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在名稱、廣告中使用洋元素,有的在國外註冊商標,到國內來生產
一些“真國產”緣何要掛“假洋牌”?
本報訊(記者劉兵)近日,證監會對慕思發出了一份問詢函。其中一個問題是,要求慕思就廣告中出現的外國人説明其基本情況以及其與公司產品的關係;同時説明公司是否對外宣傳此人、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對外宣傳自身產品是否表述恰當和是否存在虛假宣傳。這引發了對於慕思“洋味兒”廣告的熱議以及對於一些“真國產”卻掛“假洋牌”的討論。
慕思創立於2004年,專業從事整套健康睡眠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個國產品牌。在其廣告裏,一位外國老人身着白衣、戴眼鏡、花白鬍子。作為廣告形象,這位極具辨識度的外國人讓很多人把他和慕思牀墊聯繫在一起,不少消費者誤以為慕思是一家外國品牌。
這並不是“洋味兒”廣告第一次引發質疑。此前,歐典地板、美國施恩等名稱帶着“洋味兒”的品牌,也讓一些消費者誤以為是外國品牌,其實都是國產品牌。
對此,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熊超表示,在境內註冊商標,產品設計、研發、生產、銷售都在國內進行,但是取一個洋名,包裝成國外品牌。這種情況是“假洋牌”的低級形式。
“有的公司在境外註冊商標,技術或原材料從國外引進,在設計上模仿國外同類產品,甚至有外國人蔘與設計,但產品卻是在國內生產。因為不是在國外的監管體系下生產,這樣的品牌也是‘假洋牌’。”熊超説。
喜歡日系風格商品的小邵告訴記者,近年來“偽日系”產品越來越多,它們從商品名稱到廣告全面模仿日本產品,誘導消費者認為其是日本品牌,實際是國產品牌。
明明是國產品牌,卻要在公司名稱、廣告等方面使用外國元素。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陳忠雲認為,一些國產品牌把自己包裝成“國外品牌”“國際知名品牌”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品牌打造上走捷徑,在價格上向真洋品牌看齊。一個洋標籤可能會被消費者視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外國貨。
此前,一家以意大利知名人物命名的家居品牌被揭露,其銷售的傢俱大部分產自廣東東莞而非意大利,所用原料也不是名貴實木,而是高分子樹脂材料,但其價格普遍高於市場同類產品數倍。
陳忠雲表示,如果一味採用這種“洋品牌”營銷手段,將精力大量花費在包裝和營銷上,而不是注重質量,最終只會徹底失去消費者的信任。
熊超則認為,“假洋牌”雖然是一些商家為牟取暴利採用的不道德或欺騙手段,但也暴露出我國監管體系仍存在一些漏洞。
消協組織提醒消費者,在看到形形色色的“洋貨”時,要擦亮眼睛,不能盲目跟風,以免上當受騙。要以商品品質來決定是否購買,而不能一味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