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年初的《開端》“引爆”網改劇市場,到《一閃一閃亮星星》《才不要和老闆談戀愛》,再到剛剛熱播完結的《救了一萬次的你》,網劇的2022可謂是一個“時間循環年”。
《開端》的播出引起了全網的討論和關注。對小人物生活細節的展現、對“網暴”這一問題的關注等也一度成為該劇的熱點話題。同時,人們也注意到作為“時間循環”類型劇,《開端》缺少酷炫的世界觀設計,更無高科技腦洞,“時間循環”過於“日常化”,無警示,無鋪墊,説“穿”就“穿”,所改變的也只是周圍的小環境——一次公交車爆炸。這與之前國外“時間循環”類型劇如《源代碼》《蝴蝶效應》等都甚為不同。
緊隨《開端》之後的《一閃一閃亮星星》,雖然不如前者影響力大,但也獲得了很好的口碑,被稱為《開端》之後的“黑馬”。雖然《一閃一閃亮星星》同樣設置了“懸疑線”,其實仍以“言情線”為主,“時間循環”澄清了女主林北星的錯愛和張萬森的守護。故事清新可人,不過也讓人疑惑:幾個高中生的情感問題為什麼要動用“時間循環”?當然,開啓“時間循環”的方式也很簡單,只要刪除手機短信……
同樣,《才不要和老闆談戀愛》和《救了一萬次的你》均以職場設置開頭,《才不要和老闆談戀愛》穿回到大學時代,《救了一萬次的你》在職場內循環,前者通過時間重啓收穫法律職場地位和老闆的愛情,後者則是進入了毒舌自戀老闆“白真相”的內心,解決職場商戰算計,“意外”和“詛咒”分別是開啓“時間循環”的動因。
顯而易見,這些“時間循環”網絡劇,並不想打科技牌,和高概念、燒腦也扯不上關係。其本質上還是我們所熟悉的日常懸疑、校園言情、職場言情。只是這些故事增加了諸多虛擬經驗:人生似遊戲可以反覆試錯,試錯經驗可以累加,由此人生歷程不再是一次性的嘗試,而是反覆修正後的理性選擇。
“時間循環”設定是網絡文學中“穿越”與“重生”的影視化輸出
在微觀層面上,“時間循環”的設定和網絡文學中的“穿越”與“重生”有很大關係。
《開端》《才不要和老闆談戀愛》均改編自晉江平台上的同名網絡文學作品。網絡文學在創建之初就頗具“穿越”特色,“重生文”是網絡文學創作中的重要類型,其基本套路是:通過“重生”掌握未來密碼,開啓“金手指”,從而在重生世界中“開掛”。當重生爽文用來解決個人恩仇、實現個人功利時,難免會讓人覺得淺薄,但當其越來越和日常生活的困境相聯結時,我們似乎意識到“重生”也許不是生活之外的白日夢,它也許就是我們所經驗的生活本身。近些年,網絡文學具有現實化轉向的發展趨勢,“暴發”“稱王”等設定少了,尊重生活的邏輯,強調每一個個體幸福的意義,成為這幾年成功的網絡文學作品的重要特徵。《開端》等作品均是這其中的代表。不過,“穿越”和“重生”仍然是網絡文學中的重要元素,這似乎在表明,表面上看起來依託“虛擬性”的“穿越”“重生”也許就是當下現實的一部分。
事實似乎也是如此,由數字和虛擬創造的“世界”,正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在這個“世界”購物、交流、爭吵或是建立親密關係,就如同我們真實生活的世界一樣。但它同時又是那麼數字化、虛擬化甚至遊戲化,這個“世界”可以被刪除和重建,可以被多次體驗,也可以多維互動。英國的吉登斯曾描述高度現代性時期的“現實倒置”:虛擬現實和日常現實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甚至由於虛擬現實經驗對日常現實的高度嵌入,實際的現實經驗會受到虛擬現實經驗的影響和修正。人們越來越分不清什麼是虛擬現實,什麼是最初的日常現實。虛擬現實日益日常化,和我們的情感、慾望、想象和身份認同等一切都密切聯繫在一起。美國的瓦格納用“第二人生”來描述網絡帶來的新經驗,而當下,“第二人生”越來越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成為我們大眾意識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網絡文學的“穿越”“重生”不過是網生代(Z世代、M世代)時空經驗變動的一個體現。
