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九四二》看活着,馮小剛的“真”,不失為一部好片
今年我30歲,從我開始記事起,依稀記得爺爺那一輩,他們吃飯吃得非常乾淨,無論盤中剩下任何飯菜,他們都會倒到自己碗中然後吃完。隨着長輩的年齡逐漸增大,我們也經常會在指責他們為何吃飽還要繼續吃。
可有些經歷我們沒有經歷過,所以不知道。
當我看到《一九四二》這部電影時,過往的種種疑問突然解開,並不是因為還有飢餓感,而是因為捨不得。
看完這部電影內心比較複雜,想要表達一些東西,卻又難以説出。可能因為我沒有經歷過,所以不知如何表達內心的情感。
對於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7.9分,好評和壞評參差交錯,但在我內心中,能夠表達一個時代的“真”就是一部好電影。
馮小剛的電影從出道開始,就走的是喜劇商業電影的路線。走過這麼多年,他總想證明一些東西,除了能拍喜劇外,這可能是他做得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一九四二》這部電影並沒有票房大賣,甚至連收支平衡可能都沒達到,但是這部電影卻影響了一部分人,知道了活着的價值何在。
我們對八年抗戰這段歷史總是有些模糊,認為這段時間總是在經歷炮火的磨難。殊不知在炮火之下,普通百姓流離失所,用“流離失所”這個詞來表達,可能顯得有些單薄,事實的情況遠比想象中的嚴重。
其實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早已做好流淚的準備,可是當這部電影看完之後,突然發現內心雖然哽咽,但沒有眼淚流下。或許從一開始,馮小剛並未想將這部電影定義為催淚片,而是將真實的現狀表達即可。
冰冷而絕情的災難降臨,路上還想着能夠從百姓手中獲利的“法官”,在顆粒無收之際還在徵糧的軍隊,誰都有憐憫之心,但在這一刻都有苦楚,都在為自己,都是為了活着。
整部電影由兩條主線組成,其一是戰爭狀態下國軍節節戰敗,為了大義而努力地“活着”,其二是張國立飾演的地主,一路逃荒而來的見聞,做出的種種舉動都是為了“活着”。兩種活着體現着一個風雨飄零的國度,自上而下的艱難。
如果將第一條主線去掉,單純地去敍述“老東家”地活着,可能這部片子會再上升一個層級。老東家一路走來,他所經歷的事情都符合當時的現狀。當飢餓成為所有人共同狀態,利己思想在無限的擴大,沒有人會再考慮他人。
一路逃荒本以為能夠過上好日子,沒想到走到最後妻離子散,當身邊所有人都離去之時,希望就此破滅,當“老東家”逆行而歸,留下了對“活着”的無限思考,在3000多萬人步入逃荒之路,所有體面和尊嚴早已蕩然無存,這何嘗不是對傳統價值觀念的棄若敝履。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出現比電影情節更為嚴重的現象,都是一件極為正常的事情。
除此之外就是馮小剛的“真”,可能很多人認為這部電影的深度不夠,因為所有想要暗指的內容都輕描淡寫而過,特別是對人性和生命的進一步的思考,馮小剛做的不夠,但如果站在老東家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好像一切都迎刃而解。
當你無法果腹之時,還在思考人性嗎?飢寒交迫的你想的是如何活下去,是為每一頓飯而憂慮,而不是在想着思考人性,乃至於生命的意義,這時最大的意義就是活着。
“活着”這一詞從古至今都在談論,如何算活着,有人為自己而活,有人為他人而活,都説生容易,活容易,但生活不容易,災民在連果腹都難以解決的情況下,活着成為了一件奢望的事情,灰濛濛的天空在暗指無盡的道路,路上的塵土飛揚何嘗不是在説我們曾經摺騰過的“動靜”,當一切都歸於平淡之際,突然發現就剩自己一人,活着有何意義?
走在路上的我們何嘗注意過身邊的風景,每天三點一線的道路終究為了生活,在觥籌交錯之間尋找活着的價值,當回頭想來過往一切,在每個時期我們活着的意義都在不斷改變,但當我們像“老東家”一般,只剩孤身一人時,活着的意義已然蕩然無存。
為他人而活,不好的表達是有些自私,好的表達是為他人着想,但他人會感恩嗎?
小安神父從一開始心懷希望,到最後自己崩潰,想要拯救他人者必然要先救自己,但最後的災民死不瞑目,這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一次小安不再是為他人,他也想為自己活一次。
在這裏並不是讓每個人要自私,而是在需求不對等的情況下,你所做出的努力都不會得到反饋,如果小安拿的是糧食,最後的結局必然不一樣。
現在的我不會輕易剩下飯菜,不是因為捨不得,而是每次儘量少做一點,寧願餓一點也不會做太多,過往的歷史不是用來讓我們得到什麼警醒,而是讓我們學會活着,活得至少要比以前好。
對於《一九四二》這部電影,我認為是一部好電影,馮小剛用自己的努力在表達,而我們無需貪多,得到一個道理就是一部好電影,至少要比那些無任何營養的愛情劇好很多,你説呢?
謝謝觀賞,關注我,瞭解更多精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