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從小眾走向大眾,線上或是捷徑?

戲劇從小眾走向大眾,線上或是捷徑?

戲劇演出在我們的文娛市場裏,比起相當普及的電影電視,或是相當火爆的現場演唱會,始終算是小眾。除了近年偶有明星效應和綜藝帶動的“火出圈”,所謂“流量”通常是不存在的。

戲劇怎麼就小眾了呢?大量喜劇的存在證明,很多時候並不是演出內容過於陽春白雪、曲高和寡,而是劇場演出的特點成為制約其受眾規模的關鍵。短則一兩天、長不過一個月的演出時間,同一時期內單一固定的地點,外加劇場有限的座位數,使得能夠觀看一部戲劇的最大觀眾量極為有限,更不用説動輒二三百元人民幣的平均票價設定的經濟門檻了。這使得很多觀眾不會貿然進場,等口碑發酵推動購票意願時,本輪演出又已經結束了。

讓更多人認識戲劇

疫情期間,線下文娛市場停擺,讓戲劇人坐立不安的同時,也積極思考和實踐着新的演出形式,備受關注的當屬線上演出直播和戲劇影像放映兩種。當然,在兩者之間,還有不同程度的錄播光譜存在,在兩者之外,也還有居家演唱、陽台音樂會等具有戲劇在場性的廣泛形式存在。在此我們僅以此前發展最成熟的戲劇影像放映為例,看看有沒有可能用這種“線上”模式來讓更多人認識戲劇。

與其他在疫情期間被推到前台的新形式不同,作為業界標杆的NT Live高清影像放映系列,從2009年誕生至今已有11年的歷史。它以多機位、高清攝錄的形式拍攝演出全場影像,並在影劇院進行零後期剪輯的直播和高清放映。視角好,近景面部細節清晰,以及平均技術水準在線,都是NT Live的優勢所在。不過儘管如此,銀幕前的觀眾仍不可避免地會喪失現場感,以及在鏡頭切換時候的選擇權,這成為一些觀眾拒絕高清戲劇影像的原因。

從疫情期間的數據來看,線上戲劇的推廣作用是顯著的。此前NT Live創立10週年之際所公佈的數據顯示,10年間近70個國家和地區的900萬觀眾收看了近90部劇目;而NT Live限時免費放映兩個月以來,10部精彩劇目在168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1200萬次點擊量。“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與約翰尼·李·米勒領銜的《弗蘭肯斯坦》、湯姆·希德勒斯頓領銜的《科利奧蘭納斯》和名著改編的舞台劇《簡·愛》這樣的好戲吸引了一大批新觀眾。

而從國內數據看,“新現場”在國內各大平台同步進行的NT Live中文字幕版限免放映,每部動輒也有100萬的點擊量,總點擊量已經超過600萬,這也較線下五年以來的50萬觀眾數大量翻了若干倍。線上放映無遠弗屆的優勢和限時免費的力度,肉眼可見地實現了NT Live項目創立時的初衷:打破戲劇藝術的時空限制與門檻,讓世界上更多觀眾可以受益於更加公平的戲劇觀賞。

當然,高清影像不能等同於現場演出,但它會讓更多人認識戲劇。作為線下現場演出的有益補充,戲劇影像的傳播已經為劇場輸送了更多新觀眾,最終達到壯大戲劇產業的作用。NT Live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成功,帶動了英國乃至全世界的戲劇影像化浪潮。像“新現場”每年除了引進NT Live劇目之外,還有大量來自於英國、法國、俄羅斯、美國其他藝術機構和獨立製作公司的舞台藝術作品,應該説這都得益於NT Live做的樣本。

阻礙還有哪些?

儘管此前關於劇場如何轉向、線上會不會成為主導力量的討論如火如荼,但長遠來看,疫期終會過去,戲劇人的着眼點應該是此後是否可以將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常態化,能否發揮各自的優勢,推動戲劇市場的進一步壯大。

從線上內容的持續供給來説,“利好”之外的阻礙其實還很多。首先是內容,有沒有好的劇本、好的主創團隊、好的演員團隊,來成就一台絕對有價值的演出,值得錄製和長久傳播?我們在為NT Live叫好的時候,多半是因為它的內容質量維持了一個比較高的平均水準;其次是拍攝,戲劇的影像化過程,拍攝一直都是相當有制約性的一環,畫面、燈光、音響這些技術要有保證,鏡頭語言最好是加強戲劇表達而不是改變或者削弱它。

想滿足以上兩點,高昂的製作成本和複雜的製作流程必將成為擺在製作方面前的大山。歸根結底,觀眾願不願意為線上內容付費、願意付費多少,又成為能否驅動製作方繼續生產線上內容的關鍵——可見,這是一個循環的產業鏈問題。正如此前在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演員鞏漢林提出直播演出收取門票費用的建議,初衷就是以增加劇場和從業者的收入,來推動更多演出以線上和影像方式走向觀眾。

不過現狀顯然沒那麼樂觀。觀眾已經習慣免費觀劇,付費時又缺乏相對達成共識的定價機制,加上目前的知識產權保護尚不完善,很多平台還是在把給侵權者提供便利當成是優化用户體驗的賣點,大量侵權情況的存在侵害了線下的收益,影響了市場的有機運作。

以“新現場”的高清放映為例,在疫情發生之前也一直有20部左右的莎士比亞環球劇院戲劇在線上播出,但疫情期間平均的瀏覽量大概是疫期之前的7-10倍。即便如此,單部劇目15到25元的價格依舊無法滿足整體項目的生存。

為“戲劇並非可有可無”做出一點努力

在疫情之前,線上戲劇市場還是一個偽命題,像NT Live品牌下的所有內容幾乎都是不能上線的,有版權源頭的規定,也有強調體驗、畫面和臨場感的需要;舞台內容的線上收入也都不如線下放映。但疫情期間,因為劇場、影院被迫關門,線上就變得重要起來,連NT Live和莫斯科大劇院這樣的內容也全都有限時的欣賞播出。

眼下,一些劇場已經以30%上座率開門,這個數字並不能夠讓所有的從業人員與觀眾展開緊鎖的眉頭,不過高清戲劇影像所具有的特質——非真人演出不需要過多提前準備時間,還可以減少人員流動的感染風險——在這裏依舊有靈活的發揮空間。當一些人因為線上免費放映之機第一次看了場戲,又因為線上戲劇而第一次走進了劇場,戲劇走向大眾就又近了一步。(不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73 字。

轉載請註明: 戲劇從小眾走向大眾,線上或是捷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