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十年代走過來的人,大概都看過倪萍主持的《綜藝大觀》。現在看其中的很多鏡頭也許會感覺土氣,遠遠比不上今天大製作的綜藝節目,但是有一點如今的綜藝比不上——《綜藝大觀》是直播節目。
直播意味着什麼?觀眾的現場反應大部分都是真實的。而今的娛樂節目,除了春晚基本都是錄播,這就意味着評委、嘉賓和觀眾的鏡頭可以做隨意改動,連演員的表演也可以做出調整。
由於錯位的剪輯等原因,很多並非笑點的綜藝片段,嘉賓和觀眾卻在那裏笑個不停。
節目後期剪輯亂切鏡頭
如今的綜藝節目,很多觀眾感覺並非笑點而現場人士反應強烈的鏡頭比比皆是,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
其一,在真正錄製的時候,現場的人其實沒有什麼反應,但考慮到節目效果,後期剪輯做了手腳。
我參加過《歡樂喜劇人》的節目錄制,很多時候演員一些台詞出來,台下包括專業評審在內的觀眾是沒有什麼反應的。但到了電視上,冷場的畫面幾乎不會出現,觀眾的笑聲和掌聲貫穿整個節目,這就是後期有意剪輯的結果。
節目現場專門有攝像機拍嘉賓和觀眾的反應,這些就成為後期隨意放進去的反應鏡頭。他們也都笑過,只不過不是在這句台詞笑的,但後期製作不管這些,如果他們願意,可以讓演員的每句話甚至每個字都引發笑聲。
對於看過現場錄製的人來説,這就是赤裸裸的造假。
嘉賓反應強烈可能是劇本要求
其二,嘉賓現場反應比較大,那是節目需要。
很多綜藝節目現在都有劇本,包括評委和嘉賓的反應在內。節目組更希望嘉賓和評委做出更明顯的反應,最好能帶一些話題出來,到了後期節目宣傳就有了賣點。
而對於嘉賓和評委來説,只要不是特別難以接受,他們也願意做出這樣的舉動,畢竟是收了錢來到節目組的,而且這樣做也有利於擴大自己的知名度。
這樣一來,他們的有些反應比如大笑或者有意拔高選手的表現,就顯得有些刻意了,讓觀眾感覺到異樣:這些專業人士怎麼還不如我們有眼光?
記住,不是完全沒有眼光,而是裝傻。
笑點不同反應不同
其三:個人笑點不同,不排除有些反應是真實反應。
每個人的經歷和笑點不一樣,你感覺平淡無奇的包袱兒,在有些人看來也許捧腹大笑,反之亦然。因此並不能因為自己認為無感,就認定他人的反應顯得怪異。
另外觀眾看電視或看視頻是偏冷靜的,不太容易被節目氣氛帶動起來,而節目現場表演的魅力還是有的,人在現場更容易沉浸其中,表現出一些激動的反應,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要把觀眾當傻子
總體來看,現在的綜藝節目使用後期剪輯把很多鏡頭進行了錯位,是想把節目效果做得更好,網友的情緒也跟着被帶動起來,類似情景喜劇中罐頭笑聲的作用。
這種手法已經成為慣用手法,對觀眾來説不是完全不可接受,但節目組在進行剪輯的時候不要過於把觀眾當傻子,明明大部分認為絲毫沒有笑點的部分,就大膽地不放任何效果進去,觀眾反而會因為感覺到真實而不對節目產生反感。
演員説一句話觀眾就笑,説一句話就笑,節目組認為人人都是趙本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