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有一個段子,“如果有一天韓國人説中國的綜藝節目都是他們的,我們還真無話可説。”
是的,你在電視上看到的大部分熱門綜藝節目,版權模式都來自韓國。段子背後是現狀,是無奈,更多的是疑問——我們真就是韓國人眼中“人傻錢多”的冤大頭?我們何時會擁有批量自制優秀節目的能力?
帶着這樣強烈的疑問,在實地調查完韓國綜藝的現狀和生產鏈條後,我們集中火力針對“中韓綜藝合作”。記者通過走訪中韓兩國製作團隊以及業內人士,全面解剖中韓綜藝合作的相愛相殺。對於今天的韓國綜藝來説,沒有這一塊的探討,它將是殘缺的。【原文】【韓國綜藝調查現狀篇】【製作篇】
偶像劇:中韓綜藝熒屏熱戀 韓國模式幾近賣光
在SBS大樓的會客間,《叢林的法則》的製作人鄭舜泳見到我們後,便隨口問道:“你們這次是和安徽衞視、湖南衞視一塊兒來的嗎?”無意間透露這兩家衞視也在韓國的信息——安徽衞視剛購買了《叢林的法則》的版權,而湖南衞視?貌似又是一次尚未曝光的洽談。
這兩年,國內綜藝人的心中普遍有個認知:“擁有韓國版權不一定贏,但至少不會輸。”在這種想法的牽引下,只要稍有野心的中國電視台和製作公司,都忍不住前往首爾尋覓“良緣”。
韓綜主流模式已被買光 連央視都去“掃貨”了
進入4月,國內的電視屏幕幾乎被“韓式”綜藝承包了:第二季《奔跑吧兄弟》正與《真正男子漢》搶跑道;《花樣姐姐》還要與“復刻版”的《花兒與少年》隔空對決。這還不是高潮!2個月前,央視旗下公司“央視創造”攜手韓國MBC電視台、燦星製作宣佈將在四季度推出中國原創升級版《無限挑戰》。是的,你沒看錯,連高大上的央視也都去思密達掃貨了!
目前,已經確認為韓國模式引進的中國綜藝節目共有21檔(聯合研發及無版權復刻類節目不在表內)
早前,騰訊娛樂做過統計,在不算“山寨節目”(無模式引進)的情況下,2013年到現在,已經確認正式引進模式和將要引進模式的“韓式”綜藝共有21檔,此外,打着“中韓聯合研發”的節目至少在8檔以上。在這些節目中,單期節目收視過1%的有11檔,平均收視過1%的有9檔。
如火如荼的“中韓跨國戀”正在上演,它們的結合像偶像劇般轟轟烈烈。但凡牽手成功定要向外人秀上幾輪恩愛——高收視、高話題、高收益。僅僅3年多的時間,韓國熒屏上出現的主流綜藝模式,幾乎被中國團隊買光。據藝恩諮詢的研究報告顯示,已經有72.45%的韓國熱播綜藝節目被引進到中國,而剩下不到30%的節目中,諸如去農村做飯的《三時三餐》、現場推理斷案的《犯罪現場》等節目,也早已被中國“姑爺們”看中,其“單身”的狀態也維持不了太久。如果將來有韓國網友高呼“中國的綜藝都是韓國發明的”,我們還真是無言以對呢。
費用瘋漲:從一萬一集賣授權 到千萬一季包服務
《媽媽咪呀》最早的模式費用僅每期1萬
如此狼多肉少的情況下,韓綜模式的版權費不漲才是怪事。燦星傳媒製作研發總監徐帆對此頗感無奈,他提醒國內電視人“需要稍微有智慧些,不能自己哄抬物價”。
時間回溯到2012年,上海SMG算是國內較早一波接觸韓國綜藝版權的電視台。彼時,在其地面頻道“新娛樂”播出的《媽媽咪呀!》模式購買費僅為每期1萬人民幣;即便是2013年芒果台大熱的《我是歌手》,業內普遍認為其版權費是每期5-6萬元。
而到了2014年,韓綜的版權支付方式有了質的飛躍。據圈內人士介紹,隨着兩國節目合作的深入,韓國電視台在收取模式授權費的同時還會增收節目製作費用。目前,“模式費 製作費”的打包價格幾乎都在千萬以上,並且仍在繼續飆升。而一些韓國製作公司雖無模式可賣,卻因電視台人力緊張而獲得機會,直接從中方團隊“承攬”製作業務。以去年底播出的一檔明星跨界體驗真人秀為例,韓國團隊主要負責製作部分,第一季共收取了約3000萬元製作費用,但是在談第二季合作時,對方直接開價6000萬元。
韓國知名PD“遠嫁”中國 孃家人憂心忡忡
