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中的演員與銀幕外的觀眾,似乎有着天然的鴻溝無法跨越,他們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説都是遙不可及的,我們總覺得作為演員,他們的數量總是非常稀少的,其實也不盡然,只是名聲在外,紅極一時的不多罷了。
有些演員演了輩子戲,他的身影時常出現在各部影視作品之中,讓觀眾感到熟悉,但他卻從未大紅大紫過,我們熟悉他的身影,卻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他們如一直堅韌的小草,默默地渲染了大地,增添了春意盎然,卻不曾留下屬於自己的名字,他們只為春而來,只為戲而生,他們無私的奉獻,令人肅然起敬!
此時,若是出現一個小鮮肉的名字,我必然會被罵的體無完膚,那便從記憶的深處,挖掘一位大家熟悉又陌生的演員吧!
他是昔日上海電影製片的一位"硬裏子",拍過很多電影,但並不出名,不過作為喜歡老電影的觀眾看到他,便會不由想起他昔日塑造過的角色,他就是鄧楠。
"無私"與"演員"或者説"明星",在如今看來是極為不相稱的兩個詞,因為時代變了。
那時候大家也沒有名利心,只要有電影拍,給到角色演,就是蠻開心的事。至於出不出名,紅不紅,他們也並不十分在意。
相對來説,他們更在意的事情,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否能得到觀眾的認可?另外一個就是——自己有沒有過足"戲癮"。
正因為這份不同的心態,這些老藝術家在影壇的貢獻與成績,是如今的演員無法比擬的,想要飛得高,走得遠,眼界、氣魄與胸襟尤為關鍵!
他的一生演繹的多是配角,那便不以作品作為切入點了,就從他的出生慢慢講起吧!
鄧楠,原名鄧作剛,號劍靈,1916年出生,是四川遂寧人,他的家境十分優越,或者説十分富有,因為祖上是個大地主,爺爺有良田千畝,家中的老宅也是修建的十分精緻豪華。
他們家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户,不過,他父親和叔叔的形象卻與電影中看到了地主形象截然相反。
他的父親鄧全仁是個文質彬彬的才子,從不仗勢欺人,甚至還從小教育他要堂堂正正做人,而叔叔鄧全義的為人更是豪爽仗義。
鄧楠的性情更隨叔叔,雖然他是大少爺出生,但卻有着綠林好漢的個性,為人耿直,喜歡仗義疏財,這也就為他往後的人生和所作所為埋下了伏筆。
他從小衣食無憂,就喜歡呼朋喚友的四處看演出,別人只管看,他看完卻還喜歡學舞台上的演,而且天賦高,還能演得像模像樣的。
作為有錢人家的公子哥,他身邊自然少不了擁護者,由於出手闊綽,為人仗義因而身邊也結交了不少朋友,尤其對有知識有修養的人,更為敬重與崇拜。
正所謂"樹大招風",看着他們腰纏萬貫,誰能不眼紅?於是周邊的土匪強盜,紛紛打起了他們家的主意,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何況那還是一個不太平的時代!
他的父親和叔叔後來便因遭土匪搶劫中被打死,正是因為早年經歷的這場變故,讓他明白"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因此也就漸漸養成了輕財重義的性格。
父親和叔叔的離世,給他留下了萬貫家產,但他並不以為意,人沒了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在一位長輩的指導下,他投入了抗日救國的隊伍之中,因而結識了很多進步人士。
在這些人的帶領下,他漸漸走上了表演的道路,為抗日做宣傳,因為聽説當時所在的劇團經費匱乏,他便二話不説,變賣老家的祖產,將全部捐給了劇團以及用於其他一些抗日宣傳活動和接濟同道中人。
他的民族大義、愛國情操都令人肅然起敬,畢竟很少有人能慷慨至此,變賣家產相當於斷了自己所有的退路,自己再不是那個揮金如土的大少爺,而成了囊中羞澀的窮小子。
不過,性情豪爽的鄧楠並不在意這些,他加入了著名的中華劇藝社,與白楊、舒繡文、瑞芳、秦怡等一起,參演了《天國春秋》、《屈原》、《孔雀膽》、《清宮外史》等愛國話劇。
儘管他一直都只能出演一些配角,但那又怎麼樣呢?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對於他出演的每一個角色,他都是慎重的,認真的,只要有演出的機會他都一樣欣喜。
在演出的過程中,他認識同樣作為演員的羅卓,兩人志同道合,相談甚歡,最終喜結連理,婚後還生下了兩個女兒。
為了養家餬口,1947年時,他順應潮流,和很多演員一樣來到香港拍電影,雖然仍未能當上主演,但他也算積累了一些在銀幕上的經驗。
隨着新中國的成立,他帶着妻兒重新回到上海,併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演員,然而還沒等到鄧楠開始接拍戲,他的家庭卻傳來了噩耗。
妻子在一次乘船時,不幸罹難,好好的一個家轉眼就散了,鄧楠悲痛不已,但他並沒有因此意志消沉,一蹶不振。
真正的勇士敢於面對慘淡的人生,他收起所有的悲傷,努力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把眼淚化成了動力,認真演好每一個角色。
可是由於他的面相比較"兇狠",以致於多年來,只能一直演配角,但他不在意,努力成為了一名"金牌綠葉"。
他雖然更多的出演的時一些武夫、莽漢,但他的臉卻有着極高的辨識度,依舊被觀眾熟識,他認真的揣摩角色,力求每一個角色都得到最完美的詮釋。
他是《鳳凰之歌》中一肚子壞水的富農分子李元民,他是《鐵道游擊隊》中勇猛頑強卻壯烈犧牲的魯漢,他是《海魂》中外表忠厚,卻陰險狡詐的叛徒蔣旺。
鄧楠在《海魂》中出演的蔣旺,還得到了主演趙丹的誇讚,這是一個表面和內心反差極大的人物,他卻依舊將其演繹的入木三分,令人拍手稱讚。
他也曾出演過《林則徐》中的關天培,《摩雅傣》中的頭人召竜帕沙,《林沖》中的薛霸等,無論角色與角色之間有多麼細微的差別,他總能第一時間察覺,並將其演繹的真實到位。
別看他長得五大三粗的,還總出演一些粗俗魯莽的大漢,但現實中的他卻細膩敏感,善良而心軟,而這種外剛內柔的反差萌,卻只讓我們覺得他可愛。
1964年《舞台姐妹》中的"陽春戲班"的班主和尚阿鑫,是他留在銀幕上的最後一個形象,這個唯利是圖的"大壞蛋"被他演繹的活靈活現的。
可是他認真的表演卻給他帶來了飛來橫禍,正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那時正逢時代的變革,影片被冠上了"主題不高"的名號,而他也受到了牽連。
各種不公正的待遇隨之而來,灰暗的生活讓他看不到黎明的曙光,於是1968年12月24日,鄧楠投河自盡,年僅52歲。
令人為之淚目的遠不止鄧楠一個,早在他之前,同在劇中飾演了氣越劇皇后商水花的主演上官雲珠在1968年11月23日跳樓自盡,年僅48歲。
此外,在1966年時,扮演了劇中沈家姆媽的演員沈浩,也年僅50歲便投河自盡了,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有着令人悲痛的結局。
我們總以為生命很長,經得起肆意的揮霍,其實生命很短暫,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愛相愛的人,做想做的事,不要在有限的生命裏,留下無限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