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了鉅額獎金丟失人性?這哪裏是恐怖片,根本就是現實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娛樂

如果有一天你接到了一通陌生電話,對方邀請你完成13項指定任務。

每完成一項,你都能得到一筆獎金,獎金數目逐次增加,最後完成所有任務還能得到一筆鉅額獎金,你會如何選擇?

照做?拒絕?還是大罵對方是個神經病?

——《13駭人遊戲》。

故事的主人公埃利就接到了這樣的電話邀請,對方對他的生活了如指掌,表示只要他完成13項指定任務就能得到570萬美元的高額獎金。

埃利半信半疑地嘗試了拍死蒼蠅、吃掉蒼蠅這兩項挑戰,誰知真的有兩筆錢先後入賬,於是每天期待着新任務的到來。

然而隨着獎金數目的增加,任務難度也越來越大、一次比一次危險。

本片翻拍自2006年的同名泰國電影,作為翻拍版,口碑和評分都不算高。

因為當年的泰國原版着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單看劇情簡介覺得沒什麼,直到看完正片才能夠體會到它的卓爾不羣。

全片不拘泥於東方人熱衷的鬼神和宗教,而是利用血腥暴力、噁心變態的表達手法在普通人的陰暗面上大做文章。

通過一場荒謬又真實的遊戲痛斥現代社會的虛偽氣息和拜金主義、踐踏原始的道德觀念,尖鋭又悲哀。

相比之下,本片所帶來的衝擊感大大減弱。

一方面兩個版本相隔時間久遠,類似的設定和創意早已屢見不鮮。

另一方面,本片對於泰版的故事大幅修改,為了適應美國國情將很多環節更換成了更具美國特色的案情,致使影片整體上的緊張感和刺激感減弱了不少。

不過即便如此,它也依然是一部可圈可點的作品,只因兩個字——“真實”。

這種“真實”並非故事本身的真實,而是表達上的真實,正如温子仁的《電鋸驚魂》一樣,故事和豎鋸本不真實,但每個遊戲參與者面臨抉擇時的反應卻無比真實。

關於片中這場所謂的遊戲,小嗨在文章開頭給出了三種一般性的選擇:照做、拒絕和大罵對方是個神經病。

為何埃利選擇了第一種?

這不是什麼好奇心使然,而是必然,或者説,如果他是個衣食無憂、大把金錢在手的富人,大可對那通電話不屑一顧,可他偏偏是個運氣不佳的推銷員。

計劃着與女友走入婚姻殿堂並即將迎來新生命的降生,要照顧年邁的父親和低智的弟弟,原本就財務吃緊,還面臨着被裁員的命運。

這殘酷的現實令埃利煩惱至極,所以金錢的誘惑力對於他來説比對其他人大得多。

遊戲的幕後操控者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將他玩弄於股掌之中,一步步將他心底裏的惡引誘出來。

你看前幾項任務,拍死一隻蒼蠅、把蒼蠅吃下去就能分別得到1000美元和3622美元的豐厚回報,是不是輕而易舉?

可越往後,任務內容就越發困難、危險,甚至泯滅人性。

弄哭一個小女孩、摧毀一個男孩的建築夢、帶死人去咖啡廳裏喝咖啡、搞砸同學聚會、絞殺機車黨……最後親手殺死一個自己的至親。

接受不了提前退出?當然可以,只不過是之前的獎金全部清零收回而已。

心驚膽戰地做了那麼多違背良心的事,到頭來白忙活一場,對於急需用錢的埃利來説怎能甘心?於是越陷越深,直到無法回頭。

不得不説,幕後操控者的這一手玩兒得相當高明,先讓你嚐到甜頭,再讓你不甘心收手,一方面誘導你繼續下去,另一方面又不斷給你施加壓力,比如突然告訴你還有另一位參與者存在,從而讓你心生競爭感和危機感。

尤其是在電話裏指責埃利“太在乎別人怎麼看你”的做法,言外之意無疑是想賺錢就別要臉。

可埃利偏偏是個要臉到業績飆升都會被公司開除的人,所以只能在金錢上反覆刺激他、不斷強調失敗的慘痛和成功的美景,使其一步步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原本是對參與者有利的遊戲,就這樣不知不覺變成了巴掌與甜棗並行的不平等交易。

而在此過程中,埃利的性格蜕變又何嘗不是負罪快感逐步累積的過程?

從一開始單純為了錢到在咖啡店裏搶奪別人的咖啡生出成就感,再到切割手臂、暴打同學的哥哥、大鬧同學聚會,越發樂在其中,內心的邪惡因子也被一步步釋放出來。

慶幸的是,大銀幕所倡導的終究是積極向上。

當他得知最後一項任務是殺死自己至親至愛的時候,扔掉手機、幾乎崩潰,人性終究戰勝了獸性。

然而諷刺的是,當埃利被幕後操控者引到父親所在的養老院時才發現,弟弟也參與了這場遊戲,父親當年更是為此親手設計了母親的車禍。

正如片中一個不起眼的配角説得那樣:任何人都能被誘使成為惡魔。

可話説回來,如果用現實的角度來看,埃利無疑是一個理想化的虛構人物:沒有完美又堅定的道德原則,是非對錯卻最終戰勝了人性的弱點。

這樣的人現實中真的存在嗎?或者説真正能夠贏得這場遊戲的只有兩種人:埃利的父親和弟弟。

父親道德感不強烈但也沒有完全喪失人性,雖然贏得獎金卻戰勝不了內心的愧疚,於是對待家人和自己十分苛責,以至於眾叛親離。

弟弟天生低智、受盡屈辱,有着比旁人更簡單、更堅定的決心,也完全不用揹負沉重的道德責任,正如他自己説得那樣:我就是想贏一次。

三個完全不同的人,做出了同樣的選擇,無論結果如何都將自己送上了絕路。

這哪裏是電影,根本就是現實和人生。

最為諷刺的是,影片最後埃利的女友也接到了遊戲邀請,她沒有理會,將死蒼蠅丟進了垃圾桶。

很多人在做了錯事以後都習慣性地宣稱自己迫不得已、別無選擇,甚至將什麼“錯的不是我,是這個世界”當成自己作惡的藉口。

別傻了,這麼中二的台詞只存在於文藝作品裏,放到現實中真不適用。

事實是,你從來都不缺少選擇,只是從一開始你就自欺欺人罷了。

什麼?你問我接到這種電話怎麼辦?

哈哈,我從來不接陌生號碼。

即便接了,取出來第一項任務的1000美元我就關機!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High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