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為姚策付出了這麼多,他為何不懂得感恩?是他的天性如此嗎?

大家都知道,人的性格有一部分源於天生,更多的是源於後來的教育。後天的教育,能夠構建一個人的性格與修養,塑造一個人的世界觀。

那麼,許敏對於姚策的教育是挺到位的,且給予了他無私的母愛,基本上別的孩子有的,姚策應該也會有,但姚策為何不懂得“感恩”?

01

一位母親,辛苦懷胎十月,滿懷着對孩子的期待與慈愛,自然是希望自己孩子生下來後,能夠健康茁壯成長。

然而許敏原本健康的親生兒子郭威,卻在出生後被“錯抱”到別人的家庭,成為了別人的兒子,她自己所得到的養子姚策,則帶有先天遺傳病,為了治療這個兒子,她付出了大量的金錢與無數心血,28年後卻發現孩子不是自己的,這對一位母親而言,打擊是多麼的大。

在發現“抱錯”之前,許敏為了給姚策買婚房,把一生的積蓄都耗光了,且賣掉了學區房,並挪用了父母養老的錢,姚師兵更是白天上班,晚上當保安,辛辛苦苦才湊齊買新房的錢。

然而,事情曝光後,姚策直到去世前,都一直搪塞拖延,不肯把房子還給養母許敏。導致那套房產成了熊磊的,徐敏夫婦則因此顛沛流離,不僅28年的心血付之東流,連唯一一套能夠傍身的房子都沒有了。

許敏為姚策付出了這麼多,他為何不懂得感恩?是他的天性如此嗎?

許敏為姚策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姚策不懂得“感恩”呢?在這個世界上,總有很多父母及老師,他們在養育孩子,為孩子付出的同時,總會在有意無意之中,用感恩的名義,提前給孩子鋪墊好“回報”概念,希望孩子在感恩之下,能夠在將來感謝自己,或對自己好,這種教育方式,已經違背了感恩的本質。

02

人的確是要學會感恩,這是中華美德,也做人的根本之一,但真正的感恩,應該是孩子由心發出,如果對孩子強調感恩,無形之中未免太功利,難道長輩對孩子的關愛與教育,就是為了讓孩子將來感謝並回報自己嗎?

當然,很多父母在為孩子付出的時候,並不圖孩子回報自己,只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即可,將來有一份良好的工作,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就像許敏,她當初在不知道真相的情況下,對姚策無私的付出,未必想要他的回報。

許敏為姚策付出了這麼多,他為何不懂得感恩?是他的天性如此嗎?

但“錯抱”事件東窗事發,既然姚策不是她的親生兒子,她想收回耗費了自己所有積蓄而買下的房子,是理所應當的,這時候姚策沒歸還,就讓人氣憤了。

感恩是由心而發的一份真情,不能強求,但恩情也不應該投在白眼狼身上。如果一個人完全不懂得感恩,這樣的人的確不值得為他付出,畢竟就連很多動物,都是會感恩的。

所以,父母不應以“感恩”去要求孩子,孩子自己也應該懷有這份作為人的真情,做個有温度的人。

許敏為姚策付出了這麼多,他為何不懂得感恩?是他的天性如此嗎?

試想,一個人如果不會感恩,心裏該是多麼的冷漠,對於別人的付出,很容易視為理所當然,甚至還有可能會在別人的付出中,產生更大的貪念。

感恩,不是一件刻意的事,卻是一件最根本的事。姚策面對許敏的付出,仍選擇站在杜新枝與熊磊那邊,只能説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得到應有的回報,畢竟人的本質是有差異的,何況他是杜新枝的親兒子,多少都有點像吧。

結語

一直以來,“感恩”在我們看來,都是人所應該有的品質。但每個人的品質都不一樣,除去後天的教育,先天基因多少也有影響。

想必許敏對姚策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而姚策本質上可能和杜新枝比較相似,因此在許敏的不求回報中,他的一些天性得到了釋放。且如果沒有錯換事件,許敏給姚策買房這件事,放在現代社會也屬於常態。

總之不管怎麼樣,父母不應對孩子過分強調“報恩”概念,更應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如果做到了這個地步,孩子還是不懂得感恩,要麼是教育出現了問題,要麼可能就是孩子的先天秉性問題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1 字。

轉載請註明: 許敏為姚策付出了這麼多,他為何不懂得感恩?是他的天性如此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