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75億票房超去年 電影圈大佬們下一步如何借“東風”
電影《獨行月球》票房超23億元、2022年暑期檔累計票房超去年……一個個好消息讓電影市場越發活躍起來。作為擁有超8萬塊銀幕並穩居全球首位的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的目標現已被列入“十四五”規劃中,此時如何謀篇佈局,穩健邁出下一步至關重要。在8月14日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的“電影強國論壇-奮進新徵程:光影不息 燃夢未來”上,做好創作、講好故事、藉助科技帶動產業升級等均成為從業者們的共識,從而讓電影產業在全球市場邁上新台階。
全國影院營業總數過萬家
在剛剛過去的週末,電影市場頻頻傳來好消息。
8月14日,當下熱度正盛的電影《獨行月球》正式實現累計票房突破24億元,這不僅讓該片穩居2022年電影票房總榜第三位,還進一步向着第二位的寶座邁進。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該片已打破中國影史暑期檔科幻片累計票房紀錄等多項紀錄,在觀眾間掀起觀影熱潮。
也正是在熱門影片的帶動下,2022年電影暑期檔也頻頻傳來好消息,並於8月13日正式超越去年暑期檔73.81億元的總票房。據燈塔專業版,截至8月14日10時,2022年暑期檔(6月1日-8月31日)總票房已達75億元(含預售),總場次為2431.9萬,總人次則達到1.93億。
在電影放映端,據燈塔全國影院營業地圖顯示,現階段,全國影院營業總數基本穩定在1萬家,營業率則能達到八成左右。且隨着《獵屠》《斷·橋》等新片登上大銀幕,以及《人間世》等其他待映影片正進行最後的準備,全國各地的電影院也圍繞着相關影片展開一系列活動,積攢着人氣。
影評人劉賀表示,通過熱門影片的上映以及全國影院營業率保持穩定,國內電影市場能夠在此基礎上獲得更高的熱度並向前繼續恢復與發展,且中國憑藉超8萬塊銀幕連續保持世界第一,這在提供更多觀影空間的同時,也指出了市場背後的可能性。
資本佈局多點開花
好消息接二連三傳來,與此同時,近年來國內電影市場所應對的挑戰各方均有目共睹,且這一挑戰還尚未完全離去。“三年疫情,電影市場很多項目出現了停滯,沒有市場也沒有收益,在疫情之後,用什麼樣的作品召喚觀眾再走回影院,這是電影人面臨的重要課題。”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傅若清如是説。
面對這一情況,電影從業者並未由此放棄,並紛紛選擇不同方式進行探索與佈局。“我們不會躺平。”華誼兄弟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表示,華誼兄弟在持續產出作品的同時,也在探索延續電影產業鏈的生命,如在實景娛樂上落地5個電影小鎮,還嘗試影遊聯動等,未來則會在拍電影這件事上繼續佈局,也在展望元宇宙等更多新領域,讓電影內容有更多價值。
與此同時,據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透露,光線傳媒正在不同階段運作的電影有70部左右,還有幾十部動畫電影,計劃每年有15-20部電影推向市場,在下一個十年裏,希望能做到150部影片上映,單片平均票房做到5億元以上。
不只是在內容端,電影從業者們也在放映端等方面強化佈局,其中中影集團便在產業鏈末端推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格式電影系統CNITY。傅若清表示,電影如果還停留在原先的影院觀影體驗或技術質量,很有可能會失去觀眾,要提升放映端口的質量,從而實現影院觀賞品質的高端化、差異化,讓環境、視覺、聲音等多方面留住觀眾,給觀眾一個花錢花時間到影院觀影的理由,同時也讓技術從放映端延至製作端,提升電影品質。
消費升級倒逼產業提升
在《“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中,建成電影強國的目標已被明確標出,並稱“展望2035年,我國將建成電影強國,中國電影實現高質量發展,電影創作生產能力顯著增強,彰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中國美學的精品力作不斷湧現,以國產影片為主導的電影市場規模全球領先,電影產業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培養造就一批世界知名的電影藝術家,中國電影在世界電影格局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大幅提升”。
博納影業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於冬認為,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拿出過硬的作品,只要有優質的電影作品,就能夠獲得觀眾與市場,而要實現電影強國有兩個標誌,其一是本國電影在本國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另一個則是海外出口能力、輻射能力和海外影響力,“中國要成為電影強國,要面向國際吸納全球人才來拍中國電影、中國故事,用多種聲音、多種渠道,向外界展現中國魅力、中國電影承載的價值觀和理念,提升話語權,向世界擴張影響力。同時,國產電影海外發行時不只是賣片,還要有知識產權的保護,避免海外盜版的損害,要不斷強化中國電影知識產權的保護,保護商業價值,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回血”。
在從業者看來,電影市場的發展不僅離不開優質內容,也離不開技術的提升。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表示,科技創新對電影行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消費升級之下,人們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新的科技如AR、VR,以及電影製作端的虛擬拍攝等,則給了更為豐富的想象。
北京商報記者 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