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個比一個離譜,國產綜藝的這些“病”,該治治了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娛樂

唉,又有綜藝因為負面消息上熱-搜了!

近日,李玟節目錄制現場質問導演組的詞條上了熱-搜,這個節目就是目前國內最長壽的音樂競技類綜藝《中國好聲音》。

從曝光的高糊視頻來看,李玟站在導師席上質問導演組的尷尬現場:

“為什麼73分的選手有第二次機會,88.3分的選手沒有。”

“這公道嗎?”

“導演請給我一個遊戲規則?”

雖然李玟很快就對這個“質問”給了回應,説已經和導演組溝通好了,但網友還是對這個看似離譜但對於國內綜藝來説似乎也沒那麼難理解的“插曲”展開討論。

在這樣的討論之下,有一種聲音就出現了——“燈下黑”

這種看似公平公正公開的綜藝競技,往往藏着許多讓人不齒的暗箱操作

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灰色行為”,大家都心知肚明,一般不會去戳破。

“灰色行為”,顧名思義,就是非黑非白,在綜藝節目裏更是常見。

可終歸它也不是可以擺在明面上來的東西,一旦控制不好,就很容易演變成違法犯罪行為。

比如韓國選秀節目的製作人安俊英就因為在綜藝節目裏做票被抓,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罰款3700多萬韓元。

安俊英一首打造了韓國著名選秀綜藝《PRODUCE》系列,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創造101》系選秀。

這檔節目,不僅在韓國國內很火,也火到了國外,國內的101系選秀就是其中之一。

藉由這個節目出來了不少愛豆明星,像是蔡徐坤,楊超越等等。

2019年,韓國的《PRODUCE》系列推出了第四季,熱度和水平都和前三季一樣高,卻出了意外。

在第四季的總決賽裏,有粉絲髮現,1-20名選手的票數差距竟然能查找到規律,也因此引發了票數造假的討論。

在韓國警方介入調查後,安俊英和節目組的相關人員於2019年10月以涉嫌欺詐和妨礙公務被拘留。

11月,判決出來了。

安俊英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罰款3700多萬韓元,總製作人金勇範也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8個月。

雖然我們國內的綜藝還沒有到國外坐牢這樣的大尺度,但其實綜藝圈裏的“灰色行為”,也確實不少。

而且,一個比一個離譜。

還是拿《中國好聲音》這個節目來説,其實不只是李玟説過這個節目的一些“不可説”的內幕,擔任過導師的陳奕迅也在採訪裏聊過《好聲音》舞台上的“灰色行為”。

2017年,陳奕迅在ViuTV的節目《吹臣》裏就爆料過,《中國好聲音》(那時候叫《中國新歌聲》)錄製過程中他不太能理解的操作

他當時作為導師之一,在盲選階段發現有一個選手重複登台了。

第一次登台的時候,他覺得選手還差點感覺,就沒有拍燈,沒想到過就聽到了這個選手“返場”了。

原本一個參賽者是不可以參加2次的,但更離譜的事情還在後面。

陳奕迅在聽到這個選手的聲音後,覺得還是差點意思,卻看到了導演在邊上暗示他和那英,讓他倆“按一下!”

雖然這個時候,已經有導師為這位選手轉身了,但是導演組“操縱”導師拍燈也確有其事。

這樣的“灰色行為”也不少見了,早在《金星秀》大熱的時候,金星就在節目裏説過一個她的親身經歷。

當時,她在參加某個競技類選秀節目,擔任評委。

比賽進入到了淘汰階段,就在評委們準備選擇的時候,她看到了有一個工作人員偷偷給隔壁評委遞了一張小紙條。

小紙條上就直接寫了:選XXX。

緊接着,公佈結果,紙條上的那個名字就順利晉級了。

金星對於暗箱操作這個舉動很生氣,沒等主持人宣佈,就憤然離席,導演為了節目效果,還特地追出來和她解釋。

就連相對小眾一些的選秀節目,也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操作。

之前《中國有嘻哈》就發生過鏈子事件,不少説唱歌手還專門出歌diss節目,出的歌曲都足足有一個歌單了,目前還在增加中。

事實上,不只是歌唱競技選秀節目有這樣的“灰色行為”,只要是涉及到競技類綜藝,幾乎都躲不開“劇本”,演技競技節目也是一樣。

之前鬧得轟轟烈烈的袁立曝光《演員的誕生》黑幕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袁立參加了《演員的誕生》節目,節目播出之後,她因為“低情商”表現成為了網友口誅筆伐的對象。

