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霽:我想塑造一個落魄中奮起的楊戩

8月19日,導演趙霽執導的《新神榜:楊戩》全國公映,作為追光動畫出品的“新神榜”系列的第二部影片,該片塑造了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楊戩形象。日前,趙霽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聊起了他創作背後的故事。

趙霽:我想塑造一個落魄中奮起的楊戩

楊戩也曾“劈山救母”

“‘新神榜’是一個系列故事,我拍攝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希望結合以前大家熟知的故事,延展哪吒、楊戩這些神話人物背後不為人知的一面。”趙霽這樣告訴記者。他説,楊戩的形象以往出現在《西遊記》《封神演義》等作品中,都比較模糊, 而且大多是反派。這就給了趙霽很大的創作空間,他希望塑造出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楊戩形象。

趙霽看待事物的角度很獨特,比如在他執導的《白蛇:緣起》中,並沒有按照以往的套路來塑造白素貞,“我一直都很好奇,像白素貞這樣才貌雙全的女子,為何就死心塌地愛上許仙了呢?”結果《白蛇傳》中白素貞的一句“他上輩子救了我”,讓趙霽一下子打開了思路。他就在這句話裏做文章,最終創作出了一個全新的白素貞。

趙霽:我想塑造一個落魄中奮起的楊戩

這次創作楊戩也一樣。在做前期研究時,趙霽發現,楊戩也曾經“劈山救母”,而現在大家熟知的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居然是從前者派生出來的。這一下子激發了趙霽的靈感,他就想,何不將這兩個故事糅合在一起,做一個新版本的“劈山救母”故事出來。

在傳統故事中,楊戩千方百計阻止沉香劈山救母。但趙霽對這一點很質疑,“既然楊戩自己就曾經劈山救母,那麼他為何要去阻止哪吒幹這事呢?”順着這個思路,趙霽決定這次用楊戩的視角來看待沉香的“劈山救母”行為,一個新的故事逐漸成形。

“《新神榜:楊戩》這個故事的核心是親情,”趙霽告訴記者,影片中的楊戩是一個成年人,而沉香卻是一個孩子,兩個人都很孤獨,因為他們都失去了母親,“楊戩很內斂,他把對母親的愛都放在心裏,而沉香對母親的思念更加直接和外露。雖然影片説的是飛在天上的神仙們的故事,但最後觀眾會發現,不管是楊戩的母親還是沉香的母親,她們都用一種大愛在守護着天下蒼生,影片探討的是親情的愛,這是我最想表達的主題。”

趙霽:我想塑造一個落魄中奮起的楊戩

落魄中的楊戩形象

這次出現在影片中的楊戩,完全不同於以往“天庭第一戰神”的風采。因為楊戩的“天眼”無法打開,他已經落魄到了去當賞銀獵手混飯吃的地步,一路遭遇譏笑和白眼。“有天眼的楊戩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神仙,所以我就想,假如把他最強勢的特點去掉的話,這個角色會進入一個什麼樣的狀態。”片中的楊戩,身高1.9米,整個人的比例是修長高挑的,穿着一襲白袍,象徵着以前曾經的輝煌。以往大家熟知的楊戩的兵器三尖二刃刀和彈弓銀彈都沒有出現,他手上拿着的是一把口琴,這把口琴是飛船的鑰匙,也是楊戩平時把玩的物件,以此來表達他閒適逍遙的性格。而楊戩頭上的頭冠被特意做成了三尖二刃刀的形狀,象徵着他以前威風凜凜的戰神身份。

雖然落魄,但是楊戩依然是一個英俊的青年,“天眼打開穿上戰甲時的楊戩,是一個英雄少年的狀態,整個人非常陽光熱血。後來經歷了很多事情,所以神情比較淡然。我們在他的臉上加了一些鬍渣,特意把皮膚的質感做得粗糙一些,讓人感覺他的確經歷了很大的挫折。”

趙霽:我想塑造一個落魄中奮起的楊戩

展現魏晉時期的風格

《新神榜:楊戩》的故事主要發生在魏晉時期,影片也因此從魏晉時期尋找創作的靈感。無論是角色服飾、道具以及建築風格,都是典型的魏晉風格。比如楊戩的鎧甲,就是參考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鎧甲,再在此基礎上加上想象的神界元素。楊戩的外袍和頭巾採用的是扎染文化,這是魏晉時期比較流行的元素。他衣服上的雲紋也是魏晉時期一個典型的圖案。

影片中楊戩來到仙樂坊觀看婉羅領着一羣舞女在空中翩翩起舞的畫面,也處處體現了魏晉風采。婉羅穿的白色和橙色裙子,就是魏晉時期典型的服裝造型。婉羅的髮飾,則參考了魏晉時期的“金步搖”。仙樂坊飛天舞蹈中出現的歌曲《洛神賦》,其歌詞就摘取自魏晉大詩人曹植的《洛神賦》,“這首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惆悵之情,對應婉羅對於故人的思念。”

影片中的申公豹性格也參考了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中的“酒仙”劉伶,“申公豹的處世價值跟劉伶很像,因為在亂世中不得志,所以用一種放誕不羈的態度來逃避現實。”

趙霽告訴記者,在製作技術上,《新神榜:楊戩》相比《白蛇:緣起》和《新神榜:哪吒》,要高了一兩個層級,“可以説,短短几年,我們在動畫製作技術上有了極大的提升”。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記者 王金躍

流程編輯:u028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47 字。

轉載請註明: 趙霽:我想塑造一個落魄中奮起的楊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