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綠水青山 追尋紅色記憶

踏遍綠水青山 追尋紅色記憶

長征源合唱團在貴州習水四渡赤水紀念館演出。受訪者供圖

踏遍綠水青山 追尋紅色記憶

前來祭掃的丁寶鑑(中)在陵園裏為大家講述當年的戰鬥故事。安曉琳攝

踏遍綠水青山 追尋紅色記憶

福建省長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上官斌(右)和黨史研究者賴光耀(左)在該縣大同鎮七古村深山裏搜尋考證散落烈士墓。池 潔攝

清明·特別策劃

又到清明時節,春雨灑落在曾浸染過無數革命烈士鮮血的中華大地。

翻開波瀾壯闊的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史,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道路上,他們高擎信仰的旗幟,點燃革命的星火,視死如歸,前仆後繼。他們雖已逝去,但他們融入血脈的紅色基因,成為滋養和激勵我們繼續頑強拼搏、不懈奮鬥的精神動力。

小葬於墓,大葬於心。英烈,是中華民族最閃亮的精神座標。英烈的事蹟和精神,也是豐富生動的黨史資源。清明祭英烈,是追思和緬懷,也是弘揚和傳承,弘揚他們對家國的深沉大愛,傳承他們用生命書寫的初心使命。

梨花風起正清明。行走在祖國的青山綠水間,每一方紀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紅色記憶,都是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都是照耀我們砥礪前行的精神燈塔。

——編 者

江西于都 紅軍後代歌詠長征

傳唱,讓紅色種子播撒心田

■黃洮華 宋嘉華 本報特約記者 郭冬明

“路迢迢,秋風涼。敵重重,軍情忙……”3月24日晚,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江西于都,于都縣長征源合唱團發起的“弘揚長征精神,致敬建黨百年”長征組歌公益巡演正在進行。

這支2010年成立的合唱團,由於都縣的百餘名紅軍後代組成,保留曲目是紅色經典《長征組歌》。

清明將至,他們真摯的歌聲,飽含對長征精神的歌頌,也寄託着對先輩的無盡思念。

“男女老少來相送,熱淚沾衣敍情長。緊緊握住紅軍的手,親人何時返故鄉……”每當唱到《長征組歌》中《告別》部分的這段歌詞,合唱團成員林麗萍都感慨萬分。

“我們不僅是在唱歌,也是在傾訴,在追尋。”林麗萍説。林麗萍父親林廣東的叔叔叫林羅發生,1931年參加革命,長征後杳無音訊。林家長輩擔心隨着家中老一輩人的逐漸過世,“林羅發生”這個名字承載的那段家國記憶也隨之消失,於是根據贛南風俗,把年幼的林廣東過繼給叔叔林羅發生,並囑託他一定要找到父親的下落。1955年,家人收到林羅發生犧牲的烈士證明書,卻不知他魂歸何處。長大成人後,林廣東開始了年復一年的尋找。直到他年逾花甲,把這個使命交給了他的女兒林麗萍。

林麗萍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尋找爺爺的下落,她加入了長征源合唱團,團員都是紅軍後代。每到一地演出,她總會到當地的烈士陵園查找爺爺的訊息。

2014年11月,合唱團沿着長征路線,來到廣西興安演出。在興安縣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的英名廊上,林麗萍找到了讓她淚流滿面的名字:林羅發生。

有心願達成的喜悦,也有尋找未果的遺憾。合唱團成員鍾建平的爺爺鍾南鬥1934年踏上漫漫長征路,此後再無音訊,家人等來的也是一張烈士證明書。鍾建平説,爺爺隨中央紅軍長征後,敵人對中央蘇區展開瘋狂反撲。百般無奈下,為了求生,奶奶只好把父親的弟弟送給一户姓楊的人家,自己帶着年幼的父親東躲西藏,最後在盤古山一處礦洞裏藏身,才逃過了追剿。

“我現在退休了,就想在有生之年完成父親未了的心願。”鍾建平説,父親鍾昌奇1985年去世前,反覆叮囑他一定要找到爺爺的犧牲地。加入合唱團後,他和許多同伴藉助演出的機會,沿着當年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遍尋多年。去年12月,參加完第三屆長征沿線旅遊聯盟興安年會演出後,他專程來到興安縣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站在英名廊前,他們用手一遍又一遍摩挲着黑色花崗岩石碑上刻着的僅有的十幾個鍾姓烈士的名字,還是沒有找到“鍾南鬥”3個字。

作為紅軍後代,每個于都縣長征源合唱團成員的家中,幾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于都河,一條並不算特別壯闊的江河,卻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地標。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於都河畔集結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當年在於都,幾乎家家户户都有親人渡河長征,他們中的很多人,最終倒在了長征路上。

“我外公是紅軍,在湘江戰役中犧牲了”“我小叔公參加紅軍時才14歲,還沒走到1個月就犧牲了”……2010年11月16日,在於都縣民政局會議室,一大羣人圍坐在一起激動地交談。他們雖然大多互不相識,但相似的經歷和共同的情感把他們聚在了一起。大家商定成立長征源合唱團,唱響長征的歌,唱響紅軍的歌,一起傳播長征故事,弘揚長征精神,播撒紅色種子。