這也是為什麼網文的“穿越”“重生”越來越具有影響力的重要原因。《一閃一閃亮星星》是原創劇本,《救了一萬次的你》改編自韓國人氣漫畫《我的老闆每天死一次》,但網文氣質十足。甚至有人説,現在“全世界都有網文味兒”,新近韓劇《再次我的人生》,最新雨果獎提名小説《成為太陽的她》,好萊塢新型影片《瞬息全宇宙》都採用了“重生”“時間循環”“平行時空”的設定。中國網文出海既是因也是果,一方面中國網文成為全球化語境中網生代經驗的重要表徵;另一方面互聯網世代越來越傾向於接受內嵌虛擬經驗的故事。“時間循環”不再是未來烏托邦意義上的“科幻”,它就是我們所經歷的現實。在“宅”的生活狀態中,數碼化、虛擬化的世界越來越成為我們經歷和經驗人生的主要方式。經營親密關係、理解世界政治或是選擇生活方式,都離不開虛擬性手段和體驗。上述影視作品中“時間循環”的啓動方式不再是高大上的黑科技,而是隨意性的使命、意外、短信或是神秘化的詛咒和“陰間使者”,正説明虛擬化人生不再是需要解釋和説明的烏托邦科幻,而已經深入到日常的潛意識、無意識領域。它不在未來,就在當下,不在遠方,就在我們蜷縮着的角落。
“時間循環”設定是網生代日常“現實”的影視化表達
“時間循環”的設定從網絡文學中興起,進而成為2022年中國影視表達的主要元素,這不是偶然,而是日益網絡化的世界的整體性動向。尤其是這幾年,被現實疫情所限制和壓抑的流動性在網絡空間得到釋放,文學化、影視化的“時間循環”正表徵着虛擬時空如何成就網生代的放飛之路。作為網民、用户存在的“第二人生”有時比現實個體的時空接觸面更大,更豐富,更具有多元可能性。
有了虛擬的“時間循環”,現實生活中“內卷”着的大學生可以參與公共事件(《開端》),被現實功利割傷的女子可以重温青春的守護和熱望(《一閃一閃亮星星》),職場小菜鳥可以談理想(《才不要和老闆談戀愛》),小文員可以和刻板自負的上司建立親密關係(《救了一萬次的你》)……就如網友Onsoi在豆瓣評論《救了一萬次的你》時所言,“時間循環,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了。也有無數人暢想過,若是有了時間循環這種超能力,自己能幹些什麼?想想看,大吃一頓,熱量歸零;放肆揮霍,賬户自動恢復;做任何想做的事,説任何想説的話都可以,你甚至可以進行一次最大膽的表白,被拒絕也沒關係。雖是無法存檔,但是,起碼可以放肆做自己了。”
同時要強調的是,“時間循環”“不是逃離現實的烏托邦。每一個到達這裏的人總是將他們的煩惱隨身帶來”,網絡世界的新體驗帶來對於現實世界道德、情感、商業、文化甚至法律重新的定義和思考。
《開端》通過一次次的循環啓發人關注發生在一個微小個體和家庭身上的悲劇,騷擾、網暴,在反覆的回放中與死亡、爆炸聯繫起來,由此不讓“小惡”淹沒在時間和人羣的荒漠中,也通過學生和市民的努力展現普通人的道德能力。《一閃一閃亮星星》和《救了一萬次的你》則在時間的迴環中呈現親密關係的多種可能,“真情”也許在視線之外,“體諒”能夠超越階層的鴻溝,如果有多重世界,那麼“區隔”只能是相對的,“固化”必然被瓦解,每個人都是多元的存在,人與人的關係也將更加豐富多彩。《才不要和老闆談戀愛》中“重新來過”的錢唯帶領一眾法律系學生踐行“律者,定分止爭;法者,遷善遠罪”的理想,正如《再次我的人生》中金熙宇要與“為權勢者量身打造的制度”抗衡……
“時間循環”是虛擬,也是現實;是幻想,也是解放,它既內嵌於日常生活之中,也通過反觀日常重建現實。2022年上半年的網劇熱衷“時間循環”的設定,是網生代一種日常“現實”的影視化表達。在虛擬中重建身份與認同、關係和命運,自我定義的“第二人生”將在新世代的自我表達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由此,可以想見相似設定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只會越來越多。
作者: 李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編輯:範昕
策劃:邵嶺
責任編輯:宣晶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