒夜地幹了起來,為了公司的生存,他們豁出去了。他們每天幾乎都在揮汗如雨、頑強拼搏中度過,每週工作66小時。終於在第29天他們奇蹟般地完成了任務,把50台“蘋果”電腦如數交給了商人特雷爾。
50台整機在特雷爾手裏很快銷售一空,有了良好的開始。“蘋果”公司名聲大振。開始了小批量生產。喬布斯和沃茲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小資本根本不足以應付這急速的發展。喬布斯後來回憶道:“大約是在1976年秋,我發現市場的增長比我們想象的還快,我們需要更多的錢。”為此,他們分頭去找資金支持,包括沃茲就職的公司惠普,但遺憾的是,這些公司都沒意識到這其中藴藏的商機和市場。
機遇往往垂青努力的人。1976年10月,百萬富翁馬爾庫拉慕名前來拜訪沃茲和他們的車庫工場。馬爾庫拉是位訓練有素的電氣工程師,且十分擅長推銷工作,被人們稱為推銷奇才。由於在股票生意上發了財,他很早就選擇了退休的 喬布斯生活。但看到這兩個年輕人的新產品,馬爾庫拉決心重操舊業,幫助他們把公司大張旗鼓地辦起來。他主動幫助他們制定一份商業計劃,給他們貸款69萬美元,將自己的命運與兩個年輕人聯繫在一起。有了馬爾庫拉這樣行家裏手的指導,有了這筆巨資,“蘋果”公司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1977年4月,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計算機展覽會在西海岸開幕了。為了在展覽會上打出名聲,喬布斯四處奔走,花費巨資,在展覽會上弄到了最大最好的攤位。更引人注目的當然是蘋果Ⅱ號樣機,它一改過去個人電腦沉重粗笨、設計複雜、難以操作的形象,以小巧輕便、操作簡便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鮮明特點,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它只有12磅重,僅用10只螺釘組裝,塑膠外殼美觀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機。人們都不敢相信這部小機器竟能在大熒光屏上連續顯示出壯觀的、如同萬花筒般的各種色彩,“蘋果Ⅱ”機在展覽會上一鳴驚人,幾千名用户擁向展台,觀看、試用,訂單紛紛而來。
1980年,《華爾街日報》的全頁廣告寫着“蘋果電腦就是21世紀人類的自行車”,並登有喬布斯的巨幅照片。
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股票公開上市,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這個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喬布斯作為公司創辦人當然是排名第一。
1983年,Lisa數據庫和Apple Iie發佈,售價分別為9998美元和1395美元。Apple成為歷史上發展最快的公司。但是Lisa的發佈預示了蘋果的沒落,一台不合實際、連美國人都嫌貴的電腦是沒有多少市場的,而Lisa又侵吞了Apple大量研發經費。可以説蘋果興起之時就是其沒落開始之時。
史蒂夫·喬布斯[4]因為巨大的成功,喬布斯在1985年獲得了由里根總統授予的國家級技術勳章。然而,成功來得太快,過多的榮譽背後是強烈的危機。
由於喬布斯經營理念與當時大多數管理人員不同,加上藍色巨人IBM公司也開始醒悟過來,也推出了個人電腦,搶佔大片市場,使得喬布斯新開發出的電腦節節慘敗,總經理和董事們便把這一失敗歸罪於董事長喬布斯,於1985年4月經由董事會決議撤銷了他的經營大權。喬布斯幾次想奪回權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憤而辭去蘋果公司董事長。
史蒂夫的出走,使他更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吸收教訓,也為今後重回Apple並拯救它做好準備,辭職幾天後,喬布斯又創辦了“NeXT”電腦公司,繼續開始他的事業之旅。
獨立時期
1986年他花1000萬美元從喬治·盧卡斯手中收購了Lucasfilm旗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Emeryville的電腦動畫效果工作室,併成立獨立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在之後十年,該公司成為了眾所周知的3D電腦動畫公司,並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3D立體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這公司已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喬布斯也因此成為最大股東。
迴歸蘋果
1996年12月17日,全球各大計算機報刊幾乎都在頭版刊出了“蘋果收購Next,喬布斯重回蘋果”的消息。此時的喬布 喬布斯的“行頭”斯,正因其公司(現皮克斯)成功製作第一部電腦動畫片《玩具總動員》而名聲大振,個人身價已暴漲逾10億美元;而相形之下,蘋果公司卻已瀕臨絕境。喬布斯於蘋果危難之中重新歸來,蘋果公司上下皆十分歡欣鼓舞。就連前行政總裁阿梅利奧也在迎接喬布斯的歡迎詞中説:“我們以最隆重的儀式歡迎我們最偉大的天才歸來,我們相信,他會讓世人相信蘋果電腦是信息業中永遠的創新者。”喬布斯重歸故里,心中牽繫“大事業”的夢想。他向蘋果電腦的追隨者們説:“我始終對蘋果一往情深,能再次為蘋果的未來設計藍圖,我感到莫大榮幸。”這個曾經的英雄終於在眾望所歸下重新歸來了!
