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苦“流量”久矣?優酷環保團綜《blueblue的少年》引領偶像綜藝價值新風向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娛樂

作者:冷凇、郭菁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國內的文化娛樂消費越來越豐富多彩,但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一味追求流量而缺乏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的文藝作品。在此背景下,文藝作品和流量藝人該如何發揮自身影響力,從而引領觀眾和粉絲傳遞正能量,也成為網絡視聽內容創作值得深思的課題。

紀錄片《海龜奇援》裏的“主角”是一隻叫艾莉的海龜,不幸的它因為被塑料纏住而在沙灘上擱淺,野狗在艾莉背上肆意啃咬,而已經受傷的它卻無法躲避與反抗。

在這部紀錄片裏,彭于晏跟隨着一支從事海龜保護的救援小隊,完整目睹了海龜的生存狀況:失去了大部分的產卵海灘、無處躲避的海洋垃圾、非法捕撈和貿易……

救援人員發現艾莉後,只能截去艾莉的兩肢保住其性命。失去的雙腿和龜殼上深深的傷痕,也成為了伴隨一生的陰影。

可以發現,越來越多像《海龜奇援》這樣的文藝作品開始關注我們身處的這個藍色星球,關注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近期,一檔名為《blueblue的少年》的綜藝在優酷播出並引發熱議。作為國內首檔沉浸式環保體驗團綜,這檔節目以環保為主題,節目中S.K.Y天空少年開啓冬日海島暖心之旅,通過合宿同乘、學習環保知識、考取潛水證和珊瑚保育等一系列沉浸式體驗,不斷獲得成長、鑄造團魂,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呼籲更多的人加入環保行列,傳遞公益正能量,從點滴做起保衞藍色星球。

在環保體驗的過程中,少年們通過實踐,不斷感受自然與生命的力量,尋找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之道。值得一提的是,節目組還通過“小懲大誡”的方式,讓少年們親身體驗了一次穿着濕衣運垃圾並被束住雙臂推下水的感覺。加上節目中所展示的關於海洋污染的觸目驚心的數字、海洋生物因塑料污染而受到的傷害等視頻圖片,也讓少年和觀眾都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環保的迫在眉睫,從而受到激勵以實際行動打破“環保疲勞綜合徵”。

“環保疲勞綜合徵”最突出的表現是對污染視若無睹,習慣成自然、麻木不仁、得過且過、無是非觀念、無道德判斷、無行為準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意無意地忽略和認可甚或想當然地將其納入常態化範疇。隨着環境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從我做起”也成了環境保護的熱門話題。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還是將“環保”二字停留在口號上,最終導致水、土壤、大氣污染時刻困擾着我們以及身邊的生物。

正如節目中海洋環保體驗指導牧野所説:人類不經意間造成的污染,亂扔的垃圾,都會導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有的甚至被垃圾束縛一輩子。在這檔節目中,少年們通過親身體驗海洋生物被垃圾纏繞的無助,愈發體會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告誡和提醒着電視機前的當代年輕人該如何踐行環保。

不僅如此,少年們在節目中的各種環保小細節也備受好評,如整齊劃一的環保袋、重複使用的行李箱、保護珊瑚的環保防曬霜等。可以説,伴隨着少年們的沉浸式體驗,觀眾也通過“雲”體驗加深了對環保的認知,進而在這種正向引導下選擇更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節目充分依託青年藝人資源,讓少年們以身作則,通過節目中的學習,完成從生活中真實“我們”的縮影到環境守衞者的蜕變,進而帶動粉絲們從我做起保護環境。節目中還專門設置了垃圾分類等小遊戲,在寓教於樂的遊戲中幫助觀眾瞭解更多垃圾分類知識,助力國家垃圾分類政策的執行落地,讓垃圾分類成為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從這個意義上,《blueblue的少年》不僅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綜藝視聽體驗,其獨特的環保主題和傳遞的環保正能量也開啓了偶像團綜的全新模式。

如今,追星現象在青少年羣體和泛文娛用户中越來越常見,青年藝人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粉絲羣體的言行。藝人們既可以是榜樣成為粉絲們前進的動力,同時偶像失格現象也會對粉絲羣體造成不良的影響。藉助藝人的影響力和曝光度,通過環保、公益、扶貧等正向主題設置,將綜藝內容和多元互動玩法巧妙結合,正在成為網絡視聽內容創作的一個趨勢。而這種趨勢代表了觀眾審美情趣的變化和升級,當流量至上、娛樂至死不再是通行法則,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將成為文藝作品全新的價值風向標。

(作者分別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