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殘式”整容獲得“美”,失去的是健康和自我

作者:尋彧

近日,某社交平台上各類整形、減肥的內容,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討論最激烈的,是“精靈耳”整容和小腿神經阻斷術等“自殘式”整容項目。

通過網友分享的內容可知,小腿神經阻斷術是一種通過“挑出神經”而達到“瘦腿”效果的手術,據稱效果顯著。而所謂的“精靈耳”,是指通過手術或者玻尿酸填充的方式讓耳朵支撐起來,像電影裏的精靈一樣,顯得臉更小,輪廓更精緻。

追求美麗本無可非議,但近年來,網絡上“容貌焦慮”“身材焦慮”之風逐漸讓審美觀念扭曲,“A4腰”“漫畫腿”“鎖骨放硬幣”等先後成為鑑定完美身材的“標準”。在這種“標準”之下,各類整形機構和某些網紅、自媒體趁勢營銷,拉攏消費者。其常用手法就是用一張張對比鮮明的術前術後照吸引眼球,同時配以“恢復快、效果好”等宣傳文案。就這樣,動輒開刀、填充的整容手術,被包裝成了“快餐整形”“微醫美”等簡單快捷的“小手術”,極易對人產生誤導。

與此相對的是,手術的副作用卻鮮少提及。關於整形手術,宣傳效果與講解後遺症的信息量完全不對等,這種信息量差導致人們對整形手術形成了片面、錯誤的認知。

“快餐”“美容”“微創”等標籤不過是換了種好聽的説法,實際上,很多整形方式已經屬於外科手術。而且這些手術的效果也並非如宣傳中那麼神奇,還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逆傷害。此前已有諸多整形失敗的案例:鼻子整形術後出現排異、發炎、壞死;腹部抽脂術中因栓塞意外身亡;斷骨增高手術後發生感染,導致骨髓炎,面臨終身殘疾等。面對如此慘烈的教訓,為了追求畸形審美而冒險手術的行為,該停下了。

為此,社交媒體不能任由整形機構宣傳造勢,對於營銷內容應當注以風險提示,引導用户審慎對待,對虛假宣傳的廣告,則要在刪帖封號之外,配合有關部門嚴查嚴懲。同時,社會也需要更多醫學專家對整形手術進行講解,以幫助人們形成科學而全面的認知,在做出手術決定前明確其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副作用,對此持有更理性的態度。

當然,最關鍵的是,我們的社會何時才能擺脱以“白幼瘦”作為美的唯一標準?這種刻板而單一的審美,正是引發“外形焦慮”的重要原因,讓人在裹挾中逐漸扭曲審美、異化自我,只剩下審視與迎合。要擺脱“外形焦慮”,就必須跳脱出審美“牢籠”,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不輕易被焦慮裹挾。當我們能夠自己定義美的時候,“美”才能迴歸最本質的面貌。(尋彧)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4 字。

轉載請註明: 靠“自殘式”整容獲得“美”,失去的是健康和自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