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街頭跑腿員、“寵物擺渡人”……《奇遇·人間角落》這檔節目記錄的普通人生活樸素而真切,令人“破防”。歐陽娜娜作為故事探訪人,傳遞了她在不同“人間角落”的見聞。
《奇遇·人間角落》需要“故事探訪人”和飛行嘉賓一起探訪七個正在“角落”裏上演的温情故事並且深度參與其中,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尋找生活的解法。在歐陽娜娜看來,做“故事探訪人”核心是要去用心感受他們的故事、傾聽他們想説的話,然後通過她和嘉賓的視角,結合鏡頭語言把這些訊息傳遞給觀眾。
歐陽娜娜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她一開始對跑腿員的生活最感興趣。她生活中也會下跑腿的單,覺得跑腿員是離自己生活很近的一個職業,但又很陌生,自己完全不瞭解他們的生活,所以非常好奇。另一方面,她也想通過跑腿工作試圖瞭解下訂單的這位陌生人:他是男生還是女生、是做什麼職業的、他家裏是什麼樣子……
歐陽娜娜去跑腿員家裏探望。
和任敏探訪喬小刀“荒野之國”的過程中,歐陽娜娜坦言自己不會拍吵架的戲,需要飽滿情緒的戲她喊不出來。任敏帶動她大聲喊出了那句在競演綜藝上被嘲的台詞——“媽已經走了十年了,你清醒一點!”彈幕上有網友表示,當年那檔綜藝讓歐陽娜娜都有些自閉了。
但她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從起初到現在都沒有特別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因此也不存在“釋懷”。
“我從小就想得很清楚:就像我拉大提琴拉得不好,或者出現失誤的時候,我不會去責怪自己,而是會直接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怎樣去改進下次才能不出這樣的問題,而不是去在乎情緒的點。”
日前,一段拍攝農村婚宴的視頻引發熱議。宴席上的食物簡樸,遭到許多網友嫌棄,甚至有人評論“貧賤夫妻百事哀”。簡樸的婚宴,該被嘲笑嗎?
該對新郎新娘的結婚婚宴菜品環境較為簡樸,引起網友議論。圖/視頻上傳者社交平台截圖
從視頻畫面看,這個婚宴的場面確實很“另類”,與一般在酒店辦的、有排面的婚宴大相徑庭。在很多人的眼中,這大概只是農村家庭裏一頓豐盛的飯菜,與大多數人印象中“風風光光”的婚宴實在無法相比。
在天價彩禮、買車買房等已經成了結婚的前置條件時,會被一部分網友指摘“胃口大”;但現實中真的出現了這樣不計較的年輕人,又跳出一部分網友冷嘲熱諷。很多人不滿於一些潛規則,但當有勇氣打破規則的人出現時,卻又不相信了。
關於感情與婚姻,其實我們不乏許許多多的道理。關於應該娶或嫁什麼樣的人、如何去觀察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怎麼去觀察對方的家庭背景等,在網絡上比比皆是。在哪都不難找到許許多多“居高臨下”的指點,告訴年輕人應該怎麼做。
婚姻當然有經濟學上的意義,它意味着兩個家庭結成互助的團體,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不過,如果對這個意義過分強調,甚至取代了婚姻的起點——兩情相悦,那麼恐怕也本末倒置了。
挪威暴發了南非地區以外最大規模的奧密克戎疫情,由一場聖誕派對引起。目前,超過60人新冠檢測陽性,至少13人確診感染奧密克戎毒株。
當地時間11月26日,挪威當地一家可再生能源公司Scatec在聖誕節即將來臨之際,為員工舉辦了一場派對歡慶節日。其中,還有部分員工剛從南非回到挪威奧斯陸。
巧合的是,就在派對舉辦的當天,世界衞生組織正式將首先由南非政府報告的奧密克戎列入“需關注的變異株”。
需要注意的是,這場派對並不是毫無監管的肆意聚集。
Scatec公司發言人表示,在舉辦一年一度的節日派對前,公司儘可能地採取了安全措施,只有接種過疫苗的公司員工才會受到邀請,所有人都在派對前一天接受過核酸檢測,且檢測結果呈陰性。
然而,這些都沒能成功阻隔奧密克戎的傳播。
這場挪威的“超級傳播事件”恰好為奧密克戎的免疫逃逸潛力提供了數據參考。喬治城大學全球和公共衞生法與倫理學助理教授亞歷山德拉·費倫(Alexandra Phelan)指出,這些病例進一步證明,疫苗或許不能預防感染,但疫苗仍可能降低大多數人罹患嚴重疾病的風險。
深圳衞健委公眾號被網友投訴標題低俗,該新聞一出便衝上熱搜。政務新媒體到底該如何平衡尺度與深度?
12月5日,深圳市衞生健康委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回覆稱,對網友反映的問題高度重視,“深圳衞健委”微信公眾號(簡稱“深小衞”)後續會適當收縮開放的推文尺度。
當下時代萬物皆媒,政府機構都藉助新媒體渠道建構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兩微一抖”社交平台,因其受眾廣泛、包容度高、互動性強,成了政務新媒體新聞內容創作的重要陣地,這類賬號往往人格化、更親民。
翻閲“深圳衞健委”微信公眾號,每篇推文的封面是相對固定的結構——段子配表情包,常玩諧音梗,涵蓋話題詞彙和網絡流行熱詞。導語也抓人眼球,往往是青年人最擅長的自我嘲諷文體。很快,“深小衞”的“人設”就深入人心。
其實,此次“深圳衞健委”新媒體已不是第一次被廣泛討論。“我們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今年4月,這首高傳唱度的洗腦“疫苗網紅歌”配上青春靚麗的美少女跳舞視頻,就是“深小衞”的手筆。
傳播力與價值導向,是衡量新媒體賬號的兩個重要維度。作為政務官媒,有更多的傳統要堅守;作為新媒體,尋求“接地氣”的語態創新,以觸達更多受眾、增加用户黏性。如何在二者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就是對政務新媒體的一大考驗。
編輯 李佳蓉 侯韻佳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