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的哥哥》,陣容真的是神仙打架。
潘瑋柏、蘇有朋、吳克羣,還有“平民天王”任賢齊。
事實證明,任賢齊“平民天王”的名號真沒摻水分,一上來就拿下“人氣王”,位列觀眾最喜愛的榜單榜首。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咖位最大,人氣最高的任賢齊,卻在三次公演中屢戰屢敗。
哪怕在第二輪和蘇有朋合體,來了波“情懷殺”,他們依然未能獲勝。
任賢齊參加《披荊斬棘的哥哥》,在很多歌迷的心裏,其爆炸效果較之王心凌參加《乘風破浪》也不遑多讓。
可在節目中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恰恰相反。
有人説,任賢齊三戰三敗是賽制問題。
但之前任賢齊也不是沒有參加過音樂綜藝。
《我們的歌》慘遭淘汰。
《時光音樂會》反響平平。
任賢齊“歌手”的困境,在娛樂圈絕非偶然。
甚至可以説,在節目中任賢齊的“失敗”,也是整個華語樂壇的悲哀。
一、20世紀最後的偶像天王
《心太軟》的製作人曾説:
“如果這首歌收版權費的話,那麼賺到的錢幾乎可以買下一座城。”
這句話或許有些誇張的成分。
但也説明了任賢齊當初的火爆程度。
小到街邊一元飾品店的音箱。
大到趙麗蓉將改編版《心太軟》歌詞搬上春晚。
大街小巷,男女老少。
全國人都在聽任賢齊。
橫空出世。
一曲成名。
這些字眼用在任賢齊身上再貼切不過。
畢竟,《心太軟》之前,他不過是和桌子椅子一起被打包賣進滾石的“冤大頭”。
90年代的滾石唱片正處於頂峯時期。
隨便朝公司裏扔個石頭,就能砸到一大片經典歌手。
所有人都認為任賢齊被賣進滾石是走了狗屎運。
他要長相沒長相,要名氣沒名氣。
任賢齊進入滾石後,沒成為著名歌手就罷了。
反而成了“待裁人員名單”上的常青樹。
那段時間,任賢齊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找退路:
“實在不行,我就去當運動員。”
他只能這樣安慰自己,然後開始自己在滾石打雜的一天。
1996年,任賢齊和滾石合約終於只剩最後一年。
眼瞅着馬上要從樂壇解脱了。
音樂製作人小蟲不幹了。
當初任賢齊年年登上“待裁人員名單”。
小蟲年年力排眾議給他留下來。
奈何小蟲平日工作太忙。
光顧着留人了,忘了給人寫歌。
這麼一拖,就拖到任賢齊臨近解約。
小蟲心想不能白耽誤人家這麼長時間,便順手給他創作了這首《心太軟》。
《心太軟》的創作過程真的挺隨便。
起因:小蟲飛去阿拉斯加搖骰子。
經過:贏了一個女孩很多錢,小蟲於心不忍就開始放水,一放水把老本賠進去了。
結果:小蟲回到家看着空蕩蕩的錢包悔不當初,伏案寫出“你總是心太軟”,然後把歌給了任賢齊。
1996年平安夜,《心太軟》順利發行。
一開始,這首歌並沒有給任賢齊的處境帶來什麼改變。
水花不大,反響平平。
但在內地歌壇,《心太軟》唱遍大街小巷。
上到耄耋之年的老者,下到韶顏稚齒的小兒。
誰都能哼上兩句:“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
在當時的市場行情下,100萬銷量就已經算極好的成績了。
有媒體報道,《心太軟》的銷量達到令人咋舌的2600萬。
任賢齊火得太猛,太突然。
以至於大家都認為他只是曇花一現,等着他運氣耗盡的那一天。
然而兩年後,《傷心太平洋》《對面的女孩看過來》...
張張爆賣,曲曲經典。
他的《傷心太平洋》。
更是成了千禧年來臨之前,台灣歌壇最後一張銷量破百萬的專輯。
任賢齊之後,實體專輯的時代告一段落。
有人説,任賢齊是“20世紀華語歌壇最後的偶像天王”。
還有人更直接,將其冠名為“末代天王”。
任賢齊是20世紀華語樂壇最後的守門人,卻並非華語樂壇巔峯最亮的那顆明珠。
二、諸神之戰
只有瞭解當初華語樂壇有多麼璀璨。
才能明白任賢齊一路拼殺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拉開華語樂壇諸神之戰序幕的。
是一個名叫鄧麗君的女子。
鄧麗君的柔情甜嗓,為華語樂壇吹來一股新的希望。
隨後,許冠文許冠傑兄弟。
一個接棒李小龍武打電影,創造了喜劇港片的輝煌。
一個將粵語歌發揚光大,打開了粵語流行歌市場。
鄧麗君和許冠傑為華語樂壇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後,各種人才源源不斷,璀璨新星井噴式湧現。
繼承鄧麗君衣缽的,是梅豔芳。
“香港女兒”、“百變天后”。
女明星中,能與梅豔芳一爭的寥寥無幾。
而男明星中,“譚張之爭”拉開序幕。
自從譚詠麟和張國榮進入歌壇,二人幾乎壟斷了香港樂壇所有獎項。
由於二人光芒太盛。
逼得開山鼻祖許冠傑退居二線。
壓得明日之星張學友沒有出頭之日。
二人堪稱歌壇的卧龍鳳雛,一時瑜亮。
與此同時,他們各自粉絲也拉開曠日持久地罵戰。
搶專輯銷量,搶頭版,甚至是發生衝突。
“譚張之爭”代表香港樂壇最鼎盛時期。
“譚張之爭”後,Beyond、張雨生、李宗盛如雨後春筍。搖滾、抒情、藍調,風格各有不同。
80年代,華語樂壇百花齊放,山頭林立。
