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被《攀登者》氣吐血了

國慶檔到第五天了。

之前被寄予厚望的“主旋律三部曲”,局勢也逐漸明朗。票房和豆瓣評分基本成正比,兩邊都最好的是《我和我的祖國》,其次《中國機長》。

雙雙墊底的,就是今天咱們要聊的《攀登者》。

OK,被《攀登者》氣吐血了

現在要論起《攀登者》的失敗,簡直要氣得讓人吐血。

仔細想想,這個片子實在沒什麼擺爛的理由,甚至三部中最有潛力的就是《攀登者》。

《我和我的祖國》是合拍片,7個故事組合在一起,絕對比講好一個故事難,短片的形式本身也沒有長片吸引人。

《中國機長》雖然是個好題材,但故事偏單薄是它的軟肋。

真實事件中,3U8633航班從意外發生到飛機成功落地,滿打滿算只有42分鐘,而且整個過程雖然兇險,但不算一波三折,不足以支撐一部電影所需要的戲劇性。

相比而言,《攀登者》的故事就太佔優勢了。

首先,登珠穆朗瑪峯的戲劇性有多強就不用多説了。前段時間的紀錄片《徒手攀巖》,只用了兩三個機位,沒有任何特效,就能讓人看得手心冒汗。

而這可是珠穆朗瑪啊!

其次,這還不僅僅是登山,它背後還承載着強烈的國家意識和民族情緒。

1960年,我們之所以非得要登上珠穆朗瑪,不單單是為了爭氣,最重要的是它還事關我們跟尼泊爾的領土主權劃分。

當時中國和尼泊爾談邊境線,當時我們沒想獨吞珠穆朗瑪,而是説跟尼泊爾一人一半,一個北坡一個南坡,正好作為界山。但就這條件,當時尼泊爾在印度的教唆下也沒答應。

當時他們的潛台詞是:你的山,那你倒是登一個啊?

於是我們就登了。

可説起來簡單,背後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

當我們決定要從中國西藏一側的北坡登頂時,西方世界就嘲諷不斷,因為他們斷定,沒有人能從險峻的北坡登上去,那是“連鳥都飛不過的地方”。

鳥飛不過去是鳥的事,我們得上去。

1960年,中國浩浩蕩蕩組建了200人的登山隊,走到最後只剩了4人,4人中真正登頂的又只有三人,其中一位叫劉連滿的隊員因為物資不夠,自覺留在了離峯頂100多米的地方等死,並寫下了遺書。

而另一邊,當晚凌晨4點,王富洲、屈銀華與貢布成功登頂,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峯峯頂。

飛鳥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們做到了。

OK,被《攀登者》氣吐血了

英雄事蹟講完了,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有多好?

首先驚險場面肯定是不用多説的,就算不弄那麼多花裏胡哨的特效,就用紀錄片風格來拍也能讓人全程冒汗。

其次,這不是普通的登山,這是為國爭光。他們九死一生登山的目的,不是為了逞英雄證明自己,也不是為了征服大自然,他們上山的唯一目的,是插上那面五星紅旗。

這其中的勇氣與奉獻,哪怕片中只表現出十分之一,也能讓人淚奔。

就是這樣幾乎找遍全世界也沒幾個的好故事,《攀登者》的任務是把它改編成電影,而且還拿了最好的資源。演員陣容是吳京、張譯、章子怡,編劇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動作導演是徐克。

什麼叫天時地利人和?這就叫天時地利人和啊!可即便如此,導演李仁港同學還是避開了絕大部分正確答案。

電影中最讓人不解的是,為什麼非要加那麼多的愛情戲?