改革時期
受命於危難之際喬布斯的魅力(30張),喬布斯果敢地發揮了行政總裁的權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首先改組了董事會,然後又做出一件令人們瞠目結舌的大事——拋棄舊怨,與蘋果公司的宿敵微軟公司握手言歡,締結了舉世矚目的“世紀之盟”,達成戰略性的全面交叉授權協議。
喬布斯因此再度成為《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
接着,他開始推出了新的電腦。
1998年,iMac揹負着蘋果公司的希望,凝結着員工的汗水,寄託着喬布斯振興蘋果的夢想,呈世人面前。它是一個全新的電腦,代表着一種未來的理念。半透明的外裝,一掃電腦灰褐色的千篇一律的單調,似太空時代的產物,加上發光的鼠標,以及1299美元的價格標籤,令人賞心悦目……不愧是蘋果設計,標新立異,非同凡響。
為了宣傳,喬布斯把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變成了iMac的廣告文案 I think,therefore iMac!由此成了廣告業的經典案例。
新產品重新點燃了蘋果機擁戴者們的希望。iMac成了當年最熱門的話題。
1998年12月,iMac榮獲《時代》雜誌“1998最佳電腦”稱號,併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業設計”第三名。
喬布斯1999年喬布斯又推出了第二代iMac,有着紅、黃、藍、綠、紫五種水果顏色的款式供選擇,一面市就受到用户的熱烈歡迎。
1999年7月推出的外形藍黃相間,像漂亮玩具一樣的筆記本電腦iBook在市場上迅即受到用户追捧。iBook融合了iMac獨特的時尚風格、最新無線網絡功能(WLAN)與蘋果電腦在便攜電腦領域的全部優勢,是專為家庭和學校用户設計的“可移動iMac”。
1999年10月iBook奪得“美國消費類便攜電腦”市場第一名,還在《時代》雜誌舉行的“1999年度世界之最”評選中,榮獲“年度最佳設計獎”。
在喬布斯的改革之下,“蘋果”終於實現盈利。喬布斯剛上任時,蘋果公司的虧損高達10億美元,一年後卻奇蹟般地盈利3.09億美元。
1999年1月,當喬布斯宣佈第四財政季度盈利1.52億美元,超出華爾街的預測38%時,蘋果公司的股價立即攀升,最後以每股4.65美元收盤,輿論譁然。蘋果電腦在PC市場的佔有率已由原來的5%增加到10%。
1997年,喬布斯被評為“最成功的管理者”。越來越多的業界同仁認同了此觀點。甚至連當初將喬布斯擠出蘋果公司的斯卡利也情不自禁地讚歎:“蘋果的逆轉不是騙局,喬布斯幹得絕對出色。蘋果又開始回到原來的軌道。”
但是蘋果已經無法挽回通用電腦競爭上的敗局了。
喬布斯成為一個奇蹟,但這個奇蹟還將繼續進行下去。他總是給人以不斷地驚喜,無論是開始還是後來,他天才的電腦天賦;平易近人的處世風格;絕妙的創意腦筋;偉大的目標;處變不驚的領導風範築就了蘋果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蘋果公司的僱員對他的崇敬簡直就是一種宗教般的狂熱。
僱員甚至對外面的人説:我為喬布斯工作(I work for Jobs)!
