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高期待值之下,《三體》何為
劉慈欣曾表示,解讀《三體》的關鍵詞是“恐懼”。
---------------
近日騰訊視頻突然發出了一段《三體》電視劇預告片,於和偉、張魯一、陳瑾、王子文、林永健等演員出現在預告片中。此前幾天,Netflix(奈飛)劇集《三體》也公佈了首批12位演員陣容,多位出演《權力的遊戲》的演員加盟該劇。
國內外兩大視頻巨頭,不約而同地投入《三體》製作,使得“2022年將是《三體》年”的説法廣為流傳。有人開始猜測,騰訊版《三體》能否突破國產《三體》改編“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局面,奈飛版《三體》播出後能否達到熱門劇集《魷魚遊戲》的熱度。也有人一視同仁地表達了對國內外改編《三體》的不信任,認為對劉慈欣原著最好的尊重就是“不要拍攝”。
就騰訊版的預告片來看,“你的人生屬於一種偶然”“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世界屬於三體”等台詞的出現,還是頗為忠實於原著的。預告片畫面與配樂等營造的氛圍,也用了心思。之所以《三體》原著粉絲看了預告片之後感到不放心,原因有二:一是特效畫面不夠震撼,甚至有五毛特效之嫌,二是認為部分演員並不適合劇中角色,容易導致觀眾出戏。
如果説對於國內版《三體》影視改編抱有懷疑可以理解的話,那麼對奈飛的能力也不信任,則給人留下原著粉絲不好伺候的印象。畢竟奈飛在科幻劇集的製作方面是一流的,起碼技術方面是過硬的。粉絲的擔心,無非是覺得奈飛難以消化《三體》內在深刻的表達,怕奈飛把《三體》拍成了美式科幻,丟失了這本中國原著的精髓。
劉慈欣曾表示,解讀《三體》的關鍵詞是“恐懼”。在漢語的語境裏,“恐懼”這個詞包含的含義太廣闊了,對戰爭的恐懼,對未知領域的恐懼,對人性深邃一面的恐懼……如此羅列下去永無休止。奈飛拍攝《三體》,拍成《權遊》那樣的風格是不對的,拍成《星球大戰》那樣的路數一樣不對,想要《三體》真正折服觀眾,就必須要拍出新意,拍出花樣,拍出從未被觀眾體驗過的震撼感,這確實太難了。粉絲們其實是在用卡梅隆拍攝《阿凡達》那樣的標準,來要求創作者拍攝《三體》。
按照這個標準看,騰訊版的《三體》成片之後,很難讓觀眾滿意。就算是成片比預告片好,也難填補觀眾對於“三體世界”的浮想聯翩。但《三體》的影視劇改編,也的確需要邁出腳步,如果不作嘗試,所謂“條件成熟”,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騰訊也好,奈飛也好,啓動對《三體》的改編即便是冒險,這種冒險也是必要的、值得的。
但在冒險之前,有必要對科幻片的市場和觀眾的消費心理有基本的認知與掌握。由《星球大戰》《黑客帝國》等經典電影締造的科幻片黃金時代已經過去,隨着時間的流逝,年輕的主流觀眾對於父輩、爺爺輩所推崇的科幻故事,興趣不是那麼大,他們渴望能有與自身審美更加吻合的新科幻故事出現。與此同時,一些資深的科幻迷,在對新科幻片的態度上,越來越呈現出“保守”的態度,這也是為什麼阿西莫夫的科幻鉅作《基地》、維倫紐瓦費盡心思拍出的《沙丘》先後折戟沉沙的原因。
越是科幻鉅作,改編越是艱難,反而是一些中小成本作品,贏得了觀眾的青睞,比如《源代碼》《前目的地》《湮滅》《降臨》等。觀眾不但需要科幻片腦洞大開,更需要科幻片觸動他們心靈深處,就像劉慈欣所説的,激發觀眾的恐懼感,這成了觀眾對科幻片一種新的消費心理需求,在此需求之下,如果科幻片只強調創意設定與視覺衝擊,沒有更深邃表達的話,難免會給人留下“成人動畫”的嫌疑。
觀眾對科幻片的高期待值,雖然為《三體》改編制造了難度,但也提供了機會,一旦某個版本的《三體》影視劇突破了創作限制,達到了原著粉絲的預期,那麼這一“IP”所爆發出來的能量將是巨大的,《流浪地球》等展示過一次國產科幻的魅力。期待有中國產的《三體》影視作品,能在《流浪地球》的質量基礎上,再穩穩地前進幾步。
韓浩月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