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遲遲未映卻官宣新作,烏爾善憑什麼?
1905電影網專稿《封神三部曲》一直停留在不少人的觀眾片單中,但官方微博除了日復一日發佈二十四節氣的物料之外,檔期沒有任何實質進展。
與此同時,導演烏爾善已經開始了新作《一人之下》三部曲的拍攝工作。目前影片尚未有殺青信息。
他的下一個作品《鄭和下西洋》系列便官宣籌備中。
是的,大家沒有看錯,剛官宣的《鄭和下西洋》又將會是系列電影。從立項備案信息來看,首部影片名為《鄭和下西洋1:滄海幽冥》。
從此來看,烏爾善目前手中有已經拍攝完的《封神三部曲》、正在拍攝的《一人之下》三部曲,以及官宣籌備的《鄭和下西洋》三部曲,共參與制作9部影片。
而且這9部作品從題材類型來看,都將是大投資、重特效的影片。單三部套拍的《封神三部曲》就曝光整體投資在30億元左右。
放眼中國電影影史,能如此被偏愛的導演,似乎僅有烏爾善一人。更何況,在此之前,烏爾善只拍攝過《刀見笑》《畫皮2》《尋龍訣》三部院線電影。
很多人或許也會好奇,烏爾善憑什麼?
商業價值
和烏爾善合作了《畫皮2》《尋龍訣》的陳國富説,“我覺得烏爾善是那種忍辱負重的人,他知道自己要什麼東西,他就是想做出一個好作品來。”
但烏爾善已經問世的作品,似乎除了《尋龍訣》以外,另外兩部作品都備受爭議。
《畫皮2》上映時,普遍觀眾認為不如前作;《刀見笑》的口碑更是極端,有人直言這是“審醜”、“胡來”。而葉錦添卻評價,“讓我眼前一亮,不是説他讓我很震撼,我覺得有人會這樣拍電影。用醜的美學做美,在中國很少。”
但這種美學的形成,恰好和如今烏爾善的現狀形成了反差,那會兒很大程度是在於,沒有足夠的成本。
對於《刀見笑》,烏爾善的預期是,顛覆武俠電影。
劉德華主導的亞洲新星導計劃成功之後,該項目的創立者和總監製餘偉則把重心從香港轉移到內地,發起了另一個項目,亞洲星引力電影計劃。《刀見笑》便是該計劃的首個扶持名額。
最終,電影共拿到投資550萬,烏爾善心裏也清楚,自己當時在電影方面,仍是新人,很難得到資方的信任,但整個電影的創作已經花費了兩年時間,並不想因此就付諸東流。於是,他又和資方簽訂了一個條約,如果預算超支,那部分將由他自己掏錢。
後來,電影上映,票房累計2200餘萬,較於最終660萬的成本(烏爾善自掏100餘萬),這個成績已經證明了成功。
如果説這個數字讓外界看到這位奇才的商業價值,那麼影片的風格和內容,則是讓《畫皮》系列的出品人,楊真鑑選擇了烏爾善作為《畫皮2》的導演。
《畫皮2》和《尋龍訣》的商業成功已經不用過多贅述。
前者以1.5億的成本,實現了7.26億的票房成績,後者更是以3.1億(含宣發費)的成本,拿下了16.82億。
創作捷徑
烏爾善説,在蒙古語裏,“烏爾善”是前進的意思。面對這些不斷升級的成本,他必須要前進。
這也是他對“導演”的定義,不能站在原地。
如果《畫皮2》是機會使然,只能算是入門的話,那麼《尋龍訣》稱得上是他踐行自己理念的開始。
在《畫皮2》編劇冉平眼裏,烏爾善閲讀量非常廣,“我知道的他都知道,我不知道的,他也知道。”《封神三部曲》製片人杜楊則稱讚他,總是能很快讓自己變成專家。
烏爾善第一次見完陳國富之後,回家就寫了一篇論文,分析了前作的成功,以及《畫皮2》的創作方向。
用這種最笨的方法,去找到合適的路子。
如果説《畫皮2》還有前作可以借鑑,那麼《尋龍訣》對於整個中國電影史,都是一張白紙。不僅是創作上難以下筆,而且改編還要面對着無數書迷的質疑,這種難度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我們要做一箇中國式的奇幻冒險電影,那麼要知道其他人是怎麼做的。”好萊塢上世紀8、90年代,曾製作了不少像《奪寶奇兵》《古墓麗影》等經典的奇幻冒險系列電影。
