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提問:
為什麼中國娛樂圈那麼喜歡盤點“四大”?
從75四小生到四大流量,從四大花旦到85四小花,排列組合各有不同,東南西北勢必要湊出一桌麻將,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從骨子裏就不能接受“三缺一”。
只是到了2022年,一看媒體總結的娛樂圈關鍵字,突然發現這個“四大”也是越來越難湊了,因為內娛沒人了。
就光四大流量這麼一個選題,就誰也説服不了誰。
肖戰、蔡徐坤、王一博、吳磊?
肖戰、易烊千璽、王鶴棣、成毅?
肖戰、王一博、王鶴棣、易烊千璽?
肖戰、王俊凱、易烊千璽、蔡徐坤?
總覺得有人是混進去的……
還記得2021年流量格局開篇的時候咱説了一句什麼話嗎?
——2021年沒有新晉流量!
巧了,2022年也沒有。
或者説從2019年開始,自從肖戰流量登頂之後,娛樂圈就再沒有大爆流量了。
真不是在幫肖戰吹噓。
客觀數據説話,只要涉及人氣的榜單,超話排名、話題熱度、代言數量……肖戰基本都是第一,霸榜都霸累了。
只可惜現在不是2016年,在鹿晗、楊洋和兩個名字都沒有了的四大流量的“努力”之下,目前娛樂圈的流量經濟就只能反映在商業價值上了,再也換不到影視資源了。
結果經過專業數據統計平台掐指一算,在商業價值這塊,新人就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算了,還盤點什麼流量格局,交白卷吧!
沒辦法啊,這也和整個圈子“去流量化”趨勢有關。
選秀節目、偶像劇和雙男主劇(影視劇)三大流量上升渠道沒了兩個,2018年大爆的蔡徐坤,本身不適合演戲,2022年一整年只有9個舞台,出專輯都“貸款發歌”了,偶像元年徹底成了泡影。
大導陳凱歌的親生兒子陳飛宇,從男頻拍到雙男主,2022年還播了一部言情偶像劇,最後到底還是去拍親爹導演的電影了。
你看,連“阿瑟”都要放棄當流量了。
——影視寒冬綜藝式微,2022年全網第一爆劇是《人世間》,請問你是要給雷佳音衝代言銷量還是要幫殷桃C位出道。
所以流量就此不值錢了麼?
那倒也沒有啦——有句話叫“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面對2022年流量格局,只能説不值錢是因為不夠多,但凡有個人能成為超越肖戰的真頂流,那他絕對贏麻了。
這時候最適合做的事就是“向前看”和“向後看”。
“向前看”來預測2023年會不會有新頂流,“向後看”來盤算現任流量們還能不能有新高度,這事還是有點意思的,Let's go!
向前看:“待爆咖”們嗷嗷待哺,沿着別人的路,走不到下一站
2022年預約破百萬的待播劇高達14部,分別是《玉骨遙》、《浮圖緣》、《人生若如初見》、《安樂傳》、《三體》、《長月燼明》、《寧安如夢》、《長相思》、《七時吉祥》、《我要逆風去》、《狂飆》、《南風知我意》、《我們正年輕》和《花溪記》。
大致瀏覽一下不難發現,就網絡熱度這一塊,古偶還是永遠的神。
這些劇集主要涉及演員大多也是熟面孔,也有不少待爆咖,即那些一心渴望成為流量的演員們,譬如張凌赫、張晚意等等。
和他們處境相似的還有王安宇、鄧為、陳哲遠、劉宇寧等人。
女星其實也有,任敏、白鹿、楊超越、趙露思……可以説基本上稍微有點姓名的95後、00後新生代明星,都在期待成為新晉流量。
那麼2023年的頂流會從他們之間出來嗎?
不太可能。
有句話叫做“沿着別人的路,走不到下一站”。
霸總嬌妻、三生三世、帝君精怪……言情、仙俠劇看似是流量突破捷徑,實際上早就是明日黃花,固定的人設老套的劇情,工業糖精兑出來一杯又一杯的膩歪甜水,味道最多到舌根,多喝幾口都齁得喉嚨疼,沒有人會把這些東西真正灌入肺腑。
王鶴棣、虞書欣演完《蒼蘭訣》,一人去給白鹿做二番,一人新劇成績一般般。
白敬亭、田曦薇演完《卿卿日常》,一人默默去拍正劇轉型,一人新劇撲到沒眼看。
想要爆成流量必須出圈,陳飛宇用了近千熱搜都沒完成的事,那些基本沒有人用心拍攝的甜寵劇更沒可能做到,可見艱難。
馬化騰都説“非精品內容都砍掉,中不溜丟的劇要想一想了”,從這些同質化嚴重的劇集中還能爆出流量,那也是太不相信大佬的眼光了。
向後看:“老流量”們岌岌可危,再不轉型就晚了,只能做下一個楊冪
楊冪是當紅流量,以前是,現在仍然是。
和楊冪湊成一桌麻將的85花四小花旦還有趙麗穎、唐嫣和劉詩詩,四個人中只有楊冪和趙麗穎維持着高曝光和高話題量。
得出結論:想保持流量必須離婚。
——不是,開個玩笑。
提及楊冪是因為她如今狀態,大概率是老流量們最容易走向的結局。
2022年楊冪兩部主演劇集播出,《謝謝你醫生》評分6.4;《愛的二八定律》評分5.8,口碑和熱度雙撲街。
趙麗穎是有一部評分8.2的《風吹半夏》,但照樣還是拍了一部古偶,她應該也知道演員不是一件那麼好做的事,總得給自己留條退路。
説好聽點,是實現財富自由有了放肆的資本,説難聽點,還是得向錢看。
90後四小花裏有兩個女頂流,熱巴和楊紫。
熱巴難得拍了一部轉型劇,但也一樣給自己存了一部古偶。
楊紫不説了,沉迷所謂流量路線不可自拔,搭檔男主從李現、肖戰變成了成毅、範丞丞。
也沒什麼不好,就是有點可惜。
流量格局是四個字,不只有流量,還有格局。
2013年內娛流量崛起、2016年粉絲經濟騰飛,再等個十年二十年,娛樂圈不是應該有很多有流量的“老戲骨”嗎?怎麼這話説起來,彷彿是一個笑話。
上一代流量們沒能帶個好頭。
別説努力提升演技了,有人直接跑去把縫紉機踩到飛起。
哪怕是肖戰這麼一個堅挺的頂流,也要面對後續疲軟的慘淡現狀,靠着現有流量還能走多遠?後續作品跟不上,頂流了3年,待播劇遲遲不播出,每一秒鐘都是消耗,歐陽娜娜都能有二十多個代言,明星若只計較帶貨能力,和網紅主播又有什麼區別。
最後也想説,每一年盤點流量格局,背後總是有數不清的榜單和小表格,誰曾想一年又一年數下來,越來越意識到到粉絲“救”不了流量、代言“救”不了流量,就希望2023年的流量格局,數據來源是一部部好劇一首首好歌,未來也能有一天從票房、收視和獎項出發,用作品來討論中國娛樂圈的流量們。
本文原創首發【萌神木木】,未經授權擅自轉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