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對“注水劇”的厭惡,不少人都深有同感:一集劇掐下前情回顧、新片預告、前後穿插的小廣告後,基本剩不下什麼實在的內容。曾有網友直言,只有倍速觀劇,才能讓人感覺自己在看一部正常的劇。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出台的《電視劇母版製作規範》(以下稱《規範》),將對電視劇正片、片頭片尾以及“前情回顧”“下集預告”等附加內容的時長進行規範,引導製作機構、播出平台不斷提升電視劇的觀感。
和生肉注水侵害消費者權益一樣,電視劇“注水”後,觀眾是最受傷的。本該緊湊的劇情,在無限拉長後變得囉嗦和拖沓,由於“注水”的方式不同,觀眾既需要忍受乏味的劇情,還要忍受一些明顯與劇情無關的生硬廣告植入,這些缺乏創作誠意的套路,只會讓觀眾感到被冒犯。當這種操作成為一種通行的行業風氣時,觀眾只能徒呼奈何,被動接受粗製濫造的作品。
電視劇的“注水”之處,可以體現在主旨思想、劇情內容及發行製作等諸多方面,但歸根結底還是反映了創作者水平不足、誠意欠奉,只想賺錢,無視劇作質量的不良導向。近兩年,隨着觀眾鑑賞水平提高,飽受詬病的“注水劇”註定要被市場淘汰。那些受到觀眾喜愛的精品劇作也在為創作者樹立標杆,悄然扭轉短淺、浮躁的行業風氣。
《規範》的內容,涵蓋電視劇母版時長、署名、聲音、字幕等方面,是一套電視劇製作的技術指標,其中對電視劇正片、片頭片尾以及“前情回顧”等內容時長的限制,對準的就是那些讓觀眾不悦的無底線“注水”行為。對缺乏自律和創作熱情的團隊來説,這些約束條款就像“緊箍咒”,使他們不能再肆意踐踏觀眾感受,輕而易舉收割“快錢”。《規範》也重申了創作者要堅守的價值觀,鼓勵了那些注重思想內涵、精研打磨的優秀作品。
我們常説文無定法,影視劇的創作同樣如此,影視節目的時長,根本上還是要視不同題材而定,從而符合相應節目的敍事節奏,給觀眾呈現出最為完整細膩的劇情。對電視劇部分內容時長的限制,是為了督促電視劇行業更好發展,而不是忽視創作規律,硬性約束影視節目的時長。各地在審批電視劇的過程中,應當在鼓勵優秀創作的基礎上,對不同類型的電視劇創作予以靈活對待,重點限制那些觀眾反響較差、有“注水”行為的劇作,以正視聽。
在影視行業,不乏一些既取得商業收益、又深受觀眾好評的劇作。這些案例説明,精品創作會獲得市場的積極反饋,也能構建良性發展的影視行業生態。要讓“注水”影視劇銷聲匿跡,就必須在影視行業塑造共識,督促製作方、播出平台推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優秀作品,擠出影視劇中的“水分”,讓那些試圖"戲不夠,感情湊"的“注水劇”再也不能招搖過市、矇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