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解《信條》整體脈絡,核心概念是熱力學第二定律
自從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宣佈拍攝《信條》開始,就一直關注這部電影的信息,畢竟這是一個只要活得夠久,就能對IMDB屠榜的男人。
都知道諾蘭的電影燒腦,而且燒的有理有據有節,就像有的網友們説的:看別人的電影發現BUG:"爛編劇破導演講的什麼辣雞玩意。"看諾蘭的電影發現BUG:"我真辣雞腦子不夠用讓我再看兩遍。"
但出來和小夥伴一交流:啥?我看的時候覺得是要這樣的啊!
我:不對不對,應該是這樣的,你看他們......唉,我去!確實有問題啊!
這時看着從電影院出來的人們一臉懵逼的樣子,我估計大家現在的腦子是這樣的:
首先敲黑板劃重點,整個影片的核心概念或者出發點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熱量從低温物體傳向高温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
也就是説當一個鐵匠把燒紅的霜之哀傷放入冷水中,是不可能出現劍越來越熱,水越來越冷的情況,並且這種情況是不可逆的。也是為了説明這種狀況,引入了"熵"這個參量,來説明在正常的情況下熵永遠不會減少,只會不變或者增加。但是,如果可以"熵減"呢?
影片的情節大概是這樣:男主加入一個叫"信條"的組織,利用時間逆轉裝置阻止反派毀滅世界的故事。簡單是真簡單,但是看起來真費腦子。諾蘭電影的牛逼之處就在於怎麼劇透都可以,但是你能看懂算我輸!不像某兄弟兩個為防劇透,預告假鏡頭演員看假劇本!
和以往的時間電影不一樣,諾蘭設計了一個迴文結構,就像片名《TENET》的名字一樣,電影的起點即是終點,整個事件其實是發生在同一天,包括開場的劇院爆炸和結尾的基地大戰,這個在電影中有多次提及,其結構是相當嚴謹且精密的。
情節不多説,大家可以自行體會,這裏要説一説影片中的幾個讓人疑惑或者不明白的點:
首先第一個是:逆轉機器的來歷和運作機制是什麼?為什麼會同時出現三個主角?
我們從電影中反派的口中得知,由於未來的人類生存環境不理想,海平面上升、河流乾枯後無處可去,未來的軍隊想要逆轉世界,所以讓反派知道了逆轉的技術,製造了逆轉機器。逆轉機器的運行機制是這樣的:分紅藍兩種門,紅色一側是正序時間的入口,藍色是逆時間的入口,從這一側進入另一側出來,時間就會開始逆轉。
所以在這一天裏,會出現三個我,分別為正常的我A,逆行傳遞消息的我B,還有傳完消息的我C。但是,無論時間流正反流逝,時間流速都是不變的,所以C想回到一天後繼續生活,其實已經過了3天了。
所以二刷的時候,看到他和主角的對話,會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第二,祖父悖論問題。未來的人想改變未來的世界,所以給過去的反派傳遞信息,逆轉世界,到這裏就會涉及到一個問題:過去改變了現在還存在麼?這是個悖論,所以沒有答案。
就我個人的理解,電影中的未來人是要毀滅整個世界的時間線,讓一切都回到起源,不但毀滅了過去同時也毀滅了未來,至於為什麼沒有發生,是因為主角們阻止了這一事件。
第三,面罩問題。可能好多朋友看電影的時候,劇中人物有時候戴面罩有時候不戴面罩呢?首先根據電影裏的解釋,正常人類的肺部不能呼吸逆轉後的空氣,所以要戴面罩。尼爾雖然是藍隊,但是他在基地進過旋轉裝置,恢復到了正向時間,所以就不用了。
ps:女主是真的高啊,190cm,試問好萊塢還有幾個能坐在車後座,伸腿能打開方向盤旁的車門鎖的女星......文/二魚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