和80年代的輝煌不同。
90年代初的華語樂壇,一直籠罩在淡淡的陰影之下。
“譚張之爭”以雙方宣佈退出歌壇告一段落。
黃家駒發生意外。
鄧麗君宣佈再不進行公開表演。
梅豔芳用52場演唱會告別舞台。
在一片慘淡中,“四大天王”誕生了。
還有一個名叫王菲女歌星,橫空出世。
比起80年代的“四大天王”: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梅豔芳。
90年代的“四大天王”劉張黎郭,説是狗尾續貂有些嚴重。説接續輝煌,又有些名副其實。
80年代的譚張梅陳,無一例外,都拿到了樂壇最高獎項“金針獎”。
但90年代的四大天王中,只有一個張學友拿到這份殊榮。
搖滾樂代表人物“魔巖三傑”之一的何勇曾放話:
“四大天王只有張學友會唱歌。”
單就音樂實力而言。
90年代確實已經呈現衰落之勢。
可不論怎樣,四大天王的風頭依舊無人能比,成績斐然。
而任賢齊,就是在四大天王的來勢洶洶中,逆流而上,成為又一個“天王”。
當時華語樂壇上最受矚目的女歌手非王菲莫屬。
一張《浮躁》將她帶上國際舞台,甚至登上了《時代》封面。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天后級人物。
在被別人問“你是否是內地最火歌手”時,連連搖頭,回答道:
“現在最火的是任賢齊。大街小巷都是他的歌。”
1996年憑藉《心太軟》火遍亞洲。
1998年出演《神鵰俠侶》中的楊過。
1999年帶着《對面女孩看過來》登上央視春晚。
2000年又演了《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
時至今日,依然有人調侃:
“任賢齊長這樣都能演楊過,可見他當時多火了。”
任賢齊很火是不假。
但他的花期卻短的異常。
2001年,一個名叫周杰倫的年輕人闖進金曲獎舞台,為傳統的台式情歌畫上休止符,宣告了任賢齊時代的終結。
前有叱吒風雲的四大天王,後有新起之秀的周杰倫。
任賢齊夾在兩個時代交替的縫隙中。
出色的完成了自己作為舊時代守門人的使命。
任賢齊絕非華語樂壇巔峯時最璀璨的那顆明珠。
卻也是羣星閃耀的夜空裏,讓人不可忽視的一顆星。
當週杰倫從任賢齊手中接過時代的接力棒。
人們滿心歡喜的以為這將是新輝煌的開始。
誰承想,這卻是華語歌壇的迴光返照。
三、諸神黃昏
2019年,微博上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起因是一個網友發了一個帖子,質疑周杰倫真的有粉絲嗎?
此貼一出,萬千老JAY迷們不幹了。
學打榜的學打榜,學控評的學控評。
耗時四天,力壓流量小生蔡徐坤成為榜單第一。
這是實力派與流量派的交鋒。
看似實力派贏得漂亮。
實則是輸的徹底。
流量數據成了衡量一個明星的硬性標準。
實力派只能在這種畸形標準下,用數據去證明自己的實力。
如果不符合標準,就會被質疑“小眾”“過氣”“不火”。
實力不再,數據為王。
這怎麼能算我們贏得漂亮?
千禧年,那個桀驁不馴的少年在舞台上放言:
“華語樂壇才是最厲害的。”
大家翹首以盼,希望見證華流如何登上巔峯。
孫燕姿、朴樹、五月天...
21世紀的前10年,華語樂壇依舊星斗漫天。
儘管,重心已經由“實力”,轉向“偶像”。
與韓流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名叫“流量”的東西。
偶像=50%實力+50%顏值
流量=50%顏值+200%數據
如果説“偶像”是華語樂壇倒退途中不得已的退而求其次。
那麼“流量”則是華語樂壇徹底衰落的悲歌。
“華語樂壇已死”,這個事實早就寫在各大音樂榜單中了。
翻開近年來的金曲榜一看。
位列前十的無一例外,全是流量。
流量小生再往後,是短視頻的興起。
快節奏時代,沒有人願意安安靜靜坐下來寫歌。
抄襲、魔性改編,人人都在追求爆款。
當流量的擁躉佔據大流,抄襲歌曲登上大雅之堂。
真正有實力的人,卻成為邊緣人物,生存空間一再被人擠壓。
“平民歌王”任賢齊,數次參加音樂綜藝,數次撲街翻不起水花。
好不容易又上了《披荊斬棘的哥哥》,拿下人氣王的稱號。
又被節目組規則坑慘了,三次pk三次失敗。
一個任賢齊,是無數任賢齊們的縮影。
朴樹在節目上坦白直言:
“説實話,我這一段真的很需要錢。”
張楚回家隱退,時隔數十年參加《閃光的樂隊》。
鏡頭極少就算了,還被人指出“唱功不行”。
曾經登上《亞洲週刊》封面,代表了一代人記憶的孫燕姿。
在綜藝中給流量鑲金邊。
還被人稱為“冷門歌手”。
李宗盛曾對如今的華語樂壇做出十分懇切的評價:
“你們餵豬食,聽眾當然成了豬。”
鄭鈞也曾憤怒的説道:
“現在榜單上的歌,十首有九首都聽不下去。”
流量橫行,口水歌圍堵。
實力派歌手難敵流量。
華語樂壇的衰落已是必然。
可音樂,絕不僅僅只是音樂。
它是我們對美的感知,是儲存記憶的符號。
上一代有鄧麗君,有羅大佑。
現在有周杰倫,有陳奕迅。
那麼下一代呢?
粗製濫造的工業歌。
千篇一律的抄襲曲。
當啓迪美的第一個音符由這些歌曲奏響。
後果,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