國人的財大氣粗,終究打動了韓國綜藝的首腦——PD們(製作人兼導演)。在我們此次探訪前,韓版《我是歌手》的總導演金英熙已經宣佈離職,他在公開信裏的措辭十分微妙:“為了中韓兩國的電視事業持續發展,打造雙贏局面,”辭去MBC的職務,前往中國發展。金英熙究竟去了哪兒,無論是在韓國本土還是中國業內,大家都默契地閉口不談,金舜泳甚至笑着説:“我就算知道,也不能告訴你,還是等他自己公佈吧。”
韓國《我是歌手》導演金英熙將來中國發展
一位曾在SBS任職的製作人“不小心”透露,在《Running Man》工作4年的曹孝鎮PD帶着他的幾位得力手下,一起離開了SBS。雖然是低調辭職,但人們紛紛推測,他應該也是帶領團隊進軍中國了。
短期內頻繁的跳槽事件,讓韓國電視台十分不安。因此,記者想要採訪製作人,必須通過電視台公關部聯繫,就算手裏有製作人的聯繫方式,也會被直接拒絕。“主要是擔心自己私下跟中國電視台和媒體接觸,會讓人誤以為要跳槽。”某業內人士向記者解釋説。
家庭劇:合作期扯皮的事不少 騙子忽悠都來了
中國團隊不惜血本,買來了韓國版權;韓國團隊則帶着創意和技術當“嫁妝”來到中國,這看似互惠互利的小倆口婚後生活到底什麼樣?人説童話裏都是騙人的,幸福快樂的生活也不是天天都有。家庭劇裏的爭執、矛盾、又愛又恨才是合作的真意。兩國團隊訴求不一,再加上性格不同,本應該幸福美滿的中韓合作,也有着不為人知的磕磕碰碰。
中方吐槽:韓國人沒有製作寶典 脾氣還特別硬
早前製作歐美節目模式時,中方團隊都會提前膜拜對方的Bible(製作寶典)。然而韓國團隊更擅長的是貼身指導,幾乎每個崗位都派來一名韓方工作人員言傳身教。沒有寶典在手的日子,讓中方的小夥伴一時間有點難以適應。
如今,韓國人十分注重Bible製作
樂正傳媒研發總監彭侃回憶,當時公司決定引進韓版《K-pop Star》做《中國星力量》時,大家都沒有在意這個問題,等項目敲定進入籌備期後才發現對方沒有寶典,所以每個環節都需要和韓方工作人員開會溝通。由於語言的障礙,兩方又很難完全講清楚自己的想法,矛盾時有發生。為了方便後期的工作,“我們只能請韓方派來專門的工作人員,結合中方的經驗以及對節目的分析,趕製了一份400多頁的節目模式寶典。”和中方團隊的合作,讓韓國綜藝人意識到製作寶典的重要性,模式的總結與歸納,有助於韓綜節目迅速走向更多國家。
這次走訪,我們最大的感受是韓國綜藝人的嚴謹。然而,有時候他們嚴謹過了頭,也着實讓中國團隊有點吃不消。曾經同韓國團隊合作了《中國爸爸》節目的中方總導演劉俊毅就指出,韓國人是非常專業,但是缺點也很明顯——他們嚴格遵守節目流程設計,每一集設計基本一樣,有時候還會去硬套,不太懂得變通。
《中國爸爸》是以留守兒童海外尋親為主題的素人户外真人秀,但韓方工作人員卻把他們做明星真人秀的一套拿過來移植,“比如韓方的採訪內容是固定的,他們問完設定的問題就算完事。由於節目中的主角是素人,不可能有明星那麼好的表現力,這時候我們想繼續拍攝,但是韓方會喊關機。”
“我比你資深,你就要聽我的。”作為韓國人,楊燻植也解釋過他們對資歷和年齡的重視,哪怕我只比你大一天,我也是前輩。韓國這種根深蒂固的人際關係讓中方團隊也屢屢受挫。與韓國人交道打得多了,《一路上有你》製片人馬雪也為同行們支了招,她手下的韓國編劇團隊雖然有個微信羣,她需要修改方案時,卻絕不會在大羣裏喊,“都會在私下裏單獨説,因為羣裏不光有資深作家,還有助理作家,一定是要尊重他的級別,而且絕對不能命令他。”
韓方吐槽:中方團隊開會愛玩手機 8點開工不是8點到
在韓國,你或許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户外真人秀的攝像們,在一片空地上演練,如何補位、打配合,就怕正式錄製時,沒有拍到有效素材或是誤入其他隊友的鏡頭——由於競爭激烈,他們往往特別較真。
