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文化視點 | 走進那些年銀幕歌聲裏的故事,重温黨的百年發展歷程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娛樂

①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照。②電影《黨的女兒》劇照。③電影《鐵道游擊隊》劇照。製圖:李潔

《我的祖國》《誰不説俺家鄉好》等一批出自經典紅色電影中的歌曲,與電影一起記錄着邈遠歲月、壯闊歷史,成為我們追本溯源、解讀過往的情感符號。

今天,由中央電視台導演楊周撰寫、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那些年,銀幕歌聲裏的故事·百年華誕篇》首場圖書賞讀會活動正式推出,之後,在全國10個城市舉行的百場“百姓頌百年”主題賞讀會活動也將啓動。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全書以頗具代表性的10部影片作為寫作主線,以10部影片中具有廣泛羣眾影響力的10首電影插曲作為切入點,在回味以黨的百年發展歷程為背景的經典歌曲獨特魅力同時,講述銀幕內外感人至深的故事,帶領讀者回望“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苦年代凝聚和鑄造的革命初心,禮讚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

生動體現黨的百年曆程


電影《黨的女兒》劇照。

“炮火聲(來麼)戰號聲,唱一個山歌你們來聽……”這首與江西當地民歌同名的《興國山歌》,是我國著名的第一代電影作曲家張棣昌為電影《黨的女兒》創作的主題曲。電影《黨的女兒》及其插曲《興國山歌》的故事也正是《那些年,銀幕歌聲裏的故事·百年華誕篇》的第一個章節:193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央紅軍撤離江西瑞金,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徵。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屠殺與血腥鎮壓,有人動搖,有人叛變,而真正的共產黨員——片中的女主角、僅有兩年黨齡的農村女共產黨員李玉梅卻以巋然不動的信念和視死如歸的氣概,頑強抗爭到了最後一刻。片中那氣勢恢宏的大合唱《興國山歌》,唱出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老百姓心中對紅軍隊伍的熱情擁戴和對革命勝利的真切渴望。

《那些年,銀幕歌聲裏的故事·百年華誕篇》選取的電影及其插曲涵蓋了中共黨史中的幾個重要歷史階段,那些最能生動體現中國共產黨光輝歷史的情節篇章,以音樂為線索,在時代迴響中重温中國共產黨改天換地的百年征程、開啓興國大業的發展之路。除了《黨的女兒》,電影《鐵道游擊隊》及其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作為主心骨在敵後戰場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以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武裝是如何同仇敵愾抵禦日寇,獲得了最終勝利;電影《紅日》及其插曲《誰不説俺家鄉好》呈現瞭解放戰爭時期,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信念和底氣;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及插曲《延安頌》和電影《烈火中永生》及其插曲《擁軍秧歌》表現的是即將迎來全國解放的前夕,面對敵人滅絕人性的摧殘,中國共產黨人所表現出的忠誠與信仰;電影《上甘嶺》及插曲《我的祖國》刻畫了志願軍戰士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氣概;電影《李雙雙》及插曲《小扁擔,三尺三》、電影《我們村裏的年輕人》及插曲《幸福不會從天降》、《我們村裏的年輕人》(續集)及插曲《人説山西好風光》則呈現了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農村景象。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週年,楊周特意將電影《農奴》及其插曲《共產黨來了苦變甜》收入書中,回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千百萬農奴翻身做主人的動人故事。

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照。


電影《上甘嶺》劇照。 製圖:李潔

提及這10部影片及其插曲的共性,楊周表示,這些文藝作品刻畫的對象幾乎都有現實原型,比如,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便是以黨的地下電台工作者李白事蹟改編——李白15歲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長期在上海擔任黨的秘密電台工作,經歷過多次風險,最後在與黨中央進行通訊過程中被國民黨特務機關測出電台位置而被捕,雖遭嚴刑逼供卻沒吐露半點信息,最終被敵人殺害。又如,電影《上甘嶺》中衞生員王蘭的原型人物之一便是在上甘嶺戰役中榮立二等功、原志願軍第45師女護士王清珍,在缺糧缺水缺氧的坑道里,16歲的王清珍護理幾十名傷員,她曾用嘴把藥片嚼碎,給無法喝水進藥的傷員喂下去。正如電影中王蘭唱起那首《我的祖國》,王清珍也常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唱起《南泥灣》《翻身道情》和家鄉民歌,在治療戰士創傷的同時撫慰他們的心靈。這些經典電影將宏闊的時代與個體的命運交織互映,記錄了共產黨員頑強不息的鬥志,閃耀着他們在革命與鬥爭中迸發的生命火花。

