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文化產業評論,作者 | 張雅舒,編審 | 時光,編輯 | 半島
跟海外網友聊起中國的影視劇,以前你聽到的最多的可能是《琅琊榜》《楚喬傳》《延禧攻略》等古裝劇、歷史劇、穿越劇,而如今你可能得到新的答案。近兩年,隨着我國影視劇創作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實主義類、都市情感類、懸疑刑偵類劇集在國內逐漸興起,也在海外觀眾中引發了追劇狂潮。
《開端》韓國預告片 圖源@B站截圖
2022年第一部爆款大劇《人世間》剛開拍就被迪士尼購買了全球版權,英譯名定為《A Lifelong Journey》;3月22日,由正午陽光出品的懸疑劇《開端》的韓國版預告片公佈,4月1日起上線海外流媒體平台Netflix;青春偶像劇《餘生請多指教》在國內剛剛上映時就有多家海外平台官宣要播出該劇,吊足了海外網友的胃口……一系列國產劇強勢“出海”,彷彿在宣示着國產劇對外傳播的春天來了。
國產劇出海: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國產劇“出海”的1.0時代要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的四大名著是最早出海的一批國產劇。1986年版《西遊記》、1987年版的《紅樓夢》、1994年版《三國演義》都曾在亞洲地區掀起一股“華流”,在展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拉開了我國電視劇“出海”的序幕。
此後,古裝劇、武俠劇開始佔據海外“中劇”的主流陣地。特別是瓊瑤劇、金庸劇在海外引起不小反響。2002年,《還珠格格》被韓國主流電視台SBS引進,該劇強大的收視率打敗了韓國同期的其他本土電視劇,成為當年的收視之王,一度誘發了韓國電視劇業界的恐慌。該劇在東南亞國家播出時,均打破或接近歷史上華語電視劇在當地的最高紀錄。
21世紀10年代以後,國產劇“出海”更是進入了高速發展期。2011年《步步驚心》被韓國買下翻拍權、2015年《甄嬛傳》大幅刪減後在Netflix播出、《何以笙簫默》在韓國MBC電視台播出、《琅琊榜》登陸日本銀河電視台等標誌性事件意味着國產劇“出海”進入2.0時代。
美國版《甄嬛傳》上線Netflix 圖源@電科技
國產劇一路高歌。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YouTube上收穫超3億播放量,併入選當年戛納電視節“全球最受歡迎電視劇劇目”。2019年,《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等熱播古裝劇在多家海外視頻平台上線,同樣收穫了不錯的口碑。《慶餘年》在北美VIKI平台播出後,成為同期播出的華語跟播劇第一名。
YouTube播放量最高的十大國產劇 圖源@整理豆瓣數據
期間,甜寵劇作為“新起之秀”,也在海外收割了一大批粉絲。如《杉杉來了》《微微一笑很傾城》《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甜寵劇在海外播放均破億,《微微一笑很傾城》被美國最大的韓流網站Drama Fever 評選為“7大最讓人賞心悦目的愛情浪漫喜劇”。《冰糖燉雪梨》《親愛的,熱愛的》等劇也在VIKI平台獲數萬觀眾9.5分以上好評。
這兩年,隨着我國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加強,國產劇“出海”正式邁入3.0時代。都市劇、懸疑劇、現實題材作品等在海外全面開花。“2021年度優秀海外傳播作品”名單中,《山海情》《覺醒年代》《大江大河2》《理想之城》《我在他鄉挺好的》等上榜,其中脱貧攻堅劇《山海情》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在YouTube平台上收穫數億播放量,這説明國產劇“出海”類型更加豐富,影響力不斷擴大。
2021年度優秀海外傳播作品 圖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2019年國家廣電總局公佈的一項數據顯示,電視劇在中國電視節目國際貿易中佔比已超過70%,遠超其他節目形態,並已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8月的一份在線調查顯示,約有76%的全球受訪者在過去兩年內看過中國電視劇,43%的人養成了定期在流媒體平台看中國電視劇的習慣。