“我們是一支業餘文化團體,參加合唱沒有任何報酬,犧牲休息時間辛苦排練、無償演出,還要自籌服裝和道具,支撐我們堅持下去的就是流淌在血液裏的紅色基因。”長征源合唱團副團長劉長力介紹,合唱團組建至今,他們以“弘揚長征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傳遞紅色情懷”為宗旨,沿着先輩的足跡巡演,唱遍了于都,唱響了江西,唱向了全國,把長征精神唱進千千萬萬觀眾的心中。

“最令我難忘的,是我們到北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和長征藝術團合唱團同台演出。”合唱團成員楊盛説,那一天,兩支以“長征”命名的隊伍在北京“會師”。舞台上,當一曲《告別》唱響,彷彿穿越了時空——那個秋涼的夜晚,沒有人會想到,這支隊伍一去多年,這些出發的人們九死一生……兩支合唱團在台上深情演唱,台下觀眾淚水漣漣。“演出結束後,一位老奶奶拉着我的手動情地説,是長征讓我們走到了一起,讓我們一起努力,把長征精神傳播得更廣、更遠。”楊盛説。

去年7月,長征源合唱團與于都縣長征源小學紅娃嗩吶藝術團聯合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那場演出,歌聲雄壯,嗩吶嘹亮,贏得了觀眾滿堂喝彩。“于都是嗩吶之鄉,聽家裏老人講,當年村裏的年輕人都是在一片嗩吶聲的歡送中去參加紅軍的。”劉長力説,他們希望用這種特殊的演出形式,紀念當年紅軍渡河長征的場景,守護這段紅色歲月的記憶。

“我們是紅軍後代,有義務把長征精神傳承好,讓這筆精神財富在新時代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劉長力介紹,合唱團成立以來已經演出了478場,他們計劃在7月1日前完成500場演出目標,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我們要用歌聲唱響紅軍將士不畏艱難、不怕犧牲、革命理想高於天的長征精神,讓長征精神一茬接一茬地傳承下去。”

“軍也樂來民也樂,萬水千山齊歌唱……”傍晚,鍾建平和妻子散步來到于都河畔的長征渡口,嘴裏哼唱着《長征組歌》中《大會師》的曲調。當年沒有一座橋的于都河上,如今已建起數十座大橋,長征大橋、紅軍大橋、於河大橋……每一座大橋,都見證着于都的日新月異,見證着百姓的幸福生活。

“跟着合唱團走遍長征沿線,我們在‘尋找’祖輩,也找到了他們勇敢踏上長征路的答案: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民族的復興,心中有理想、有信念,就沒有什麼能阻擋勝利的腳步。”鍾建平説。

福建長汀 無名烈士史冊留名

尋訪,讓紅色歷史走進課堂

■喬振友 池 潔

閩西春日,草木葱綠。在福建省長汀縣,一支隊伍在深山密林間艱難前行。這支隊伍,是長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與志願者組成的尋訪無名英烈小分隊。

“到了,快到了,前面就是那個無名烈士墓了……”嚮導在前面帶路,小分隊緊隨其後。連日來,長汀縣有多支這樣的隊伍,奔走在鄉鎮村屯、荒野山溝,為的是讓革命英烈留名,讓英烈事蹟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

長汀,史稱汀州,曾是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紅軍主力正規化的搖籃。從1929年到1934年,長汀有2萬多名優秀兒女參加紅軍,革命烈士的鮮血遍灑這片紅土地。長汀縣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在調研時發現,長汀籍在冊的革命烈士有6600多名,居全省之首,但其中不少人生平事蹟不詳,還有很多無名烈士掩埋於溝溝嶺嶺的荒冢。

去年,長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到鄉鎮調研,四都鎮紅都村一位老人反映,敵人曾將在“清剿”中抓獲的上百名紅軍官兵押到狐狸夾的一處炭窯殺害,把屍體全部推到炭窯裏。

“尊重英雄,緬懷先烈,是一個民族銘記歷史、展望未來的重要方式……”長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將這個情況向縣委領導彙報後,領導當即批示,一定要盡全力蒐集整理英烈事蹟。長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很快研究制定了系列方案,全面開展挖掘烈士遺骸、蒐集整理烈士事蹟工作,通過主流媒體和網絡平台面向全社會徵集線索,將烈士事蹟整理、烈士遺骸搜尋工作劃區分片,落實到村級單位,組建專項工作小組上門走訪老同志及烈士家屬,整理相關材料。在此基礎上,組織黨史專家對英烈事蹟逐一考證,經考證後的事蹟編輯成冊,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教材印發。

長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肖劍劍介紹,這次徵集對象主要包括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在革命、建設中犧牲的長汀籍革命烈士或犧牲在長汀的外省籍革命烈士,徵集內容主要是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蹟、家書、照片等以及存有烈士遺骸的安葬點等信息。