於是,烏爾善找來了所有他能找到的這種題材類型電影,不斷地拉片學習。
這樣巨大的工程量,在烏爾善眼裏,反而是“捷徑”。
更有趣的是,他最終又寫了一篇名為《與類型電影創作實踐》的論文,發表在了《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上。
到了《封神三部曲》的開發階段,烏爾善幾乎把小説“盤出包漿”。
編劇冉甲男説,“只要是市面上有的《封神演義》版本,他家絕對都有。”不僅如此,在編劇策劃會上,烏爾善總是能精準地説出小説裏的每個劇情和人物。
熟讀小説之後,他突然發現,或許可以用古希臘戲劇三部曲的經典敍事手法來講述這個故事,並且可以用套拍的形式拍攝。
想法是好的,但在中國電影工業方面,依舊是零的開始。為此,他專門去拜訪了《指環王》製片人巴里·M·奧斯本,請教了《指環王》的拍攝經驗,更是邀請其作為顧問,為《封神三部曲》保駕護航。
烏爾善一次次用看似笨拙的方式,一筆筆把東方想象力變成畫卷,展示給觀眾面前。用他自己的話説,“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電影對我而言是一個不完美的藝術。”
但《尋龍訣》和《封神三部曲》的視效總監道格拉斯·漢斯·史密斯卻評價烏爾善,“每個人都把完美主義作為目標,但他不是,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知道什麼時候該去繼續推進,他會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
傳統文化
《尋龍訣》之後,出品方希望他能拍第二部,但他轉頭去製作,在他眼裏更為重要的《封神三部曲》。
他的目標很簡單,希望能用電影把中國傳統文化弘揚出去,而不只是成為博物館的展示,“要將其年輕化,讓年輕人接受和吸取。”
於是,《封神三部曲》的拍攝結束之後,他希望能拍一部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當代青春片,“可以把道教、玄學這些充滿想象力的元素和青春電影結合。”而當電影《一人之下》找到了他,雙方不謀而合。
《一人之下》的漫改工作並不比《封神三部曲》來得輕鬆,冉甲男曾透露,她認為《一人之下》的創作要比《封神三部曲》難度大,世界觀複雜,人物眾多,創作上還要平衡好電影與漫畫的關係,非常具有挑戰性。
不僅如此,年輕觀眾對於《一人之下》的熟悉程度遠高於《封神演義》,在接受程度上,創作者也將面臨更大的考驗。而這一次,烏爾善把學習的對象瞄準了年輕觀眾,在電影籌備過程中,他邀請粉絲一起集思廣益,參與到漫畫的改編工作中。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人之下》立項並正在拍攝第一部,尚未説明烏爾善是否依舊以導演身份,還是其他身份參與到《一人之下》的後面兩部作品中。
如今,《一人之下》還沒有殺青的信息,但又快速公佈了後續項目。
除了故事梗概之外,《鄭和下西洋》並沒有太多的信息,只是單從海報來看,中國傳統星宿和羅盤打底,同時,在片名背後,一個未知怪物的眼睛深藏其中。
或許,烏爾善依舊會用奇幻的形式,打開這段明朝的故事吧。
他不止一次在採訪或者論壇中提到,如何把東方的傳統文化當代化和電影化,是他始終堅持的創作方向。
好友陳坤曾經談到過一個烏爾善的烏龍事件。
一次在做麻醉手術前,他嘴裏還在唸念有詞,説自己要拍一部魏晉時代的電影,結果被母親聽成了“做胃鏡”,諧音的來回對話,成為了他在大家心中的“笑話”。
但恰恰是這種趣聞,讓大家看到了這位愛電影,愛東方文化,愛到骨子裏的電影人。
他每次選角説的,不用流量。因為,烏爾善自己在用作品,製作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