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9月恢復專資,但成本重壓下影院對利好政策的需求才剛開始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娛樂

文|悦幕中國電影觀察 七月

編輯|龐宏波

恢復專資對影院意味着什麼?

經歷了180天的停工,免徵專資和相關增值税對經受了疫情極大衝擊的影院來説,扶持的意義可謂重大。然而隨着《八佰》等影片拉動市場極大程度上回暖,剛感受到觀眾觀影小熱潮的不少影院陸續收到了9月起專資確認恢復的通知。

雖然影院復工至今已有40余天了,但大部分影院並沒有獲得多少盈利,恢復專資實際上影響不小。對此,某影院經理算了一筆賬,今年1-8月平均能夠返還到每家影院的專資剛過1萬,並不夠發放影院所有員工一月的工資。目前來看,多部國產頭部影片定檔國慶檔,接下來的市場才算是今年影院的重頭戲,能夠極大程度上緩解只出不進的壓力。但這個時候恢復專資,相當於從影院來之不易的盈利中抽走了一部分。

在抗疫的大背景下,免徵專資的初衷在於減輕整個電影行業,尤其是終端市場巨大的成本壓力。但是在影院並未真正復甦的現實情況下,專資減免實際上並沒有有效幫助影院減負,在前八個月幾乎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實際上也無從可減。而市場剛剛回暖就恢復專資,本質上仍然把問題交給了市場進行調節。在完全超脱“市場行為”的黑天鵝事件下,實際上這個問題應該被拿出來討論。

1、被罵上熱搜之後,不敢再呼籲“減負”

結果還是接受。

由於《八佰》等一系列國產新片的上映,復工已有不短時間的影院終於迎來了第一波觀影小高潮,市場有了明顯的回暖跡象。

然而近幾日,影院開始陸續收到了所在院線發出的“9月起確定恢復徵收專資”通知。不過,當問及怎麼交、何時交等細節問題時,不少影院表示“只收到了通知,其他的目前尚不清楚”。

實際上,關於減免專資的相關公告是國家電影局於5月中旬發佈的,當時全國不少地區仍是抗疫進行時,所以影院方不少負責人透露“原本一直期待着會再有一紙公告,説今年專資跟税收一樣全免”。

對於9月起專資恢復徵收這一規定,無論影院的態度如何,最終都不外乎“接受”。尤其是,影院經理老張(化名)透露,之前影院反映生存難上過熱搜,卻被不少並不瞭解實情的網友罵強行賣慘,“這次如果集體呼籲,怕再引起一些不滿,對我們(影院方)會有不小的負面影響”。

“其實最近一直忙着排《八佰》等大熱影片,並沒有關注到這個問題,就突然收到了通知。現在除了認了啥也不想説,就希望市場趕緊地徹底熱起來,到時候也就不差這部分錢了。”某位影院負責人更多地是對接下來的市場十分期待。

相對之下,在這一問題上表示不滿的影院確實不在少數。“減免的這8個月除了掐頭去尾那兩個月,有啥電影放,又有啥收入拿來減免。結果,9月開始盤子大熱了,影院漸漸能夠有收入了,反而沒有減免(專資),又開始徵收了。肯定是不滿的。”

此外,另外一位影院負責人表示,原本已經發出了招聘信息,想要為國慶小長假多招幾個兼職做準備的,這樣的話較長時間內還得繼續考慮壓縮成本的問題,“之前籌備的時候完全忽略了這個事,肯定是不打算招了,只能每個員工多排個班、吃個苦了”。

2、前八個月平均每家影院能返還1萬

算一筆經濟賬。

正如影院負責人所言,“我們並不否認減免專資對行業的積極意義,但專資減免的力度確實並不夠大,我們實際上能夠拿到手的也並不多”。

為了更好地理解他們的不滿,其中一位影院經理以今年1-8月的國內電影總票房為基礎,算了一筆賬。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8月底,全國總票房實現了58.59億,那麼,佔比5%的專資總計約為2.93億元,這部分是可以100%進行返還的。當然,按照目前大概為43%:57%的製片發行方與院線影院的分賬比例,最終實際上影院方能夠獲得的專資約為1.67億。再按照去年全國院線影院達到12408家的拓普數據進行計算,平均每家影院能收到1萬略多的專資返還。