中方人員在會上玩手機,讓韓國團隊感到惱火
但在中國呢,“你開會時候會玩兒手機嗎?”估計80%的人回答是肯定的,韓國團隊對此便大感不可思議。一位韓國PD向記者吐槽,“我們在和中國團隊開會時,我們一直説説説,但是他們就低頭一直玩手機。”而到了實際拍攝的時候,中國團隊反而拿着台本跑過來不停發問:“這裏要怎麼做,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們説咱們第二天早上8點開工吧,是指8點的時候已經架設好一切設備,準備就緒直接開拍。而中國人的觀念是8點開工,8點人到了就不錯了。”説起這些事,韓國PD氣不打一處來。
哪兒都有騙子:參與一期製作就敢出來吆喝 編劇寫一半能被踢出局
韓國的製作人在接受我們採訪時,也常常會問起中國的行情,頗有些心嚮往之。已經前往中國發展的自由製作人楊燻植直言:“很多年輕的電視人都有去中國發展的打算,因為他們在韓國要論資排輩,熬出頭要等很久,去中國錢又多又不用看人眼色”。
來的韓國製作團隊多了,資質自然也參差不齊,中方的團隊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判斷其優劣。他們身上攜帶的履歷大都非常驚人:曾製作過《叢林的法則》、《兩天一夜》、《Running Man》等節目。而馬雪卻揭穿了殘酷的真相:很多人只是參與了某一期節目的製作,就敢出來吆喝,覺得中國人不可能追究那麼細。“由於製作水平不到位,還出現過被退貨的情況。”
韓國的小夥伴們也友情提醒,凡是會成立製作公司來中國承攬綜藝項目的,特別出色的團隊和導演少之又少。因為在韓國,“製播分離”的形態並不流行,哪怕外包給了製作公司,電視台也會委派一位PD去做監製,節目核心只掌握在電視台手裏。
合作過程中,雙方人員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當然,韓國團隊被中方忽悠的例子也不少。馬雪就説起了業內的段子:有個韓國的編劇,被一家中方製作公司忽悠來,對方宣稱“會有最大的平台、最好的團隊”。但編劇工作到一半,才忽然發現壓根沒有電視台買這個創意,所謂團隊也只是空頭支票。眼見做成節目遙遙無期,製作公司突然和他解約了。
解約之後,節目徹底黃了的還算萬幸,有的編劇還眼看着相似節目出爐,卻完全沒有自己的署名。又或者,節目初步完成後,編劇發現跟自己想得完全不同,因為怕丟臉,堅決要求“不要給我署名”。
商戰劇:雙方合作各取所需 我學藝你賺錢
3年來,看上去一直在“熱戀”的中韓綜藝圈,其實也有家庭紛爭,即便如此,雙方卻依然沒有“離婚”的打算,為什麼?俗語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既然“中國的現在,就是10年前的韓國”,那麼中國團隊顯然急需“偷師”韓國綜藝的長處,儘量縮短籤進的時間。
而韓國團隊,他們無疑需要資金。江湖傳言,SBS僅因為《跑男》一項,就還清了300億韓元(約1.7億人民幣)的債務。問起SBS製作本部次長、《Running Man》的製作人金容載,雖然他以“商業秘密,不方便透露”為由拒絕,但聽到這個問題時,他還是露出了一絲晦澀不明的笑容。
在雙方各取所需的過程中,也難免會有角力,於是,一場商戰大戲正在上演。
中方偷師韓綜操作秘籍:分工明確、配合默契
韓國綜藝強在哪兒?這個問題令很多中國製作人困擾。《跑男》的總統籌周冬梅在於韓國團隊合作的時候,發現了其中的奧妙。自上而下分工明確、自下而上愛崗敬業。
在中國,管理一支節目團隊是非常累人的。但周冬梅卻親眼見到《Running Man》的PD曹孝鎮在現場悠閒地喝咖啡。只因為“他下面有分工明確的ABCD導演,有什麼事情只要對應問責,根本不用處處費心。”開策劃會也是這樣,中方是一羣人頭腦風暴,每個人都疲憊不堪。韓方就是3、5個人,每個人從自己的領域裏貢獻寥寥幾句,根本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韓國團隊分工明確,權烈專門負責拍baby