“據調查,南山鎮9個行政村均發現埋葬烈士遺骸的義冢,四都鎮存有烈士遺骸的地方有3處……”此次徵集活動的負責人介紹,截至3月底,他們收到有價值的線索32條,目前已經核實的有12條。

“敵人佔領四都樓子壩後,對來不及轉移的紅軍傷員、機要人員以及兵工廠、省軍區醫院、造幣廠、被服廠等進行了圍剿。抓獲的人員,只會説外地話的就認定為紅軍,全部殺死在當時造紙用的兩個湖塘裏……”在四都鎮,一位九旬老者回憶起當年紅軍犧牲的場景,老淚縱橫。

長汀地方黨史研究者賴光耀得知縣裏開展這項尋訪活動後,主動參與進來。他雖已年近半百,仍和年輕人一樣鑽密林爬高山。“尋訪工作十分艱難,但這是一項神聖的工作,對推動當前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意義重大,再難也要堅持下去。我們要讓每一名革命英烈史冊留名!”賴光耀慨嘆。

隨着尋訪工作的推進,一段段戰鬥歷史得以重現,一個個無名烈士生平得以還原,一個個英烈事蹟走進黨史學習教育課堂,一場“尋英烈、學黨史、悟初心”的熱潮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湧動。

遼寧丹東 尊崇英烈蔚然成風

守護,讓紅色血脈代代賡續

■喬守辰 李 昊 崔 鵬

清風拂松柏,清明祭忠魂。

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烈士陵園裏,一位身着老式軍裝的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一座烈士墓前,俯身輕輕擦拭着墓碑,嘴裏唸叨着:“老戰友,我又來看你了!”

老人名叫丁寶鑑,今年93歲,是遼寧省軍區丹東第三離職幹部休養所一名離休幹部,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他祭掃的這座烈士墓,安葬的是曾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隋心湖。

1945年3月,17歲的丁寶鑑和同學隋心湖從山東入伍,一同隨部隊奔赴東北。“當兵就要打仗,打仗就會有犧牲。無論誰活下來,一定要為犧牲的戰友掩埋好遺體,要替犧牲的戰友好好活下去,經常到犧牲戰友的墓前看一看。”丁寶鑑與隋心湖“約法三章”並寫下血書,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

到東北後,因為部隊任務不同,丁寶鑑與隋心湖分開,直到參加抗美援朝兩人在戰場上再次相遇。他們並肩作戰,參加了抗美援朝前四次戰役,作為醫護人員救治了很多傷病員。然而,任務繁重加上過度勞累,讓隋心湖患上了肺結核,回國後不久就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3年後我從朝鮮回國才得知這個噩耗,因條件所限怎麼都找不到隋心湖的安葬地。”回憶往事,丁寶鑑老淚縱橫。他始終記着與隋心湖的約定,在不放棄尋找戰友墓地的同時,遵守當年的約定,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後來從原瀋陽軍區230醫院副院長的崗位離休。

1980年,經過不懈努力,丁寶鑑終於在丹東市元寶區烈士陵園找到了隋心湖烈士的墓地。從此,他經常來到陵園,擦一擦老戰友的墓碑,和他聊聊天,説説國家的變化,嘮嘮過上的好日子。

丁寶鑑的舉動也帶動了他的兒孫和幹休所工作人員,他們陪着老人一起到陵園,義務打掃墓地、植樹除草。瞭解到丁寶鑑參加抗美援朝以及堅持為烈士掃墓的事蹟後,丹東市國防教育委員會聘請他為國防教育講師團成員,為各界羣眾講述戰鬥故事,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這些年,丁寶鑑欣慰地看到,自發前來陵園祭掃志願軍烈士的人越來越多,尊崇英烈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因為種種原因,一些家屬無法前來陵園祭掃,為告慰烈士英靈、彌補烈士親屬的遺憾,丹東市開展了“我替志願軍烈士親屬去掃墓”等公益活動,志願者中有機關幹部、大中小學生,也有普通市民,一束束鮮花、一次次緬懷,表達了他們對志願軍烈士的崇高敬意。

在丹東市振興區濱江村,有一座安葬了31位志願軍烈士的陵園。這是丹東市12處集中安葬抗美援朝志願軍烈士的陵園之一,也是當地唯一一處由村裏出資修建的烈士陵園。

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前曾在濱江村進行駐訓集結,並開設戰勤醫院。戰爭期間,數十名由前線轉運回國的志願軍傷員因傷重不治犧牲,就近安葬在村子附近的山坡上。這些年,濱江村靠着發展集體經濟家底越來越厚實,村民們始終沒有忘記散葬在後山的志願軍烈士,村集體投資興建了濱江村烈士陵園,將村域內散落的烈士遺骸集中移葬、規範管理。每年的清明節和烈士紀念日,當地黨政機關、企業、學校等都會組織人員到這裏舉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守護他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守護烈士就是守護我們的紅色血脈,守住幸福生活的根,不光我們這一代人要守,世世代代都要守下去。”濱江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袁玉祥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223 字。

轉載請註明: 踏遍綠水青山 追尋紅色記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