對於這樣的一個計算結果,這位影院經理直接吐槽道,“我們影院一共有7位員工,這還不夠給所有員工發一個月工資呢”。

“其實這8個月返還的專資再少,對我們來説都是一筆收入,總比沒有來得強。但總覺得接下來的市場回暖了,我們卻沒有吃到真正的惠利。”該影院經理接着根據往年的票房數據繼續分析。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17年至2019年,9-12月的總票房分別為168.64億、148.61億和192.27億。“以目前上座率不得超過50%來看,今年接下來4個月的總票房預計能夠實現前三年的一半,在75億至96億範圍內,這部分平均每家也能拿到2萬左右。當然,如果接下來的票房不止這麼多,那我們影院能夠享有的福利會更高。”

尤其是,上座率不超過50%、雖然允許影院售賣零食但觀影期間禁止飲食等規定仍在嚴格執行中,這讓基本還沒能解決員工缺額、賬上缺錢等問題的影院,較長時間內很難恢復到以往營收的水平,想要補足上半年虧空將成為影院的常態。

3、影院需要長期規劃的利好政策

市場有限的調節力量。

長達180天的停業,讓只出不進的影院基本都面臨着員工缺額、賬上缺錢等問題。復工初期的影院並沒有迎來更多的觀眾,開門的成本甚至比要高於關門的成本。因此,越堆越高的成本壓力成為了擺在影院面前的最大難題。

雖然現階段的市場有了明顯的回暖,但影院的這一問題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再加上,影院又必須嚴格遵守防疫常態化的規定,上座不得超過50%等限制條件將成為接下來的常態,較長一段時間裏,影院巨大的成本壓力也不會輕易消失。

不難發現,終端市場商業模式的發展弊端在疫情的衝擊下被加速暴露出來,且暴露地非常明顯,影院不得不面臨“重建”局面,這其實已經不再是常規性的市場問題了,僅靠市場部分進行調節只能獲得有限的治理成果,還需要國家利好政策的進一步扶持。

毫無疑問,1-8月減免專資(湖北省免全年)確實對行業有着不錯的積極意義。但更值得關注的是,由於1-8月全國並沒有實現多少票房,這項利好政策對成本重壓下的影院來説,能夠帶來的實質性助力並不大。

再加上,市場熱起來了,才是影院想要彌補前幾個月大幅虧空的真正開始,但減免專資這項想要支持影院應對疫情衝擊的利好政策已經結束了其有效期,這與影院的現實需求是相互矛盾的。

具體來看,復工之後的市場確實由《八佰》炒熱起來的。接下來還定檔了不少國產頭部大片,這對想要減輕成本壓力的影院來説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少影院負責人表示《八佰》功不可沒,“肯定的是《八佰》帶來了收入,從我們這邊之前有不少觀眾找來希望加場次就能看出來”。這一點得到了影院經理老張的贊同,之前以經典重映片、進口新片和體量較小的國產新片為主,對市場的拉動作用十分有限,“毫不誇張的説,《八佰》大熱之前,我們每天都在賠本;《八佰》之後,我們有盈利了”。

尤其是,《八佰》是在目前上座率不超過50%等限流的大背景下上映的,對市場的正面影響力毫無疑問是更大的。再加上,國內電影市場即將迎來今年第一個重點檔期——國慶檔,又有着《我和我的家鄉》等頭部項目的加持,影院對接下來的市場有着更高的期待值。

“説實話,我們把寶都押在國慶檔了,可能這是我們今年能夠收回復工以來,甚至是停業以來大部分成本的最好時期了。”

總的來看,由於疫情對實體影院的巨大沖擊已經超出了常規性範圍,如今國內市場雖然開始復甦,但單靠市場調節並不是影院生存狀況長期艱難的最優解,利好政策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規劃,至少需要拉長週期去看,如何能為影院的根本問題實現更多的實質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