分工細緻的背後,還有每一位專業的工作人員。金容載曾説:“照明和後期特效是中國相對的弱項。”而韓綜粉們早早總結:“《跑男》攝像們的出鏡率太高,常常穿幫。”而後期和攝像的突出表現,恰恰是韓國綜藝的精神所在——敬業,默契。
“韓國導演可以在後期機房呆兩天兩夜不出來,拍攝時攝像可以不吃飯。”《叮咯嚨咚嗆》出品人鄒琳提起韓國團隊時,忍不住用了“走心”一詞。“哪怕只是一個道具導演,也會具備極高的色彩觸感,能快速搭配和調集不同資源,這在中國是不容易的。”而後期團隊也可以為了一個小細節反覆琢磨,“在一般人看來這是非常boring(無聊)的工作,但是韓國後期導演卻毫無怨言。”
韓國的攝像們,更是出了名的搏命。在韓國,户外綜藝的素材量是播出時間的50倍以上,往往一個嘉賓就可能有3-4個跟拍攝像,拍跑動過程的,捕捉表情的,拍終點瞬間的,分工配合非常流暢。
現場機位一多,如何避免穿幫就是個大學問。韓國的攝像團隊就彷彿是一個足球隊,走位、補位、穿插、避讓……都是專業技術。攝像“圍堵”嘉賓時,一定是呈扇形分佈在嘉賓對面,“而中國攝像,這裏一個,那裏一個,有時候就會出現攝像入鏡的穿幫鏡頭。”曾經參與制作《明星家族的兩天一夜》《非常完美》等節目製作的韓國PD陳文華向我們補充道。
一些韓國團隊,甚至連拍攝設備,都要從韓國運送過來。因為他們相信:設備就像攝影師身體的一部分,設備和攝影師之間也是有默契的。
韓國電視台參與廣告分成 低於1.2億合作免談
中方既然要偷師韓國的製作技術,總要付出代價,“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恰恰應在了中韓綜藝合作的這部商戰劇裏。
《跑男》的成功,便讓韓國SBS電視台嚐到了甜頭。彭侃告訴我們,《跑男》第一季除了模式授權費和製作服務費4500萬外,“SBS對網絡版權、電影、遊戲等衍生開發進行收益分成,這才是收入的大頭。”
《跑男》電影大賣,SBS也要分得一杯羹
正因為有了這個的成功案例,現在SBS剩餘王牌節目對中韓合作項目的最低標準是:包括收益分成在內,“1.2億元(人民幣)以下,免談。”與其説韓國人對模式價格有過高的期待,不如説他們對中方獲得的收益更感興趣。韓國團隊的想法是: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跟你談判,這是我最好的項目之一,1.2億並不高,《跑男》已經可以證明我節目的回報率。
我們買下一檔“韓式”綜藝,韓方開價最低1.2億是什麼概念?即“模式費 製作費 廣告/衍生分成≥1.2億”。其中廣告分成的收益,會隨着節目的熱播水漲船高。然而,中國電視台盛行“大製作,高收益”的宣傳策略反而成了韓方開價的籌碼。國內綜藝節目為了宣傳往往誇大它的實際廣告收益,這也給韓方團隊造成了虛高的錯覺。其實電視台並沒有收到那麼多廣告費,卻要以這個數字來跟韓國人分成。這也讓很多電視台不能接受。
勵志劇:不要迷信韓國 10年前他們也在模仿
自由製作人楊燻植對國人熱捧韓國模式有些費解,他問我們為什麼要買版權?原來,韓國綜藝在10年前也很弱,幾乎沒有自己的想法,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學習日本的綜藝。
只是,韓國人從沒買過模式,“總要本土化,其實可以直接去做,因為綜藝節目都太像了。”在楊燻植和其他很多韓國製作人眼中,中國有比韓國更肥沃的綜藝土壤:觀眾多、地方大、經費足。好在,一大波中國綜藝人也這麼想:“中國不可能永遠購買版權,這5年,綜藝進步是非常驚人的。”徐帆這樣説過。
如此聽來,未來的中國綜藝,莫非是一出勵志劇要慢慢出爐?
