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生來都與眾不同,無論智商高低、美醜與否,他們都是我們的珍寶。
如何能為我們的寶貝選擇最適合他們的教育,將璞玉打造成美玉,這需要一家人共同的努力。
教育的本質是成就個性,是創造環境,讓受教者發現自己的本心,併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所以,一切阻止這種可能性的,都是對孩子的迫害,無論你的出發點是基於攫取還是保護。
如果你還不知道該怎麼做,這裏有三部電影或許可以為你帶來些啓發。
#1
天才少女Gifted
director:MarcWebb
七歲的小女孩瑪麗和她的舅舅弗蘭克生活在一起,舅舅弗蘭克是一個修船工人。
瑪麗身邊有很多對她幫助很大的成人模範,包括弗蘭克的鄰居羅伯塔,還有她的老師邦妮。
瑪麗也是個數學天才,擁有萬里挑一的聰明大腦。
瑪麗的外婆伊芙琳相信瑪麗屬於更適合成人的特殊學校,但弗蘭克希望瑪麗擁有一個更常規的童年,他相信這麼做是尊重他的姐姐,也就是瑪麗媽媽的遺願。
這場爭論引發了一場關於瑪麗未來撫養權問題的法律官司。
這部影片與其説是撫養權的爭奪,不如説是兩種教育觀念的對決。
它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不是一正一邪的對立較量,而是兩種朝着相反方向的,都略顯極端的教育方式,在彼此拉扯的過程中,尋求着最終的平衡。
如果你還在糾結孩子的教育方式,或許這部影片會為你帶來些啓示:很多時候,我們想要的或許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有些時候,與其單純的選擇支持哪邊,不如試着和孩子探索第三種方式。
#2
放牛班的春天Leschoristes
director:ChristopheBarratier
音樂家克萊門特到了一間外號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學校當助理教師。
學校裏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體罰在這裏司空見慣。
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他組織合唱團,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然而,事情並不順利,克萊門特發現學生皮埃爾擁有非同一般的音樂天賦,但是單親家庭長大的他,性格異常敏感孤僻,怎樣釋放皮埃爾的音樂才能,讓克萊門特頭痛不已;同時,他與皮埃爾母親的感情也漸漸微妙起來。
影片中的克萊門特雖然是一個小人物,但是最終,他卻改變了這裏的學生,帶來了孩子們的春天。
對於我們的孩子,我們也可以成為這樣的存在。
發現孩子的潛力,並不遺餘力的支持他們,瑣碎而具體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孩子會因為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好。
#3
鋼琴小神童Vitus
director:HanspeterMüller
智商超羣不一定是好事,少年維特深深體會了這一點。
維特天生擁有成為任何一個行業的偉人的潛能,父母總希望他能成為偉大的鋼琴家,然而他自己卻不知道未來該幹什麼好。
在父母的壓力下維特總是鬱鬱寡歡。
幸好還有理解他的爺爺。爺爺和維特一樣,充滿野心,自小想當一名飛行員,可是最後卻當了一名木匠。
當爺爺終於駕着飛機像鳥兒一樣飛翔時,他告訴維特,雖然做了一輩子木匠,但他仍然很開心,因為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順着命運的安排勇往直前。
爺爺最後幸福地逝去了。而維特,也終於領悟了爺爺的人生真諦,敲響了之前拒絕過的女鋼琴家的門……
如果你有一個天才孩子,你又會如何教育他?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讓他自己去探索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兩小時的電影,有時給人的影響卻是長久而深遠地。
希望這幾部電影能對你們有所幫助,我們一起爭做“滿分”家長和“滿分”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