“打撈久遠的故事”

銀幕裏的故事可歌可泣,銀幕外的故事有些卻鮮為人知。《那些年,銀幕歌聲裏的故事·百年華誕篇》以音樂為切入點,除了重温以上經典電影的故事內容外,還挖掘了每一部電影的主創人物、拍攝花絮、故事原型、詞曲創作等等,娓娓道來的文字穿梭於虛構與現實之間,銀幕內外的兩層敍述也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互文——電影內洋溢着頑強不屈的鬥志和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電影外的主創人員也以赤誠的激情、樸素樂觀的筆調創作了這些與時代精神息息相通的紅色經典之作。

“那個年代的創作者是出於對黨的真誠熱愛去創作的。”楊周説道,雖然條件艱苦,這些電影創作者卻努力克服了各種困難與限制,把切身的經歷與生活體驗投入到作品中,因此格外真實動人。書中記載了電影《黨的女兒》編劇林杉的故事:林杉原名李文德,是1931年入黨的老黨員,他曾親眼見到白色恐怖時期被國民黨殺害的革命者和共產黨員被裝在“薄薄的白皮棺材裏,一堆堆摞起來”,他本人也曾因黨員身份入獄5年,出獄後幾經輾轉才找到黨組織。他在獄中的囚徒號“8403”後來便化為了筆名“林杉”。在讀了作家王願堅小説《黨費》後,親身經歷過小説諸多場景的林杉大為觸動,他獨自前往江西老區採風數月,瞭解1934年中央紅軍撤走後,暫留瑞金的游擊隊如何度過那段黑暗時期,又如何想方設法重歸黨組織,在此基礎上寫作了《黨的女兒》電影劇本。雖然一生經歷坎坷,但正如片中的“李玉梅”一樣,林杉也始終未改對黨的忠誠與信念。

作為電影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們對電影歌曲的故事可能瞭解不多。楊周在書中記敍了這些膾炙人口的電影名曲背後的創作故事。著名作曲家呂其明為電影《鐵道游擊隊》創作插曲,走訪了山東當地民間藝人、歌手、琴師,蒐集了大量山東民歌戲曲;他見到的游擊隊員大多半兵半農,許多人不識字,便決定不能把洋腔洋調加在他們身上,“當革命浪漫主義精神與山東特有的悠揚旋律碰撞出耀眼火花時,這首經典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便開閘放水,一瀉而出,呂其明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歌曲創作。”為電影《上甘嶺》創作插曲時,著名詞作家喬羽經歷了半個多月的煎熬,看到一羣孩子在大雨後的淺淺水窪裏放船,靈光乍泄般寫下了《我的祖國》裏的第一句“一條大河波浪寬”;拿到歌詞的作曲家劉熾更是在屋門前貼了紙條“劉熾死了”,把自己關在房裏一個星期,終於打磨出這首鐫刻在無數國人記憶中的傳世之作。

楊周曾任中央電視台電影類訪談節目《童心回放》導演,採訪了許多與這些經典電影有關的藝術家,這也構成了該書的重要素材來源。遺憾的是,寫作該書時許多老一代藝術家已經逝去,“寫作的過程很艱難,所幸我得到了包括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的許多老師的幫助。”楊周説,“因為時間久遠,許多這些老電影背後的故事都沉下去了。我希望能將它們打撈上來,就像打撈珍珠一樣,重新擦亮,曬曬太陽。讓讀者知道,曾有這樣的一些人,生活在我們的時代,他們的光彩,無法複製、無以替代,永遠激勵着我們前進。”

(本報北京4月18日專電)


  作者:文匯報駐京記者  彭丹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