從歐美到韓國 模仿時代即將過去
10年前,因為收不到日本的電視頻道,就有韓國的PD和作家定期跑去日本“學習觀摩”他們的綜藝節目,雖然沒有買版權,但山寨也是常有的。
與之對照,中國的綜藝之路也是從模仿開始的。誰能説2004年的《超級女聲》與《美國偶像》沒有遠親關係?而借鑑了很多日韓綜藝節目環節的《快樂大本營》,屹立不倒10餘年,在青年羣體中博得深厚人氣。
5年前,《中國達人秀》成為了歐美模式引進的開端標誌,也真正建立起中國人的模式版權意識,《中國好聲音》成功問鼎現象級綜藝節目寶座讓中國人對於“製作寶典”有了近乎瘋狂的追求。
近兩年,中國人的觸角由從歐美兜轉回到韓國。如果説歐美模式教會了中國人綜藝節目嘉賓性格設置、節奏整體把控以及儀式感的話,那麼韓國模式則在情境設置、關係表達以及拍攝手法和後期剪輯上給中國好好上了一課。
這股模式購買風潮在韓國某知名製作人看來不會太久;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吳文博博士更是直接指出,在韓國模式買無可買的情況下,兩國勢必走向聯合開發的階段。
中國很多資深的業內人士也表示,未來5年內,中國綜藝圈還會繼續與韓方“藕斷絲連”,“因為中國電視台沒有辦法判斷新節目是否能成功,他們不願冒險。”馬雪一針見血地説。
模式引進、聯合制作 誰佔主導?
《一路上有你》《叮咯嚨咚嗆》《星動亞洲》全走的是“中國創意 韓國製作”的路線
“我們沒有售賣版權。”此去韓國,發現很多韓國製作人都非常排斥版權一説。與歐美名正言順給寶典、買版權不同,韓國的綜藝人覺得自己只是“輸送了創意”,大家屬於一塊做件事。
於是,韓國綜藝人沒有做甩手掌櫃,而是也參與到了製作過程中來。“最初,韓方製作公司也是以小團隊的方式來參與中國電視節目的製作,後來發現有很多問題沒法掌控,又不能忍受聽之任之,因此開始在意起主動權來。”某業內人士表示。因此,一個“韓式”綜藝節目的最初幾期,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都是韓國人。
但在馬雪看來,“共同開發根本就不是很成立,目前來講,從創意上講,全新的節目幾乎沒有,還是以拿韓國模式來製作而已,在這個基礎上改進不能叫共同開發。另外共同開發全責並不明確,關於誰主導會產生很多分歧。”
也有人認為全中國創意 韓國製作的節目湧現將是趨勢,比如今年上半年推出的《一路上有你》和《叮咯嚨咚嗆》這兩檔節目,今年下半年即將推出的《星動亞洲》也是這個路數,將在中韓共同播出。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不迷信韓國模式 韓方也期待中方本土化
“很多韓國節目模式都似曾相識,都是一羣明星去完成某一項任務或挑戰。我們自己就能舉一反三,沒必要去迷信韓國節目。現在過分誇大了韓國節目模式的力量。”一向快人快語的《爸爸去哪兒》總導演謝滌葵,在連續製作了三季《爸爸》後,似乎已經摸透了韓國綜藝所謂“模式”的套路。
國內綜藝原創之路如何發展依然是個未知數
前江蘇衞視廣告部主任龔立波也表達過類似看法,“真人秀節目靠模式是不太成立的。你要説模式,我們圈內幫它取了個名字叫‘潛模式節目’,其實用得更多的是一種創意,而不是模式。”
國人想要儘快走出自己的路子,韓國版權方在這一點上,也巧合地與中方達成了共識。
產出《奔跑吧兄弟》和《叢林的法則》的SBS,雖然在節目初期會動用大量韓國本土的製作力量,但也只提供4、5期的服務,隨後,他們選擇放手。一方面,是韓國原版的節目也需要大量人力,“都給你們了,我們的節目就要停了。”金舜泳笑言,另一方面,韓國人終究是不瞭解中國人的“點”,有時候,難免隔靴搔癢。
畢竟,真正懂我們的,還是國產的製作團隊。
總結陳詞:
看完本期,《貴圈》的韓國綜藝實地調查也正式告一段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觀察到了韓國電視人的謹慎與顧慮,也瞭解到了中國電視人的期待與規劃。
通過走訪,我們努力尋找韓國綜藝火爆中國熒屏的真正原因,也試圖瞭解雙方的矛盾點和訴求。因為只有在一種開誠佈公的情況下,中韓雙方才能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求同存異,共同將綜藝節目的創意和製作向前推動。
同時,在經歷過模仿的歷練,歐美模式的薰陶,以及韓國模式的實操訓練後,期待中國綜藝節目能夠真正形成“中國芯”作品,讓日後韓國網友不會説“中國綜藝節目都是他們的。”
主筆 :劉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