國產劇走紅: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近年來,中國電視劇“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影響力與口碑日益提升,這與我國的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影視劇創作水平的不斷提高、創作題材價值觀更加多元等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文化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激發了海外觀眾對中國的好奇和嚮往,渴望瞭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當代社會的變遷發展。《甄嬛傳》《延禧攻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一些頗具傳統文化色彩的電視劇在海外持續熱播。同時,《覺醒年代》《大江大河》《山海情》等講述中國近代革命史、改革開放史、脱貧攻堅的電視劇也獲得海外觀眾的關注與好評。不少海外觀眾表示,他們通過熒屏,感受到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瞭解到中國民眾的現代生活。
《山海情》海外播出情況 圖源@中國聯合展台
其次,中國電視劇的拍攝手法和技術日益精湛,在服化道的設計、特效場景的構造上,給人以美的享受。比如2018年的清宮劇《延禧攻略》,裏面的清宮佈景和人物服飾受到國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古典素雅的高級色調,如詩如畫的中國風構圖,以及嬪妃的一耳三墜、點絳唇和柳葉眉、手串團扇、絨花頭飾等,都非常符合乾隆年間的生活狀態和滿族女子的形象。再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裏面的四海八荒、十里桃林、神仙下凡都是運用特效製作而成,帶給屏幕前的觀眾仙氣飄飄的視覺體驗。
韓國網友對《延禧攻略》的好評
再次,中國電視劇的創作題材更加豐富,更加接近現實和生活化。近幾年,都市情感劇、家庭倫理劇、律政劇、懸疑劇等現實主義題材劇逐漸興起,奮鬥、愛情、家庭等話題能喚起全世界人民共通的情感,打破了文化觀念上的隔閡。2020年的國產爆款劇《三十而已》獲得白玉蘭“國際傳播獎”。該劇講述了三十歲女性的勵志人生故事,相繼登陸全球百餘國家和地區,上線YouTube、Viki、iTalkBB等20多個播出平台,韓國、越南等多個國家爭相購買翻拍權。
《三十而已》日本宣傳海報 來源@澎湃新聞
國產劇之困:跨文化交流困難重重國產劇“出海”,其社會效益和文化傳播價值遠遠超過經濟效益。然而,目前的國產劇“出海”還處於起步階段,跨文化傳播中存在重重阻礙。跨文化傳播全過程中有三個關鍵性節點:“信息觸達”—“信息解碼”—“信息認同”。而電視劇作為一種跨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在信息觸達上覆蓋面有限,在信息解碼上存在語言障礙,在信息認同上存在文化差異,這導致電視劇的輸出效果大打折扣。
一是在信息觸達上極其有限,我國當前的電視劇傳播主要還是在亞洲地區傳播,其他地區的受眾量很少。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2年-2016年的我國電視節目出口量為例,我國向亞洲地區的出口電視劇數量平均在200部以上,呈逐年增高趨勢,而向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出口的數量只有幾部到幾十部不等,並沒有明顯的增長。同時,在亞洲地區中,向東南亞國家出口電視劇數量遠多於韓國、日本。
2012年-2016年我國電視劇出口數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此外,國內影視劇在海外播出並未進入主流渠道。許多國家有本土電視劇保護政策,海外電視劇無法在主流頻道和黃金檔播出。比如,我國大部分出口到韓國的電視劇,就受到當地電視台的播出限制,大部分影片只能在專門的中國劇平台“中華TV”觀看。
二是在信息解碼上也存在不足,語言障礙是國產劇在出海過程中必須解決的一道難題。英美等國家在語言上有先天傳播優勢,受眾羣體大。而漢語本身不屬於國際化語言,再加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翻譯起來和理解起來都很有難度。而目前國產劇的翻譯水平參差不齊,各種版本的字幕在網上流傳,離國際化標準還有一定差距。
