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音樂綜藝舞台 專訪張亞東:民謠讓我覺得不孤獨|封面會客廳

再登音樂綜藝舞台 專訪張亞東:民謠讓我覺得不孤獨|封面會客廳

張亞東在節目中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一張歷經世事的臉龐、一段關於音樂的年輕往事、一把彈奏出純淨又抒情旋律的木吉他、台下一雙雙閃着淚花的眼睛……打開音綜《我們民謠2022》,在鏡頭之中,伴隨着歌手的淺吟低唱,就能看到一代又一代民謠音樂人在作品中收穫的純粹快樂,和歲月釀成的對音樂的執着堅持。

在2022年的末尾,《我們民謠2022》開播,邀請了29組民謠音樂人齊聚,並在此共同呈現五場民謠音樂盛會。充滿回憶感的民謠金曲、陪伴了歌迷數十年的“吟唱詩人”、初出茅廬的新生代音樂人……節目中,藉助歌手與作品,觀眾得以瞭解民謠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脈絡。

而在眾多民謠音樂人的表演中,以民謠好友的身份參加《我們民謠2022》的張亞東,他的點評與表演,也成了觀眾熱議的話題。近日,在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張亞東説起了這段不同尋常的經歷,更談到了在節目中被民謠“治癒”的時光。“去年可以説是自己情緒波動最大、產出最少的一年,感覺一直在原點打轉。‘我們民謠2022’是為數不多的快樂時光,聽歌聊天交朋友,能作為民謠好友的身份為大家加油很榮幸。”

再登音樂綜藝舞台 專訪張亞東:民謠讓我覺得不孤獨|封面會客廳

張亞東登台表演

再登音樂綜藝舞台

“節目是為數不多的快樂時光”

評價音樂人房東的貓“不疾不徐、從容優雅”,與李宇春、仁科同台獻上演出,在台下跟隨歌手的旋律輕微擺動……在《我們民謠2022》中,憑藉着對音樂人的點評,張亞東也是“金句頻出”,幾次登上社交平台的熱搜。而這些點評中,有時專業、有時調侃、有時誠摯,都從中折射出他對於這場民謠盛會的融入和享受。

唱響了“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的水木年華;葉蓓再唱《白衣飄飄的年代》,似乎讓人回到了青葱的校園時光;當老狼的聲音勾起時代的回憶,全場一同唱起了《想把我唱給你聽》……畫面中,當關於民謠的陳舊記憶被打開,熟悉的旋律再度喚起年少的往事,鏡頭記錄下的或温馨,或感人,或治癒的故事,都成為聽眾瞭解民謠音樂文化的窗口。而登台的29組民謠音樂人,也通過節目表達出自身獨特而閃光的音樂屬性。

“之前我不太追民謠,和節目裏的音樂人都不熟悉,缺少那種一起陪伴一起成長的經歷,如果節目中我有大驚小怪的表現,正是因為他們的作品給我帶來了全新的聽感。”張亞東説到,雖然節目中也有老友,但比起相處的默契,彼此還能發現對方是新鮮的很重要,而不只是老樣子。但與新的民謠夥伴接觸,也讓他感到印象深刻。“跟他們私下聊天彷彿是在另一個時代,沒有音樂術語,沒有商業邏輯,不被表象迷惑,不為慾望貼金,太有意思,不知不覺間切換了我的頻道,讓我看見了另一種創作和生活方式。”

所以通過鏡頭,能看到張亞東被周雲蓬所演唱的《九月》震懾,評價其是“民謠的最高境界”;還有他被張瑋瑋帶來的《米店》觸動內心,表示“民謠就是永遠能夠察覺到那種非常脆弱的、美好的東西”……當然,張亞東也説到,自己私心比較喜歡的還是年紀大一些的音樂人。“因為他們獨特,和當代流行音樂關係少。”

再登音樂綜藝舞台 專訪張亞東:民謠讓我覺得不孤獨|封面會客廳

張亞東在節目中

用音樂療愈生活

“民謠的內核一直都沒有變”

輕快的旋律、乾淨的唱詞、誠摯的情感……自民謠在國內誕生之初,似乎總與“治癒”“温暖”等關鍵詞聯繫在一起。那些傳唱度高的民謠作品,似乎總能讓人們感受到生活裏的片刻美好。而在不同的年代,也總會誕生不同經典的民謠歌曲,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回憶。所以在多年之後,《我們民謠2022》的舞台上再唱起這些熟悉的旋律時,這些歌曲仍能穿越歲月的塵埃,帶給當下聽眾以感動和慰藉。

“民謠沒有百分之百準確的定義,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首歌沒能打動你,就算再符合民謠的定義也是無力。”張亞東説到,似乎很難用一個詞來概括民謠的含義,但對於所呈現的“民謠療愈生活”,他認為這説得真好,很貼切。可同時,“療愈生活的方式有很多,這不是獨屬於民謠的魅力,民謠只是讓我覺得自己不孤獨”。

集結了29組民謠音樂人的《我們民謠2022》,幾乎囊括了國內民謠圈裏極具影響力和創造力的實力歌者,更有不同時代的民謠人。不僅有周雲蓬、小河、水木年華這些民謠前輩,還有好妹妹、陳粒、房東的貓等備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堅力量,更有蔣先貴、小六等民謠新秀。而在這些歌手身上,也折射出了民謠音樂圈長達數十年的時代變化與發展路徑。

張亞東也説到,民謠音樂在如此長的時間中當然會產生改變,境遇不同造就表達不同,可是民謠的內核不會變。“僅對國內民謠而言,現在的歌詞比當年更深刻,更有層次,而旋律則隨着聽覺習慣的改變變得更流行化,個性不足。最初的好多歌都很清純簡單,現在不同,比如萬曉利,他的歌會在温暖優美中夾雜着絲絲寒意,讓我們面對不完美的現實仍然有寬慰的能力。節目中萬曉利有一首原創作品《南庭時光》,我特別喜歡,民謠的內核一直都沒有變,它始終在捕捉那些觸手可及的閃亮。”

無論是流露出生活中的迷茫與失落,還是表達愛情的甜蜜美好,抑或是記錄下平凡日常的細碎詩意。總會有一首民謠,能夠撫平許多人心中的毛躁與浮動,從歌中獲得漫長歲月裏的小美好。就像張亞東所説,希望節目的觀眾,“能收穫一份平靜,一段美好的時光”。

【對話張亞東:對“爆款”這個詞沒興趣】

封面新聞:從流行音樂到説唱,再到樂隊和民謠,國內的音綜越來越對準垂直細分領域,您覺得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張亞東:什麼風格都不能持續霸屏,不同欣賞品位的人都能有節目看。

封面新聞:您怎樣看待音樂綜藝對於國內音樂流行趨向的影響呢?您覺得音綜會有反哺到音樂市場嗎?或者説影響音樂人的判斷嗎?

張亞東:反哺到音樂市場一定會,這是商業鏈條的事情。影響音樂人我覺得不會,或者説影響很小。音樂綜藝是給大眾一個瞭解,分享的舞台,它不可能替代專業的思考。

封面新聞:近年來,音綜市場很難出“爆款”。那在您看來,《我們的民謠2022》不同於其他節目的點在什麼地方呢?

張亞東:對“爆款”這個詞沒興趣,我也沒看其它的節目,所以我覺得“我們民謠”最好,最舒適,每次的錄製都很期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60 字。

轉載請註明: 再登音樂綜藝舞台 專訪張亞東:民謠讓我覺得不孤獨|封面會客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