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李寧的服裝設計“惹爭議了”!

知名服裝品牌李寧,不僅僅是一間由體操王子李寧創辦的同名企業,還是一間打着國貨潮牌旗號做生意的上市公司。

在李寧的官方社交媒體上,“國貨”這個關鍵詞出現的頻率並不低,他們甚至還另外創建了一個專門叫“中國李寧”的社交賬號,把國貨的標籤給自己貼得穩穩當當的。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但誰會想到這個國貨品牌,最近推出的秋冬新品卻玩起了倭風,模特穿了都變成日軍大佐。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對此,李寧官方並沒有通過正式渠道進行回應,似乎還在觀望事態的發展。

但李寧的管理層卻有點按捺不住了,在事件開始發酵之初就選擇下場“硬剛”。

有網傳為電商運營經理的馮某,發朋友圈表示“消費者還是缺乏教育,不瞭解中華文化”;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還有社交媒體認證為李寧集團執行董事,真實身份是李寧侄子的李麒麟分享了幾張圖片。

雖然他沒有配文,但從配圖裏的信息不難解讀出,李麒麟想要表達的意思和馮某相差無幾。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李寧雖然沒有進行官方回應,但也沒有闢謠網傳兩人的言論是假的。

一個疑似是電商總經理,一個是執行董事,兩人在企業裏的地位都屬於高管,言論如果屬實,那即使李寧沒有發聲,公眾也大概能感受到它的態度了。

因此,李寧倭風新品的負面輿論開始越演越烈,李寧的股價也因此受到牽連。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截止到本文發表之際,李麒麟已刪除了博文,馮某也沒有對自己的言論進行回應。

但讓人覺得奇怪的是,李寧公司依然沉默不語,既不道歉也不解釋,似乎想把事情冷處理。

只是輿論都已經發酵到這個程度了,冷處理真的有效嗎?不當言論可以刪除,爭議新品也可以下架,但已經在網友心裏形成的記憶,短期內是不會消散的。

李寧如果一直沉默不語,只會讓公眾覺得它認同馮某的話:

我們的新品沒有任何理念上的問題!只是消費者缺乏教育而已。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其實,品牌方或者出品方自恃過高、教育消費者的先例並不是沒有。

知名刀具品牌張小泉曾因為一段拍蒜斷刀的視頻被網友口誅筆伐,刀具品質也因此受質疑。

張小泉公司為此進行了科學解釋,表示不是所有刀都能拍蒜,本來事已至此還算處理得當。

但張小泉的總經理卻多此一舉地“諷刺”了消費者:

“你們這麼多年用刀的方式是錯的,人家米其林廚師根本不是這樣用”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動畫電影《雄獅少年》,人物設計和觀眾的審美出入很大。

眯眯眼、尖嘴猴腮的主角形象讓觀眾看得辣眼睛,紛紛吐槽主創團隊的美術設計。

然而製片人卻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電影是經過嚴謹採風的,你身邊的人也有可能是這樣。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也許,張小泉總經理和《雄獅少年》製片人所説的話並沒有錯。

不是所有的菜刀都適合用來拍蒜,也確實有人的相貌和《雄獅少年》裏的吊梢眼長得一樣。

但為什麼不能好好説話,非要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教育消費者呢?

消費者缺的不是自上而下的教育,而是平等交流的尊重。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喜歡教育消費者的品牌,即使躲過一時的風頭火勢,口碑也註定不會太好。

張小泉總經理的“用錯刀”言論,至今依然被當成笑柄在網絡上廣泛流傳,每一次傳播都讓張小泉的品牌價值在受創,讓同行競品不戰而勝。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而《雄獅少年》雖然製作精良,各路官媒還紛紛下場力挺。但提起這邊電影,大家的第一印象依然是裏面糟糕的人物設計,電影弘揚中華文化的立意完全被忽視了。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現在輪到李寧,如果他們真的抱着教育消費者的理念來看待這次事件,那無疑會走上張小泉的“老路”。畢竟同為國貨品牌,安踏、鴻星爾克都是李寧強而有力的競品,具有可替代性。

李寧要教育消費者,消費者自然而然就會用腳投票,把李寧踢出自己的購物清單。

商家又不是教育家,要是不做好服務消費者的本分,老想着教育消費者,真是本末倒置了。

#李寧新品疑似侵華日軍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21 字。

轉載請註明: 國貨李寧新品惹爭議,消費者缺的不是孤高的教育,而是平等的尊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