△
《知否知否》英文翻譯為“明蘭的故事” 圖源@大風娛樂
同時,國產電視劇集數偏多,很多為了湊集數而拖沓冗長,有的情節甚至毫無邏輯,人物形象過於“偉光正”,這也是被外國觀眾廣為詬病的一個方面。他們大多喜歡情節緊張、富有邏輯、真實平等的敍事,在這樣的語境下,國產劇的競爭力不如歐美大片。
三是在信息認同上還遠未達到,由於中西方文化價值觀差異較大,中國處世哲學講求温文爾雅、中庸圓潤,而西方價值觀追求個人主義、思想開放,導致兩者在影視語言和畫面表現上有顯著不同,國產劇很難獲得歐美國家受眾的認同。並且,西方世界對中國有着刻板印象,認為我們的影視作品是在搞“宣傳”,而拒絕接受。“中國電視劇”被貼上了落後、保守的標籤。
這也導致我國的電視劇議價權不高,文化貿易長期處於“逆差”狀態。從國家統計局2012年-2016年電視劇進出口額來看,我國電視劇的出口額遠低於進口額。國產電視劇出口單價較低,多數劇集只有幾千美元、甚至幾百美元一集;與歐美、韓國動輒上萬美元的“天價”劇集相比差距甚大。2013年,中國電視劇出口總額1.05億元人民幣,僅與韓劇輸出到中國的營收相當。同年,韓劇在世界範圍內的出口總額高達1.5億美元。
2012年-2016年我國電視劇進出口總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產劇出路:構建國際話語體系在對外傳播中,我們既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也要注重文化的共同性。在話語建設層面提煉出一套全新的具有人類共同價值的話語體系、敍事體系,選取具有人類普遍情感的題材,創作能引起全球觀眾共鳴的優質內容。不同地區的觀眾的文化偏好有所不同,要進行差異化傳播。比如亞洲地區同屬東方文化圈,古裝劇、現代劇、甜寵劇是當地人喜歡的類型;而歐美地區的人希望看到一個真實客觀立體的中國,可以投放歷史紀錄、現代題材、懸疑推理類影視劇。
切實提高國產劇的翻譯製作水準。國產劇要認真研究不同的區域市場,瞭解當地觀眾的喜好和共鳴點,針對性地剪輯、翻譯,對劇情語言進行本土化改造,才能儘可能減少“水土不服”現象,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為了遏制國產劇“注水”現象,國家廣電總局在2020年出台政策,提倡電視劇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減少“注水”只是表面,根本還在於“加料”,讓國產劇更加可看耐看。
“抱團出海”,打破海外發行價格天花板。通過海外節目版權交易、電視頻道合作運營、節目內容合拍、海外投資機構併購等方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中國電視劇(網絡劇)出口聯盟於2017年成立,搭建了“全球華語聯播體”作為華語影視內容海外播出平台,與國外知名網站建立合作關係,有力助推了中國電視劇走出去。國家也要培育更多的頭部影視製作公司,讓更多的製作公司獲得“正午陽光,必出精品”一樣的口碑,提高我國影視劇在國際上的認可度和影響力。
總結越來越多的優質國產劇走出國門,證明了海內外觀眾對於好內容的渴望是相同的,國產劇擁有豐富的素材和廣泛的羣體,未來還有更多探索的空間和可能。然而國際化的道路依然面臨很多困難,我們要努力破除文化上的壁壘,在內容創作上不斷髮力,深耕擅長的歷史古裝劇,挖掘更多現實主義題材,尋找更多普世價值話題。同時,要拓寬傳播渠道,進行本土化改造,讓國產劇符合不同國家觀眾的審美,不斷提升國產劇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
國產劇“出海”道阻且長,但逆流而上、劈浪斬荊,必將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
參考文獻:
- 羊城晚報:《國劇“出海”新趨勢:展示當代風貌,呈現中國鉅變》
- 九派新聞:《國產電視劇“出海”步伐加快》
- 齊魯晚報:《海外觀眾也愛看,國產電視劇“出海”步伐加快》
- 中國新聞網:《大批量出海,國產劇在海外有多火?》
- 互聯網那些事:《國內屢創收視奇蹟,國外兩極分化,國產劇真的難出海嗎?》
- 環球人物:《中國影視“出海”喜與憂》
- 喻國明:《跨文化交流中的三個關鍵性傳播節點——關於減少和消除“文化折扣”的傳播學視角》
- 人民日報:《中國電視劇“走出去”推動文化交流 促進民心相通》
- 央廣網:《國產電視劇“出海” 用情感共鳴講好中國故事》
- 光明日報:《國產劇靠什麼吸引海外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