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儒退出《演員請就位》之後,很久沒有看到互懟大戲了。
在首次李誠儒和郭敬明的互懟中,已經見識到了郭敬明多變的特性了。
郭敬明顯然是一個多變,善變的一個人,但是又是專一的一個導演。
尤其對丁程鑫、何昶希的守護上,從開局到如今9強,一路將這兩位演員送到了總決賽,這樣的專一讓人也是佩服。
當然更加佩服的是他在節目中的善變。
知道《演員這個節目》的調性,觀眾的口味,然後從一開始就選擇流量大的演員,善於利用規則去支持這些演員。
在與李誠儒的互懟中,郭敬明對何昶希發放S卡標準的解釋,讓人看到了他的能言善辯。
郭敬明確實太過聰明瞭。
被李誠儒懟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如今又被爾冬升懟道:“剛剛你説要手下留情,我剛剛有衝着你嗎?”
顯然這樣多變善變的郭敬明,才是為大眾所不滿的主因。
即使如今爾冬升導演的這個劇目有多麼不堪,但是翻雲覆雨,多變善變的人怎麼會讓眾人滿意呢?
面對爾冬升的作品,郭敬明説道不喜歡,但是他的不喜歡帶着一絲輕蔑、傲慢在裏面。
諸如説道:四個特別好的演員在這個劇裏空間比較小,只是完成了表演功能,台詞太過密集,所謂的表演不只是説台詞,還有感受、抉擇、眼神、動作等等。更是直接傲慢説道,我受的表演體系不一樣。
他所謂的表演體系,就是自認為自己沒有拍過電視劇,只是拍電影。
這樣的一番話被爾冬升回懟,你所受的表演體系是什麼。
爾冬升生氣的原因並不是在否認説自己的劇目有問題,而後他也指出了演員存在的問題。
最為關鍵的是爾冬升對郭敬明人後一套人前一套的善變不滿,對於郭敬明的傲慢輕蔑不滿。
善變是郭敬明的個性,如今被爾冬升怒懟,顯然是忍受不了了。
而自認為喜歡台詞少的劇目的郭敬明顯然是對電影電視劇有所誤解。
郭敬明一直站在自己的理論體系中對他人的作品進行評判,而忽視了所謂的表演真正所傳遞的東西。
如果説台詞太多就是電視劇,不是電影的話,那麼郭敬明對電影的確有着很大的誤解,對電視劇也是有着很大的偏見。
只是把電影當作PPT、當作MV來拍攝,就將這些歸納為自己的理論體系,表演體系,將這些當作電影,顯然是太過片面的了。
台詞密集的優秀電影太多了,台詞少的優秀電視劇也是太多了,單純的以台詞作為主要評判標準,這樣的表演體系不知是誰教授的?
最終在爾冬升導演的壓力之下,郭敬明被懟哭了,他感覺自己受了委屈,但是卻從來沒有反思自己到底錯在了哪裏,根本不是不能説他人作品不是的問題,而是做人的問題,格局的問題。
當然四位演員也是從來沒有迴避自己的問題,但是為了讓自己組員能夠晉級,在晉級票數危險的情況下,黃奕、馬蘇、倪虹潔泛起了加票機會,讓給了張月。
雖然每個人都很想晉級,但是她們最終還是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保送張月,就這樣在姐妹情深之下,張月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晉級總決賽。
而其他八位晉級的演員分別是,陳宥維、辣目洋子、胡杏兒、賀開朗、任敏、丁程鑫、馬伯騫、何昶希。
從晉級的9位演員中,可以看到僅僅只有胡杏兒一位老演員,其他八位無一例外都是新人。
尤其是像陳宥維、馬伯騫、丁程鑫、何昶希四位流量演員,更是新的不能再新了。
但是依然能夠晉級,這便是這個節目的規則,也是郭敬明的聰明之處,也才能讓自己的兩位演員順利晉級總決賽。
有時不是節目變了,而是節目中的人變了,變得太過功利,變得太快,變得讓人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