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魏唯 發自廣州
12月的廣州,仍是温暖如春的天氣,充沛明媚的陽光從透明的窗户中穿過,灑落在何灝浩所居住的客廳中,照耀在了她正悉心整理的“美人魚尾巴”上。客廳的大理石地面上鋪滿了近10條她用來訓練或拍攝時的“美人魚”服裝,面對記者的鏡頭,何灝浩帶着些許“炫耀”的意味,如數家珍般地展示着每一條“美人魚尾巴”的來歷:這條是她親自設計的、這條的顏色是她最喜歡的……
此時,距離何灝浩的“一夜爆紅”,已經過去了大半年的時間。將時鐘調回到2021年6月12日晚,這個被何灝浩稱為“高光時刻”的夜晚,她憑藉河南衞視《端午奇妙遊》中的節目《洛神水賦》,登上了幾大網絡平台的熱搜榜。一夜之間,流量和掌聲像潮水一般像她湧去,全網都在好奇,這位“水下洛神”到底是誰?
何灝浩在展示她的“美人魚”尾巴
當聲名突然來臨時,她幾度被網友們“推”上“神”的位置,擔負着“人間洛神”的稱號。而在互聯網的世界之外,何灝浩的生活並沒有什麼不同,她仍做着美人魚教練的工作,要記得在上課前的一天預約好泳池,會在下課後帶着學員們穿梭在廣州的三街六巷,去找地道又正宗的街頭小吃。
回憶起半年前的“爆紅出圈”,自嘲“記性不好”的何灝浩,已經記不太清楚當時的細枝末節。但在她清晰而冷靜的認知中,她一直強調,出圈的是傳統文化,而她正是其中的承載者、參與者。“《洛神水賦》,它就像是我人生的一個高光點,是煙花綻開時最美的那一刻。”何灝浩這樣説道。
與水共舞
“走過5年意難平的時光”
位於天河區的一處游泳館內,哪怕夜幕已經降臨,仍有不少人泡在泳池之中。何灝浩站在泳池旁的,時而低頭深思,湛藍色的池水盪漾出波光粼粼,折射在她的面龐上;時而伸出手臂,比劃出一個優美的緩慢的動作,又停下思考片刻。她正在幫助學生拍攝“美人魚”表演視頻,一遍又一遍地檢查水下的畫面。
何灝浩仍在做美人魚教練的工作
美人魚教練、水下舞蹈表演者……無論從哪個身份看去,何灝浩到現在的人生,似乎都跟“水”脱不了干係,就跟她的名字一樣。“我的姓氏,是可以通小河的‘何’;中間的‘灝’字,在《新華字典》沒有改版前,是山間的小溪的意思;最後的‘浩’字就是大海的浩浩蕩蕩。我父母為我取這個名字,是希望我的知識像小溪小河匯聚成大海那樣淵博。”
這樣看來,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註定。2歲那年,何灝浩被父母帶到泳池之中,一次意外中父母意識到游泳的重要性;於是又在6歲時,讓她學會了游泳;到了8歲,何灝浩被廣州花樣游泳隊選中。從那時起,她當了十年的業餘花樣游泳運動員,還連續四年獲得全國花樣游泳冠軍。
倘若按照這條道路繼續走去,何灝浩也許會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但在高考時,她考取了廣州大學新聞系,又在畢業後,進入了大型通信集團當管培生。工作到第三年,就在家人朋友都以為她與“水”慢慢脱離,已經“上岸”了時,她毅然決然辭掉了工作,又回到了水中。
2016年,何灝浩正式接觸自由潛和美人魚運動,偶然之間,她打開水下舞蹈的新世界大門。也在是那一年,何灝浩也曾憑藉參演電影《美人魚》中的林允替身的經歷,而獲得過短暫的曝光和“出圈”。但在更長的時間裏,何灝浩都處在一種“看不見未來”的迷茫之中。在那段長達5年的籍籍無名的時期,太多複雜的清晰交織在其中。“我現在也沒有辦法去給那五年下一個定義,可能就是‘意難平’的心態吧。”
水下舞蹈太過於小眾,且在國內也無成功的先例可循。偶爾,何灝浩的水下舞蹈視頻,在某短視頻平台上登上日榜的前三,有着4000多萬的點擊量,但熱度也不過消縱即逝,事情沒有任何後續的火花。而何灝浩,也只有日復一日的拍攝視頻、練習水下動作,在家人的不理解中,執着地行走着。
“當時的堅持,也一直被身邊的人否認,都説我做的事情沒有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尤其是我爸爸媽媽,很擔心我吃了上頓沒下頓。”何灝浩笑着説,自己是個太“軸”的人。“別人是‘不撞南牆不死心’,我可能是把南牆撞了,回頭能把北牆也撞了的人。”
何灝浩曾説,自己從未想到過“爆紅”這一天的到來,因為不確定其會不會來。但就在這時,《洛神水賦》出現了。
與洛神共舞
“這是我可以吹一輩子的作品”
當輿論的暴風雨襲來時,站在話題的中心,何灝浩還處在一片平靜之中。6月12日,像往常的美人魚課程一樣,何灝浩在泳池待到了晚上7點左右才“起水”。等她收拾好打開微信後,才驚覺一切好像已經發生了改變。比熱搜話題先看到的,是朋友們“轟炸”般的消息,都不約而同地傳達着同一個信息——“洛神”火了。
48小時內熱搜上榜19次,被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趙立堅轉發點贊、至今全網點擊量已突破60億……可以説,《洛神水賦》成為了2021年的現象級文化事件,在網絡中掀起了一陣“國潮”的狂歡。作為節目中唯一主角,也是“洛神”的扮演者,何灝浩的詮釋被贊為“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驚豔四座。