2003年,人們預言,喬布斯將第三次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宣佈辭職
2011年8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向蘋果董事會提交辭職申請。他還在辭職信中建議由首席營運長Tim Cook接替他的職位。喬布斯在辭職信中表示,自己無法繼續擔任行政總裁,不過自己願意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或普通職員。蘋果公司股票暫停盤後交易。喬布斯在信中並沒有指明辭職原因,但他一直都在與胰腺癌作鬥爭。[5]2011年8月25日,蘋果宣佈他辭職,並立即生效,職位由蒂姆·庫克(Tim Cook)接任。同時蘋果宣佈任命史蒂夫·喬布斯為公司董事長,蒂姆·庫克將擔任董事。
公司歷程
1977年1月,蘋果公司註冊成立;
198蘋果imac電腦(20張)0年12月12日,股票在華爾街上市;
1983年,喬布斯着力研究新個人電腦;
1983年4月,百事可樂的前行政總裁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成為蘋果的行政總裁。
1984年,第一台Mac機面市;
1985年5月23日,史蒂芬·喬布斯試圖通過政變促使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下台。他試圖在約翰·斯庫利在中國開會期間獲得蘋果公司的控制權。在最後時刻他的計劃被人告發;
1985年5月24日,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和喬布斯發生激烈爭論。約翰·斯庫利要求董事會在他和喬布斯之間作出選擇;
1985年5月31日,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解除喬布斯的一切權力,僅保留了他的蘋果主席職務,但喬布斯已經不能對任何決策施加影響;
1985年夏,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成為蘋果電腦的新領導人。同時裁員1200人;
1985年9月17日,史蒂芬·喬布斯正式從蘋果辭職。他對蘋果董事會表示他計劃創建一家新的公司。他還通知他們5名蘋果僱員將與他一起創建新的公司NeXT;
1985年9月23日,蘋果向史蒂芬·喬布斯提起訴訟。
1985年10月24日,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簽下有史以來對蘋果公司最不利的合同。他同意微軟如果繼續為蘋果生產軟件(如Word,Excel)就允許微軟使用部分蘋果圖形界面技術。如果約翰·斯庫利(John Sculley)沒有與微軟做下這筆交易,Windows也許永遠不會介入,因為由於它與MacOS相似性,很明顯蘋果將會輕鬆的在任何反對微軟的訴訟獲勝。
1985年末,蘋果發佈Macintosh Office,並首次使用LaserWriter和AppleTalk網絡技術,以期讓Mac對小型企業更加具有吸引力;
1986年1月,蘋果停止對史蒂芬·喬布斯的訴訟。喬布斯同意六個月內不僱用蘋果職員,並且不建立與蘋果電腦競爭的電腦公司;
1986年,史蒂芬·喬布斯從George Lucas手上購買了Pixar電腦動畫工作室,耗資近1000萬美元;
1989年,NeXT公司失敗;
1993年,喬布斯關閉NeXT的硬件部分;
1995年,《玩具總動員》上映一舉成名;
1996年,蘋果收購NeXT,喬布斯擔任顧問;
1997年,喬布斯再次成為蘋果的行政總裁;
1998年,iMac成為美國最暢銷個人電腦 ;
1999年,蘋果推出iBook、G4和iMacDV;
2000年,蘋果公司再次出現季度虧損,分額下降,股價大跌;
2001年,平面式的iMac推出,取代已問世三年的iMac;
2002年,推出第二代iPod播放器,使用了稱為“Touch wheel”的觸摸式感應操控方式;
2003年,推出第一台的64位元個人電腦Apple PowerMac G5;
2003年,推出第三代iPod音樂播放器,可同時支持Mac和Windows,並取消Firewire連接埠的設計;
2004年,斯蒂夫·喬布斯被診斷出胰腺癌,蘋果股價重挫;
2004年,推出第四代iPod數碼音樂播放器,沿用了原本在iPod mini上的“Click Wheel”操控設計。此後還推蘋果iphone手機(6張)出搭載彩色顯示屏的iPod Video。
2004年,推出迷你版iPod mini數碼音樂播放器,其金屬外殼與其他機種歧異性極大;
