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9月末,浙江衞視重磅推出“新時代劇獻”特別劇季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作為領頭推出的電視劇《大考》目前已於9月21日播出。《大考》由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接踵而來的困境中,“金和縣”全縣人民團結一致、突破難關,為該縣即將高考的高三學生們保駕護航的故事。

《大考》的導演沈嚴,儒雅的外表下還有着浙江人細膩善思的特質。他曾執導過《天才基本法》《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辣媽正傳》等經典作品,對真實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心理擁有敏鋭觀察。《大考》同樣延續他的慣常風格,講述了一眾平凡人物遭遇高考、疫情、洪水等狀況後,在重重壓力下突出重圍,向未來堅定前行的故事。

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近日,導演沈嚴接受了浙江衞視記者的專訪,與我們聊起創作《大考》的心路歷程。令人意外的是,儘管這次“細小切入”鋪陳“動人敍事”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但對沈嚴而言,這既不是他執導《大考》的初衷,也不是執導《大考》給他帶來的最大意義。《大考》之於沈嚴,似乎更像一扇門,打開通往進一步理解“現實主義創作”的方向。

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大考’是一個特別好的名字”

Q:《大考》是在怎樣的契機下創作的?劇名有怎樣的深意?

A:起源是國家廣電總局藝術處的同志們,看見了2020年高考結束後,一個女生興奮地跳一字馬的照片,由此想到“高考”這麼一個選題。選題落地後找到了我,我覺得這個選題很有意思,加上很多年沒有寫過教育題材了,就想試一試。

“大考”是一個特別好的名字。我們劇裏有一句家長的台詞:“雖然是孩子的高考,但其實也是我們整個家庭的大考。”而我認為,其實不光是孩子和家庭的大考,也是學校、甚至整個社會的大考。特別是在2020這特殊的一年,我們的劇情原型發生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那裏的孩子們不僅經歷了疫情,還經歷了洪災。這一場大考包含着整個社會機制的應對等方方面面,是一個包容並蓄的命題。

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Q:此前您所執導的《在一起之擺渡人》,同樣聚焦於疫情之下平凡人物的動人故事。與之相對比,《大考》在影視創作中對疫情有什麼新的思考?

A:羣眾都經歷過2020年的疫情,很多家庭也經歷了疫情下的高考,所以對於網課諸如此類的點,首先肯定有共情基礎。2020年的疫情來得這麼突然,但之後的社會控制也這麼及時,而且孩子們面對各種壓力和困難時,他們沉着積極地去面對,這樣真實的行動表現讓我非常感動。

我倒是不想把這個題材推到那麼高的層次,我還是更想聚焦在高考的學習以及孩子們,通過他們來展現整個社會這些考驗的事件面前的應對,也表達對年輕人、對我國的未來的關愛和支持。

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Q:《大考》這部作品彙聚老中青三代演員,有胡先煦、李庚希、榮梓杉三位新生代演員出演學生角色,也有陳寶國老師這樣的實力派演員。在選角上,您有什麼樣的考量?

A:我們的戲是純現實主義題材、生活流的戲,裏面沒有比較誇張的劇情。我希望演員本人就能貼近角色,儘量本色出演是最好的。確定角色前,我們看了演員們很多過往作品,能夠基本感覺到人物在表演裏面沒有痕跡,能夠自然流露出和我們角色表現比較相像的特質,才做了這樣的選擇。

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例如陳寶國老師,我一直覺得他挺像一個老校長的,他在這個行業也確實是大前輩,特別穩重,我完全信任他。陳寶國老師的表現也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三場台詞量巨大的戲,都能完整、完美、精準地體現出來,淋漓盡致。

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現實主義就要拿出現實主義的樣子來”

Q:自開播後,《大考》這部劇引發大眾情感共鳴,“真實”二字反覆出現在評論。“真實”是觀眾評價現實主義題材創作的一個角度,《大考》為了呈現“真實”,作出了那些努力和設計?

A:我們做了大量的調研、收集了大量素材,為了反季節拍攝時場景的真實性,在大劇組成立前就開始了前期鏡頭儲備,功課做了很多。我們還回到了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拍攝,2020年高考時在任的縣教育局局長汪局長,從我們創作初期寫劇本起,一直在做我們的顧問,親口對我們講述了洪水爆發那一刻,他淌着水去學校查看情況,險些被漂浮的汽車撞到身上的經歷,讓我感觸特別深。

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我希望整個劇的影調能偏向紀錄片的風格,寫實、不做刻意修飾,不過在畫面上還是有一些小設計的。南方的冬天,在我印象裏是色調清冷的,所以冬季發生的劇情裏,我們把畫面處理成偏冷調。第八集以後,色調也隨季節變化開始慢慢回暖。

Q:與此前《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等作品相比較,創作《大考》這部作品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A:現在的觀眾真的有能力、也願意接受百花齊放的文藝作品類型,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對現實主義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們會覺得,既然你們是在做現實主義,就要拿出現實主義的這個樣子來,不要懸浮,不要胡説八道。我覺得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有可能真正打動他們。

我會去看觀眾的評論,有人説特別落地,特別像曾經的學校、曾經的生活、曾經的語境。我很高興能讓大家有代入感,也希望大家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其實人生不止一場大考,只要你認真想做一件事,無論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希望在今後,能夠看到觀眾更多的反饋和討論。

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Q:近年來,國產主旋律影視劇中對於“去宏大敍事”有了不同的創作探討。對於主旋律影視劇如何走進大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心中,您有什麼看法?

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A:首先我不覺得這是一個宏大的選題。通過小人物遇到的簡單生活狀況來以小見大,它應該是這樣一個題材。所以我只希望能夠更加還原現實,注重細節,貼近生活。

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其次,好的現實主義題材一定是能引發大眾共鳴共情,或是吸引討論的。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看到我作為現實主義創作者的態度。只有當我是真誠的、不迴避現實的,才能獲得他們的認同,他們才會願意一起來探討你所要表達的問題。現在的現實主義,真正能給觀眾帶來背後的意義。

以真誠的態度直面、還原現實生活。這樣的創作態度,為《大考》賦予了一層“親切感”,讓小人物的小故事,成為一篇温情記錄時代、飽含家國情懷的當代中國畫卷。從“美好戰略”出發,浙江衞視也時刻聚焦時代主題,踐行媒體使命,通過一部部品質劇集的聯播,表達着與時代共進、記錄“美好時代”的平台追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04 字。

轉載請註明: 專訪《大考》導演沈嚴:希望讓觀眾看到故事背後的意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