向來直性子的袁立坐不住了,她直接爆料了自己之所以會來參加節目,是因為節目組許諾她會晉級,還放出了和導演組的聊天記錄。

緊接着還指出了她所謂的“低情商”行為,其實是經過節目組的惡意剪輯,調整了講話的順序。

很快又爆出了她和導演組的另一段聊天記錄,記錄裏説的明明白白,導師投票給誰,其實也都是事先商量好的。

同時還指出,現場觀眾投票環節也都是可以操作的,連投票器都是模型機。

這些聽起來我們觀眾想都不敢想的事,確確實實就發生在了我們國產綜藝裏。

也是在2017年,還發生了一個被稱作是中國綜藝選秀史上最嚴重的翻車現場(截至目前)。

2017年的《明日之子》第一季的某一期錄製現場,因為暗箱操作,場面一度失控。

作為評委之一的薛之謙罷錄1小時,現場觀眾齊聲高喊“黑幕”,在場所有人都不知道該作何反應。

《明日之子》作為一檔素人選秀類節目,填補了從超女快男到創造101系之間的空白。

當然,第一季裏也確實挖掘了不少真正有才華的歌手,比如毛不易。

但第一季的節目,槽點和爭議也很大,爭議最大的就是虛擬偶像荷茲

從魔音賽道開始,荷茲的存在感就很高,他的背後有一個140人的團隊,為他作詞作詞,還可以修音。

起初,憑藉MV就能晉級的荷茲並沒有引起很大的反感,但很快節目到了淘汰賽,每一個選手都很優秀。

這時候,荷茲憑藉自己強大的背景,靠打投佔據榜首不説,規則也經常會向有利於它的方向做小變動。

大家對荷茲的怨言越來越深,到6強晉級賽的時候,徹底爆發了。

在現場投票的時候,薛之謙收到了節目方的授意,説讓他在投票的時候給荷茲投一票,因為不想讓荷茲輸得太難看。

結果票數公佈,荷茲晉級,真人選手趙天宇反倒被淘汰了。

意識到自己被騙的薛之謙現場站起來,對着攝像機説,這將會是直播事故,緊接着就罷錄離開了。

根據在現場的觀眾所説,薛之謙當場指出了節目組騙他,並表示自己對此很不滿意。

其實對於荷茲的一路晉級,薛之謙之前就有表示過,他説荷茲並不是能夠在節目中堅持這麼久的選手,沒有想到的是荷茲反而一路晉級,一直堅持到了六強晉級賽。

可結果又如何呢?還不是打不過節目組的官方“黑幕”。

但你以為脱離了競技這個大類,綜藝節目就能好好做了嗎?

