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這部劇正在熱播,雖然觀眾有萬般的不願意,凌霄和李尖尖的親情還是轉變成了愛情,幸好賀子秋及時發現了自己和李尖尖只是親情,避免了狗血的三角戀,要不然很多觀眾都得棄劇。
在最新的劇集中,賀子秋的咖啡店入不敷出,這個信息最先是由賀梅發現的,然後她把自己做咖啡連鎖經營的朋友通過李海潮推薦給了賀子秋。
由此可以看出,賀梅還是相當關心子秋的,所有人都沒有考慮過咖啡店的生意,只有她在默默的關注,而且她還為子秋解決了燃眉之急。
賀梅雖然從小就拋棄了子秋,但是大家都知道她的心並不壞,只是嘴硬而已。
賀子秋的咖啡店出現了危機,編劇這種設定雖然洗白了賀梅,但是邏輯不通,成了全劇最大的敗筆。
第一,賀子秋在國外待了九年,雖然説這九年時間的具體經歷劇中還沒有提到,但是可以確定他做甜品是有師父的。
賀子秋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既然他想要回國開咖啡店,怎麼可能跟着師父只學製作過程呢?
從賀子秋咖啡店的裝修、店內陳列來看,很明顯他是刻意學過經營之道的。
對於已經27歲的賀子秋,在國外經歷了那麼多事,好不容易攢了些錢回國開店,難道他會不考慮消費人羣和地理位置?
很顯然這個邏輯和賀子秋的人設是不相符的,他不是一個草率之人。
第二,劇中的時間為2019年,李尖尖的樹洞投稿和現實恰好還是契合的,這也讓很多觀眾表示這部劇的編劇也太用心了,細節可以把控得這麼好。
然而,既然時間是2019年,那麼賀子秋難道沒聽説過外賣嗎?
賀子秋的咖啡店雖然對於學生來説價位偏高,但是對於每天消費咖啡的上班族來説根本不算貴。
賀子秋為什麼不把自家商品和外賣對接呢?只要咖啡和甜品價位相當、口感尚可,完全不用擔心銷量,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以外的消費羣體。
編劇一會把時間細節摳得很好,現實和劇結合了起來,一會就又忘了這個年代商家都已經接入了外賣服務,編劇這個邏輯還是有點混亂的,經不起推敲。
其實賀子秋咖啡店的經營危機很好解決,所有觀眾都有辦法,根本用不着賀梅介紹的經理。
第一,線上線下相結合,店裏的三個員工有一個直接轉崗,成為專職外賣人員。
第二,降低成本,蛋糕和咖啡原材料換成普通的,不要莊園特供的,價位降低到學生能接受的價格,只要學生能買得起,這個地理位置不缺的就是學生,薄利多銷才是王道。
第三,增加麪包牛奶等品類,現在的孩子早上都吃麪包牛奶,現實生活中學校周邊的甜品店也都是這樣經營。
只要能做學生消費得起的商品,這個店必定能賺錢,賀子秋只要把他那些頂級食材換成普通食材就完全夠了。
雖然説賀子秋之前只是當學徒的,但是這麼多年不可能只學做甜品和咖啡,就算是再笨的人也會去學經營的。
賀子秋現在的咖啡店之前就是一家咖啡店,為什麼對方要轉讓呢?
難道説賀子秋在開店之前不做市調嗎?
就算是手頭有幾百萬的人投資開店也是要做市調的,賀子秋既然知道開店前要核算一天多少營業額能達到收支平衡,難道他連自己的消費人羣是誰都搞不清楚嗎?
不得不説,編劇這樣的設定除了洗白賀梅之外,顯然是不合邏輯的。
或許有人會説賀子秋把這個咖啡店開在高中那條街上完全是為了李尖尖,還有他們當年的那些回憶,因此才忽略了對市場的考察。
其實這是更經不起推敲的一種説法。
咖啡的消費羣體本來就不是學生,別説賀子秋了,就連沒喝過咖啡的都知道,咖啡店本來消費的就是一種環境,而學生消費的僅僅是咖啡而已。
在國外的學徒過程中,難道賀子秋就沒有留意過咖啡店裏的客人都是什麼年齡段的嗎?難道回國之後開店的首要考慮因素就變成了自己的美好回憶?
賀子秋咖啡店的危機簡直就是一大敗筆,除了洗白賀梅之外完全不符合正常邏輯,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