一夜之間,何灝浩的名字似乎成為了“洛神”的代表。節目走紅後,媒體的採訪邀約紛至沓來,在短短几天內,她接受了數十家媒體的採訪。除去白天教課的時間,何灝浩幾乎都在接受採訪,有時是吃飯的間隙,有時是打車的途中,有時進行到深夜,一天都睡不了幾個小時。
雖聽起極為辛苦,但喜悦的情緒一直籠罩着她。最激動的時刻,莫過於何灝浩看到了《洛神水賦》被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推介點贊。她説自己看到這則消息時,發出了土撥鼠的尖叫,“就像是被偶像‘翻牌’的感覺”。
“洛神”出圈後,連一向傳統木訥的父親也給何灝浩發來大段的文字信息。“我爸爸發了一長串的話,第一説我要感謝時代的大背景,有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氛圍,作品才能這麼火;然後説第二我要感謝這個平台和團隊,因為少了誰都不能成功;最後,他才寫到,我要感謝我自己,是因為我這麼多年的堅持和努力,才收穫了這樣的成果”。對於幾乎從不會表揚女兒的他,寫下這樣的文字,已經是極高的讚美了。
回過頭看,何灝浩也把《洛神水賦》走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歸結於時代的成因,是“時代的進步,文化的沉澱,經濟的發展”,以及推動傳統文化復興的眾人不斷努力,才讓這檔節目迎來了爆發。而隨着節目的出圈,不少網友將何灝浩視為“洛神”的化身,這既讓她覺得幸運,也十分惶恐。“只能説不敢當,但是細想下來,又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經歷,成為一個現象級的文化事件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呢?”
何灝浩説,在出演“洛神”之前,在遞交資料時被別人問到代表作品,她會説是在電影《美人魚》中出演林允的替身。偶爾別人玩笑一句,説這都2016年的事情了,怎麼過了5年還拿出來説,是不是沒有什麼可以“吹”了。“現在,我可以説我的代表作品是《洛神水賦》,這個我可以‘吹’一輩子。一生中有這麼一個作品,真的很難得。”
與傳統文化共舞
“做一條東方的美人魚”
在社交平台上,何灝浩所用的頭像,就是《洛神水賦》中,她從地面一躍而起,雙手往後延展,“將飛未飛”的動作定格畫面。這是她最喜歡的動作,是從《洛神賦》中的“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得來的靈感。早在初中的學生時代,她就細細讀過了這篇古文,當時只覺得寫得極美。沒想到在若干年後,竟然以水下舞蹈的方式再次邂逅了“洛神”。
而在12月10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的報道中,河南衞視“中國節日”奇妙遊系列節目執行策劃、宣發負責人徐娜在接受採訪時説到,當初在幾名候選人中選定何灝浩,是其“對洛神‘翩若驚鴻,宛若游龍’的姿態有自己的理解,在肢體語言上能夠將西方的美人魚和東方的洛神融會貫通”。
提起為何是自己出演了“洛神”,何灝浩感嘆,是與其“有緣”。但早在2018年何灝浩創作的作品《自由之海》中,她就將中國古典舞和太極元素融入水下舞蹈中,讓該視頻在圈內“小火了一把”。而在更早的大學時期,她就愛上了漢服,成為了一名漢服“同袍”。在早年間的視頻平台賬號上,還能看到何灝浩練習古典舞的視頻……其實,看似“有緣”的背後,更離不開何灝浩多年來對於傳統文化的積累和沉澱,並將其融入到水下舞蹈的藝術之中。
“未來的話,我對水下作品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但現在還沒有想到如何更好的去呈現。因為沒有必要因為一個作品火了,你就硬要把所有東西都塞到水下去呈現。比如我會把太極的元素帶到水下,因為水是萬物之源,太極是生命之源,這是兩者的一個結合。”
在採訪的結尾時,何灝浩展示起了自己做美人魚教練以來,所擁有的大大小小的“美人魚尾巴”。現在,她還是做着美人魚教練的工作,嘗試自己成立一個進行水下藝術培訓的工作室。走在路上,也並不會有人認出她,哪怕出去參加活動介紹道自己是《洛神水賦》的表演者,外人一時之間也很難將她與爆紅的“洛神”聯繫在一起。“水下舞者的辨識度很低,因為水下會有光線折射,人們難以認出我。”但在走紅後,自己變成了學生們炫耀的資本。“學生們都説,我是她們的驕傲。”
言語間,何灝浩指着一條色彩鮮豔,形似“錦鯉”的美人魚尾巴,説這是她親自設計的。“説到美人魚,大家想到的都是西方神話中海的女兒。但在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中,也是有鮫人的啊。所以,我就想着設計一條東方的美人魚尾巴,就用了中國人喜歡的錦鯉,它還代表着好運。而我,就是一條東方的美人魚。”
↑點擊領全家享權益升級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