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劇照
“變短”和“精品化”成為目前全球劇集的新趨勢。在國外,Disney+今年上線的兩部漫威重頭劇集《旺達幻視》《獵鷹與冬兵》分別為9集和6集的迷你劇;在中國內地,2020年被業內人士視為“精品短劇元年”,《隱秘的角落》《唐人街探案》《我是餘歡水》等20集以內的短劇在網絡平台播出,成為當年爆款。
短劇風潮同樣蔓延至港劇領域。去年出了《香港愛情故事》《二月廿九》《嘆息橋》等精品短劇,今年各大製作方都在短劇方面繼續發力,其中僅TVB便即將推出《荒誕劇團》《青春不要臉》《愛上我的衰神》三部短劇。面向年輕受眾、製播更加靈活的短劇,為一度暮氣沉沉的港劇領域帶來了新的氣象。
港劇嘗試變短,近年屢出精品
在港劇領域,何謂短劇其實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不過,TVB的常規劇集多為20集至40集,按翡翠台一週播出5集的傳統排播方式,每一部劇的播出需耗時5周至8周。但隨着網絡平台和點播技術的興起,觀眾的觀劇習慣發生變化,“短而精”的劇集更受青睞。於是,無論是TVB還是其他製作方,都開始製作少於20集的短劇。短劇的最大推手是網絡平台。2018年和2019年,福斯傳媒集團曾製作5集原創金融題材劇《東方華爾街》和10集犯罪推理劇《心冤》,中國香港播出平台為FOX+,內地播出平台為騰訊視頻。其中,《東方華爾街》與騰訊旗下的企鵝視頻共同製作,在豆瓣取得7.6分的不俗口碑,是精品短劇的一次成功嘗試。
老牌“電視巨人”TVB其實早在2018年就試水短劇,可惜首次嘗試並不算成功。2018年,主打青春愛情題材的15集短劇《救妻同學會》以周播形式在週日晚間黃金時段播出,每週播出2集。但該劇的熱度一路下滑,最終只錄得13.9點的平均收視。“熄火”兩年後,TVB對短劇的信心被去年播出的12集短劇《香港愛情故事》重新點燃。該劇在週一至週五晚間10點半的非黃金時段播出,最高收視卻達到24.7點,並以8.7分的高分成為2020年度豆瓣評分最高的TVB劇集。在去年的萬千星輝頒獎禮上,TVB新增“最佳短篇劇集”獎項,《香港愛情故事》毫無懸念奪下該獎。
有了《香港愛情故事》這個成功例子,TVB今年在短劇佈局上更為大膽。今年首部與觀眾見面的是犯罪題材劇《荒誕劇團》,該劇乃TVB專為網絡平台開發,將於4月16日在TVB的收費網絡平台myTVsuper與內地埋堆堆APP同步上線,暫未計劃在翡翠台播出。此外,TVB還有兩部短劇正在製作中:15集懷舊青春短劇《青春不要臉》已於今年2月開拍,由潘嘉德(《荒誕劇團》)與林肯(《香港愛情故事》)共同監製;奇幻愛情故事《愛上我的衰神》目前正在籌備中,由《降魔的》監製方駿釗操刀,預計製作10集。
除了TVB外,改編自日劇的15集短劇《大叔的愛》、《二月廿九》續集《940920》等由其他製作方打造的港產短劇也受到關注。
瞄準年輕羣體,愛情題材大熱
對比內地精品短劇偏重懸疑、推理等“硬”題材,港產短劇卻以愛情題材為主流。去年最熱門的三部港產短劇均與愛情相關:被稱為“港版《想見你》”的10集科幻愛情劇《二月廿九》講述了2月29日出生的女主角意外穿越時空,遇上了與她命運相連的兩個男人;15集短劇《嘆息橋》講述了六個男女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香港愛情故事》則講述了高房價下都市男女艱難的戀愛故事。而接下來TVB即將推出的《青春不要臉》和《愛上我的衰神》,也同樣以愛情為主題。
港產短劇為何偏好愛情題材?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便宜:大部分“硬”題材的精品短劇,從劇本開發到拍攝、製作都需要頗高的成本,除非如《東方華爾街》那樣有大資本加持,否則對於財力和人力都沒多大優勢的製作方而言,這些題材極難駕馭;相比之下,愛情則成了性價比最高的題材,只要選取一個能與觀眾產生共鳴的合適角度,便有機會突圍而出。另一方面,港劇多年來由TVB把持,而強調“大眾市場”的TVB過往更偏愛職業劇、家庭倫理劇等閤家歡題材,愛情題材算是短板;如今港產短劇瞄準年輕人市場,自然會從市場上極度匱乏、年輕人又愛看的愛情題材入手。
不同於傳統的純愛劇或甜寵劇,港產短劇擅長在故事和拍攝手法上加入多樣元素。比如在香港和內地反響均不俗的《嘆息橋》,故事不過是男女之間再常見不過的情感糾葛,卻因敍事方式的新穎而顯得高級。該劇每一集均從不同角色的視角展開,呈現同一事件中不同個體的記憶偏差,從而引發觀眾對情感關係的思考。TVB製作的《香港愛情故事》則在娛樂性與實驗性之間取得了較好的平衡。新婚夫婦買房難、父母退休後鬧離婚、喪偶父親與妙齡女郎再婚、“00後”戀愛觀等現實話題在12集篇幅中交錯展開,節奏緊湊,接連引爆觀眾熱議。該劇的“實驗性”則更多體現在鏡頭語言上,不同於TVB傳統劇集,這部劇大幅減少對白,更接近年輕人的觀劇審美。
起用新鮮面孔,改變業界生態
短劇的流行,除了推動題材和拍攝手法的創新,也讓一批新演員冒頭。業內認為,這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香港影視圈多年來青黃不接的困境。
去年播出的《香港愛情故事》中,三位主角——羅天宇、龔嘉欣、王敏奕的平均年齡為30.7歲,該劇因此成為去年TVB劇集中主角平均年齡最小的一部。劇中的大學支線更是起用了遊嘉欣、林正峯、徐文浩等一批20歲出頭的新鮮人,反響不俗。
《香港愛情故事》的監製林肯曾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為《香港愛情故事》選角的時候,他幾乎把TVB所有低於22歲的藝人都見了一遍,“TVB經常找一些年紀比較大的演員演年輕人,但我希望找符合角色年紀的人來演大學生”。他坦言希望為新人創造更多機會,但同時也對他們嚴格要求:“比如遊嘉欣,她進組後的第一場戲,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對白都是我們手把手來教。新演員不敢不做功課的,因為我會‘恐嚇’他們:‘不記得對白就把你換掉!’”
今年TVB即將推出的三部短劇,陣容同樣頗為新穎。《荒誕劇團》的敖嘉年和蔣家旻首次擔綱男一號和女一號;林肯與潘嘉德共同監製的短劇《青春不要臉》也大膽起用多位新人,包括31歲的餘德丞、23歲的丁子朗、23歲的劉穎璇和26歲的戴祖儀,平均年齡不到26歲;方駿釗監製的《愛上我的衰神》則由胡鴻鈞、馬貫東、麥美恩與陳嘉慧主演,其中24歲的陳嘉慧目前是兒童節目《ThinkBig天地》的主持人,曾客串過《迷網》等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