登珠峯這件事上,可供抒發的情感實在太多了。

當初那些隊員在氧氣完全用完時,可以連命都不要都要繼續登頂,這是實打實的愛國情。

當時劉連滿為了讓隊友們安全下山,他寧願自己等死也要把僅剩的氧氣和物資留給他們,這是義薄雲天的兄弟情。

光是表現好這個,電影的情感已經足夠充沛了。

可是它沒有,上面的兩種情緒它都沒有烘托到位,反而強行用大量的篇幅來渲染愛情。

當然,不是説加愛情戲不好,可就怕它在不合時宜的地方出現。登珠峯這種大事明顯更需要表現那種大愛,表現英雄們的勇氣和奉獻精神。

可現在的《攀登者》不是為國登山,而是成了為愛登山,為心上人登山。

退一步説,哪怕是這樣也行,那就把愛情戲拍好一點,不過現在的效果,只能説是狗血。

本片一共兩條愛情線。

一條是方五洲(吳京飾)和徐纓(章子怡飾)之間的,另一條在李國樑(井柏然飾)和黑牡丹(曲尼次仁飾)之間。

説實話,這兩段都看得人如坐針氈。

首先吳京演起文戲來功力還是偏弱的,跟章子怡沒什麼CP感,所以儘管電影從片頭開始鋪墊了半天,但看着讓人實在無感。

還有最後登珠峯時徐纓為什麼一定要上山?本身身體就很弱的她完全可以留在大本營,真要找信號,那肯定是優先選擇兩三個體格壯的隊員上去更理智。

還有前面方五洲為了救她,扔下隊員不管,一個人跑下山找,最後還被冰柱砸傷了。看到冰柱倒下的那一刻,我的內心是崩潰的,這樣的愛情別説感動,簡直讓人氣的吐血。

最讓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徐纓一定要死,還咳出了一灘老血,那灘血咳出來的時候真的一點都不感動,只是覺得套路。

OK,被《攀登者》氣吐血了

另一段就是李國樑和黑牡丹的愛情,他倆的故事同樣讓人看的絕望。

兩人剛開始在訓練營眉來眼去時,就有些讓人摸不着頭腦,而等李國樑為了救黑牡丹導致兩人雙雙掉進冰縫時,影院裏已經出現噓聲了。

本來吳京和章子怡之間的愛情戲就已經夠氾濫的了,李國樑和黑牡丹的愛情戲碼確實毫無必要。

而且就算要加,這一見鍾情的戲碼也很不打動人,哪怕是李國樑有個相愛多年的未婚妻也比這個動人啊。

難道片方那個是想把《攀登者》拍成《泰坦尼克號》嗎?但是咱們登珠峯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愛國啊。

電影另一個不爽的地方是喜歡空喊口號。

前期宣傳時海報上就寫着“為國登頂,寸土不讓”,電影中有一句台詞也反反覆覆地説,“我們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

OK,被《攀登者》氣吐血了

這樣的口號在片中隔一段時間就要喊一次,可又沒有充足的細節來佐證。

所以前面聽着還挺熱血,後面就真的無感了。

除此之外,片中還有一些很難受的邏輯Bug。

比如李國樑犧牲的那一段。

他掉下懸崖後,用生命保護了攝像機,按照正常邏輯其他人拿到了攝像機就應該繼續上登頂啊,可鏡頭一轉,他們……撤退了。

還有張譯這個角色,他前後兩個形象轉變的太硬了,李國樑一死,他就完全變成截然相反的兩種性格。

當然,張譯的演技已經足夠好了,這不是演員的問題。這是中間還差了一場戲,哪怕加一場他去雪山找李國樑屍體的戲也好啊,這樣他的形象轉變就會更自然一些。

還有最後的彩蛋,為什麼非要單加一段胡歌變老之後的的畫面呢?而且還變成了成龍……

胡歌在前面只是一條支線啊,專門把一條支線做為全片的彩蛋太奇怪了。而且就算真要拍彩蛋,那也應該把沒死的吳京和黑牡丹也加上啊。

最後一個問題是有少許地方聲畫不對位,這可能是後期配音的原因,情況不算嚴重,但也看得人不太舒服。

上面主要只説了缺點,沒説啥優點。

説實話,優點《攀登者》不是沒有,比如電影特效還是不錯的,徐克執導的幾個動作場面也很精彩。

但《攀登者》終究是一部根據史實改編的電影,不是超級英雄電影,過於飄逸的動作儘管好看,但也略顯輕浮。

我猜前期導演完全是按照純商業片去拍的,並沒有想把國家意識、民族情緒這些東西帶上去,於是把這麼好的一個題材,拍成了一部格局極小武俠愛情片。

也把一部本應該成爆款的電影,拍成了國慶檔最大遺珠。

最後咱們再回到章子怡吐的那灘血吧,看完《攀登者》最大的感受就是那灘血其實不是章子怡吐的,是我吐的。

實在太遺憾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68 字。

轉載請註明: OK,被《攀登者》氣吐血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