2005年,喬布斯宣佈下一年度的蘋果電腦將採用英特爾處理器。
2005年,蘋果推出第五代iPod播放器;
2005年,蘋果推出第二代iPod mini 迷你數碼音樂播放器與iPod shuffle,其無顯示屏設計引起部分使用者不滿;
2005年九月,蘋果推出iPod nano 超薄數碼音樂播放器,採用彩色顯示器;
2006年,斯蒂夫·喬布斯推出了第一部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也就是iMac和MacBook Pro;
2006年,推出第六代iPod數碼音樂播放器,稱為"iPod classic";
2006年,推出第二代iPod nano 數碼音樂播放器,採用和iPod mini相同之鋁殼設計;
2006年,推出第二代iPod shuffle數碼音蘋果ipad(8張)樂播放器,其外型變為類似一個夾子,體積更加小巧;
2007年,推出第三代iPod nano超薄數碼音樂播放器,外型由細長轉為寬扁;
2007年,斯蒂夫·喬布斯在Mac World上發佈了iPhone與iPod touch;
2008年,斯蒂夫·喬布斯在Mac World上從黃色信封中取出了MacBook Air,這是當時最薄的筆記本電腦;
2008年,斯蒂夫·喬布斯在Mac World上發佈了iPod nano 第四代和iPod touch第二代;
2008年,斯蒂夫·喬布斯在Mac World上發佈了新設計的MacBook和MacBook Pro,以及全新的24英寸Apple LED Cinema Display;
2009年,蘋果負責全球營銷的高級副總裁菲利普·席勒(Phillip Schiller)在Mac World2009大會上發佈了重新設計的17英寸屏幕的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
2009年3月3日,蘋果推出升級版的iMac,但外形並未改變,其使用了NⅥDIA公司新款顯卡,並小幅度降低了iMac價格,同時升級更新的包括Mac mini和Mac Pro;
2009年3月11日,蘋果推出新款iPod shuffle(封面為APPLE TV)ipod(9張),這是第一款可以語音發音的數碼音樂播放器,體積更加小巧,幾乎是上代的一半大小,由於部分操作鍵轉至耳機線纜上,所以暫時不支持第三方耳機,而且必須配合8.1版本或更新版本的iTunes使用。2009年,6月23日喬布斯迴歸蘋果總部工作;
2010年1月27日,蘋果公司平板電腦iPad正式發佈;
2010年4月6日,蘋果iPad正式在美國發售;
2010年5月26日,在與比爾·蓋茨(Bill Gates)競跑了30多年之後,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這位蘋果公司創始人終於將蘋果送上了納斯達克(Nasdaq)的頂峯位置。蘋果公司的市值在當日紐約股市收市時達到2220億美元,僅次於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成為美國第二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微軟當日市值為2190億美元;
2010年6月8日,北京時間凌晨1點,蘋果公司年度盛會WWDC2010(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2010)正式開幕,在大會上,喬布斯正式發佈了近來一直引人矚目的蘋果第四代手機iPhone 4。其顯示屏像素也將由原來的480×320升級為960×640;
2011年1月16日蘋果股價以363.13美元收盤;
2011年1月17日晚間,喬布斯宣佈,將再次向公司請假以“專注於個人健康問題”。蘋果公司股票價格在海外市場下跌了6%-8%;
2011年2月18日晚間,美國總統奧巴馬宴請喬布斯等資訊科技業巨頭;
2011年3月3日,喬布斯於北京時間3日凌晨2點在美國舊金山出人意料的親自到場召開發佈會,發佈iPad2。
2011年8月初,蘋果公司市值(約3371億美元)超過埃克森美孚(約3333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大資訊科技公司。
2011年8月25日早晨,蘋果董事會宣佈,行政總裁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辭職,董事會任命前營運總裁蒂姆·庫克(Tim Cook)接任蘋果行政總裁。喬布斯被選為董事會主席,庫克加入董事會,立即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