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半夏》的收視率一路飆升,豆瓣開分拿下了8.4,是個可喜可賀的好消息。不過,也有網友説,趙麗穎主演的《風吹半夏》根本是瑪麗蘇文學,因為裏面所有的男性角色都拼了命地在幫女主,並列舉出了以下幾點,一是男人出發點不同,但都歸根結底拼命幫她;二是連男二的女朋友陰差陽錯地去幫她;三是許半夏生意翻盤成功,是靠在路上偶遇。
這部分網友的觀點是認為儘管從劇集開播以來 ,該劇一直在説自己是大女主勵志商戰沉浮劇,將其包裝成時代精品,但本質上,部分劇情的處理還是和瑪麗蘇爽文沒有什麼區別,劇中出現的所有男人都愛女主角。針對這種聲音,正在追劇的粉絲提出了反駁。因為並不是女主角能得到所有人的幫助就等同於瑪麗蘇。
在劇中,許半夏展示了很強的個人性格魅力,並且對待人實誠,對夥伴掏心掏肺,這樣優秀的人肯定總是能夠吸引到很多人願意去幫她,劇裏面為許半夏能夠順利地獲得成功做出了很多的鋪墊,就是讓人們看出來這是理所應當,並不感到奇怪,所以,這並不屬於瑪麗蘇。
面對着兩種聲音,有些客觀的網友説,之前也有很多男頻劇,那些劇裏的男主角,不也是有着前赴後繼的人給他送人頭?
就比如説,大家覺得這些年的古裝天花板劇《琅琊榜》,男主角就是開掛的存在,誰都是他的人,誰都在幫他,怎麼沒人去駁斥這些男主劇,輪到女人的頭上,大家就説三道四。其實,這種聲音出現的關鍵原因,並不是在女主被眾多人幫,而是她缺少一個極大的阻礙,或者是反派的設定。
截止目前在劇中展現出來,許半夏遇到的最大兩個難關,第一個,是在買鋼的時候遇到騙子。
一個女人,和四個大老爺們去往俄羅斯,賭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結果發現被騙了。其他幾個合作伙伴見機不對,全部都撤回,只有許半夏一個人苦苦等待,不信這個邪,孤身在街頭瞎轉悠,剛剛好就那麼巧地到了騙子妮娜,反倒又成了好事一樁,讓許半夏獲得了五萬噸廢鋼。
先不説別人都找不到人趕緊退出,唯獨讓女主角在街上瞎轉悠的時候就抓到了關鍵人物這個情節設計是否有些太過於巧合,就説在她輾轉買鋼之前,趙壘就敢給她贊助2450萬元,在1996年的千萬説給就給。
後面,又靠自己一個人在俄羅斯解決劃款、兑付、敲定運輸的流程,劇中丁點兒都沒體現。要知道,當時政策還沒有放開,許半夏是怎麼做到的這一切? 鑑於在原著當中,女主角使用了一些不正當手段,所以劇情中只好一筆帶過。於是,這裏的劇情推進,就讓人覺得這一部分很突兀,很不自然,總覺得哪裏怪怪的,讓人覺得這個困難似乎解決得有些太過輕鬆。
第二個,她遇到的困難就是在回國之後,國際鋼價持續走低。
1997年的春天,全球鋼鐵大跌價,許半夏原以為值1400每噸的鋼材,眨眼就成了賠錢貨。短短過年前後,鋼材價值近乎腰斬,許半夏每噸要賠35元,5萬噸淨賠共計175萬,賣出去了還沒有她的進貨成本高。許半夏見此局面,並不想拋售手裏的廢鋼,堅信鋼價會上漲。這就導致女主角被各種債主追債,大半年的時間裏都在打官司、進法院,看着資產被查封。走之前意氣風發, 回來窩在家裏蓬頭垢面,一個頭比兩個大。這裏其實就是最應該能夠體現出來女主角創業路上不容易的光彩一筆,在創業劇當中主角的崛起路上的第一桶金,由小商小販到商界大佬,量變到質變的重要過程。
劇裏,選擇了以女主角許半夏被累垮住院作為壓力的體現,觀眾也能從一定程度上感知到女主角的不容易,同時為她懸着一口氣,想看看女主角什麼時候能夠翻盤。但就這個情節而言,在同類型劇中,比如《雞毛飛上天》,主角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低谷期,劇情會從多個角度多方位體現,而並非只展示主角一個人的心境。
因為只展示主角一個人的內心變化,觀眾很難有所共鳴,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側面描寫進行烘托,像是整個市場的變化、他人的得意、主角身邊人的離去等等。《風吹半夏》完全可以拍攝一個與許半夏在國際鋼價變換波動的過程當中有些人扛不過當前的困難,沒能挺過去的例子,來作為女主角扛過來的對比。若是使用了對比的手法,人們自然會覺得説服力很強。
而且,觀眾還沒有看到許半夏遇見一個處處與她為難,總是和她作對絆子的對手,缺一個極富有戲劇性的命中宿敵。
對於一部劇來説,有不認可的聲音出現,也是一種對這部劇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