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有台不熄的放映機

高原上有台不熄的放映機

許國強、馬玉梅夫婦在調試電影放映設備。

有些電影我們已經看了很多遍,但觀眾樂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跟着笑。只要還有人看,只要還跑得動,我們就會一直放映下去!

電影還沒開始,龍羊峽畔的查那村就熱鬧起來:鍋莊舞曲歡快流淌,廣場上撐起銀幕、擺好板凳,村民們陸續聚攏。暮色四合,喇叭裏傳來聲音:“大夥別急,今天咱看個《我和我的祖國》!”原來是有人在報幕,再細細一看,皴黑的臉蛋、質樸的笑容,還是那個村民們熟悉的放映員——許國強。

今年是許國強擔任電影放映員的第三十四個年頭。1988年,21歲的他成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鐵蓋鄉的一名電影放映員。一頭毛驢、一輛木車、若干盤膠片,沿着高原坑坑窪窪的小道,這位農家子弟幹上了自己夢想的職業。然而,萬事開頭難,“每次放映機出問題,只能跑到州上去修,為了避免磕着碰着,我把它們用被子包緊,繫好繩子綁在背上,跑一趟就是幾十公里。”

1990年的一個傍晚,許國強像往常一樣架好機器準備放映,突然,一把熱乎乎的炒豆從身後塞來,扭頭一看,是位扎着長辮的姑娘——她,就是馬玉梅。一個傾慕已久,一個被瞬間感動,兩顆年輕的心就緊貼在了一起。自此,在架子車邊、在摩托車後座上、在麪包車的副駕,奔波的許國強有了温情而長久的陪伴,共和縣也有了一對家喻户曉的“夫妻放映員”。

“一般都是我架設機器幕布,她負責擺好板凳、掛起橫幅,時間一長,出門時就離不開她了。不過,由於高原冬長,為了讓大家在好季節看到更多好電影,我們也經常分頭行動。”許國強説。馬玉梅接過話茬:“1998年,他在放映的路上,機器車子全被洪水沖走,只剩一個人死裏逃生。現在出去放映,我儘量都跟着,不然放不下心。”

憑藉熱情的服務和嫺熟的技能,許國強夫婦也從最開始只負責一個鄉,到現在負責6個鄉、60多個村,最遠的要走170多公里路。“到村放映,我們也會經常播放一些交通安全、生態保護、科學養殖等方面的宣傳片,向大家普及相關知識。”在他們的電影放映“專車”上,原來的七座被拆得只剩下兩座,其他空間被放映設備佔得滿滿當當,車身上斑駁的漆皮訴説着顛簸的旅程與往日的時光。

34年,奔波20多萬公里、放映電影7800餘場、服務觀眾40多萬人次……當年的“小許夫妻”成了如今的“老許老馬”。他們見證了生活的變遷:放映地點從當年的尕土房、晾麥場,改到了如今的村廣場、活動中心;曾經的膠片電影變為如今的數字電影,一個移動硬盤、一張電影解碼卡、一架投影儀,輕輕摁下播放鍵,各種精彩的電影就呈現在農牧民的眼前。

“有些電影我們已經看了很多遍,但觀眾樂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跟着笑;觀眾感動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跟着哭。只要還有人看,只要還跑得動,我們就會一直放映下去!”馬玉梅與許國強相視一笑,這是他們共同的心聲。

作者:本報記者  賈豐豐攝影報道

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8 字。

轉載請註明: 高原上有台不熄的放映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