國產綜藝現身説法,就算是生活類綜藝,他們同樣能有“劇本行為”。

比如我們非常熟悉《變形記》,這麼多年下來,更是頻頻被曝出有劇本,還都是參加節目的主人公親口所説。

最近在直播間澄清的張迪説,當時節目上他表現出來的是非常叛逆,不尊重人、打架、鬧脾氣,那是常有的事。

但是有些畫面確實也是經過節目後期的惡意剪輯,有一次導演組讓他坐在那兒吃零食,結果播出的節目中卻説他是在偷吃零食。

一點點小小的改動,卻讓畫面呈現出來的“故事情節”完全不同。

而這些,其實都是國產綜藝裏的“小把戲”了。

但經過時間的“沉澱”,卻也慢慢變成了國產綜藝的“頑疾”,成了“病”。

事實上,我們真正要去探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病症”,也不難解釋。

一是大部分國產綜藝人在做節目上態度敷衍,只想着糊弄了事,並沒有想要用心打磨。

中國的綜藝起步很晚,這也就導致我們的綜藝總是慢別人一步。

在很長一段時間,用心做內容的國綜也不是沒有,但是慢慢地,國產綜藝人走起了“投機取巧”的路線。

近十年,甚至近十五年,但凡是有一定熱度的國產綜藝,幾乎都陷入過“抄襲風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當然我們不否認有些節目是買了版權,但是又有多少沒有版權,直接拿的別人的創意的遊戲設置呢?

雖然説綜藝節目的遊戲來來去去就那麼幾個,但是為什麼別人就可以一直有新的形式,新的遊戲出現,而我們卻只能炒炒自己的冷飯,借鑑別人的創意呢?

還有,很多所謂長壽的國產綜藝節目,也很難在質量上保持住。

這一方面在於觀眾審美疲勞,另一方面也因為主創省事兒,一個梗用一次兩次可以,用十次八次就變得索然無味。

這個“病”的根源,還是出在節目的製作人身上,兩個字:偷懶。

二就是更為惡臭的,綜藝人為了流量不要質量,甚至主動炒作,引起爭議。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想必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

流量,是可以變現的。

綜藝人肯定更懂。

前文提到的《明日之子》,這是一檔需要普通觀眾打投的節目。

打投,顧名思義,就是需要花錢的。

你想要你喜歡的選手不被淘汰,是需要真金白銀保他的。

荷茲的出現,相當於是一個可以操縱打投的棋子,它的存在,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打投結果。

儘管觀眾們都知道這個節目最大的“黑幕”是荷茲,但是為了保住自己喜歡的選手,也為了讓荷茲被淘汰,他們只能花費更多的錢去給選手們打投。

據不完全統計,《明日之子》第一季從第一場直播到結束一共有12場,累計觀眾打投金額就超過了4000萬。

資本從中牟利了,流量也有了,對於這個節目來説,是雙贏。

同樣的,在《變形記》裏,好好拍肯定沒辦法引發爭議,有爭議就意味着有討論度,有討論度才有流量。

三則是本質上的問題,也是內娛的“通病”。

就算我們再不願意承認,我們也必須得認清一個事實,內娛正在經歷“降級”。

不僅是國產綜藝,國劇也一直受困於“流水線作業”。

現在大投資大製作的劇多了,質量反倒下降了,很多劇的集數變長了,內容反而變得貧瘠蒼白了。

這不就是和國綜面臨的一樣?

所以國綜的“病”,不是特殊病例,而是通病。

那麼問題來了,國產綜藝這個“病”還有救嗎?如果能做到以下三點,或許還真有得救。

第一,從自身抓起,綜藝從業者要找回初心,不要“唯流量論”,而是要抱着做能留下來的節目的態度來做一檔綜藝。

綜藝節目是一個有心就能做好的,我們也不是沒有優秀的原創綜藝。

曾經的《聲入人心》《聲臨其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第二,從根部抓起,作為觀眾,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儘量理智。

無論是打投類綜藝,還是生活類,再或者是談話類,旅遊類慢綜,我們都應該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儘量不做到人云亦云,被人帶節奏。

第三,從源頭抓起,當事件上升到一定程度,或許我們可以像隔壁那樣,採取一些強制措施。

這麼一來,殺一儆百,才能讓那些一直在做一些“灰色行為”的人,有緊張感。

曾經,我們觀眾看綜藝節目,是想要有所得。

要麼收穫快樂,要麼收穫感動,要麼收穫知識,要麼感到輕鬆。

可如今,當綜藝節目變了味,可操縱的範圍變大,人為的故事變多,綜藝就不再是綜藝,而成了帶節奏的另一個戰場。

這次《好聲音》事件,或許就是在告訴我們:

是時候了,國產綜藝的“病”,該治治了!

曾經的優秀例子擺在那,我們相信,國綜要做,還是能做好。

青石電影 | 老孟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