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次登春晚,一句“夥計”家喻户曉,小品中的“大傻”過得怎樣

在香港,有一位“大傻”叫成奎安,很可惜他因病去世了。而在內地,也有一位“大傻”,他擅長把傻人的形象帶上舞台,一句“夥計”名震天下,是從前春晚上的常客。現在的春晚越來越讓人記不住了,小品類無非就是賈玲、岳雲鵬,再加上一些演員客串的混搭,從前的老演員是一個也見不着了。

11次登春晚,一句“夥計”家喻户曉,小品中的“大傻”過得怎樣

11次登春晚,一句“夥計”家喻户曉,小品中的“大傻”過得怎樣

如果説老一輩的喜劇演員,恐怕只有一個馮鞏還處在一個“若隱若現”的狀態,他有個好徒弟賈玲,自己也算是後繼有人了。可我們觀眾想要什麼,想看什麼,現在的導演是一點也不知道。小鮮肉除了養養眼,完全不堪重用。現在的春晚除了滿足一下年輕人對美的追求之外,失去了大批忠實粉絲。

11次登春晚,一句“夥計”家喻户曉,小品中的“大傻”過得怎樣

個人覺得還是從前的小品好看,雖然他比不上馮鞏、趙本山有知名度,但也是春晚舞台上的喜劇擔當。1米80幾的大個,讓他看起來憨厚、傻傻的,沒錯,他就是小品演員魏積安。1956年出生的他,如今也是65歲了。他這種體格,像是幹苦力活的人,可偏偏就成了一名小品演員。

11次登春晚,一句“夥計”家喻户曉,小品中的“大傻”過得怎樣

1974年,新疆軍區話劇團在全國範圍內招生,魏積安意外地從1000多煙台考生中脱穎而出。不過,魏積安身上有濃濃的膠東口音,這對於一個演員來説比較致命。除了在特定的環境中可以使用方言之外,話劇演員站在舞台上,那普通話必須要説得字正腔圓,可魏積安根本就做不到,在老家他可是説了20年的家鄉話了。

11次登春晚,一句“夥計”家喻户曉,小品中的“大傻”過得怎樣

當別人都在大段朗誦詩詞的時候,他還在苦苦糾正發音。但困難是不會輕易打倒他的,魏積安正是在這種艱難的日子中慢慢成長起來的,從路人甲逐漸變成了主角。1991年,魏積安帶着《鄉音》登上了春晚,一句“夥計”,讓全國人民記住了他。“夥計”這個詞在魏積安龍口老家那,就和喊帥哥、美女一個意思。

11次登春晚,一句“夥計”家喻户曉,小品中的“大傻”過得怎樣

?1993年的《擦皮鞋》給我印象很深,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黃宏僱起了男保姆,一個喜歡擺譜的擦鞋匠僱了一個保姆,最後卻得知這個保姆也同是個擦鞋匠,兩人相見恨晚。除此之外,還有他的《實誠人》,就跟他那個“傻勁”息息相關了,不懂得拒絕郭冬臨,被人家佔盡了便宜。

11次登春晚,一句“夥計”家喻户曉,小品中的“大傻”過得怎樣

除此之外,還有《黃豆黃》、《面試》等作品,魏積安都演得都十分不錯。如果我沒記錯的話,2012年春晚上的《面試》這個小品就是魏積安春晚上的最後一個小品,這一晃快10年過去了。他既不演小品,也不上綜藝節目,就好像消失了一樣。如今已過退休年齡的魏積安,只是偶爾接個演出,主要還是和妻子一起享受家庭生活。

11次登春晚,一句“夥計”家喻户曉,小品中的“大傻”過得怎樣

11次登春晚,一句“夥計”家喻户曉,小品中的“大傻”過得怎樣

?魏積安這個人沒有什麼名利心。在他事業最紅火的時候,他想到的不是如何賺錢,如何把自己下一步的事業經營好,而是處處掛念自己的母親。只要工作不忙他就往老家跑,有一年竟回去了11次。他説:“春晚今年不上可以爭取明年上,娘只有一個啊!”如此,我們似乎就能理解他現在的狀態了,“平淡度日”它不香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4 字。

轉載請註明: 11次登春晚,一句“夥計”家喻户曉,小品中的“大傻”過得怎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