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儒談歷史題材:批評《戲説乾隆》,呼籲演員應該有文化

李誠儒的首個視頻專欄《戲儒人生》上線後引發了不少網友關注,在聊完愛情片、神話電影、綜藝之後,最新一期的主題來帶了“傳記篇”,李誠儒不改自己的“毒舌”本色,很犀利地指出了傳記類型的種種不足,也批評了部分相關作品。

李誠儒談歷史題材:批評《戲説乾隆》,呼籲演員應該有文化

李誠儒談歷史題材:批評《戲説乾隆》,呼籲演員應該有文化

呼籲演員應該有文化

這期節目的開頭,李誠儒就毫不避諱地説:“一個演員,應該具備一定的文化,多看書、多看一些傳記類的東西,是非常有幫助的,以史為鑑,方可進取。”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演員的工作只是根據劇本塑造角色,按照演員的要求完成表演,和文化有什麼關係呢?在我看來,李誠儒老師的態度沒錯,而且他將這個對演員的要求放在最開始説也很有必要。

影視的創作流程,一般都是製片人找好“選題”,如想拍哪一段歷史、講述某個歷史人物之後,再去聯繫投資方拉投資,資金到位之後,再找編劇開發劇本,然後找演員出演。整個過程的困難之處在於兩點,一點是找靠譜的編劇,寫優秀的劇本,劇本出色有利於投資方順利和演員簽約;另一點就是找演員,限薪令出台之前,一線流量明星的片酬很高,而且會根據項目本身以及劇本情況開價要片酬。

李誠儒談歷史題材:批評《戲説乾隆》,呼籲演員應該有文化

那麼,決定一部劇的品質,一方面就是劇本,畢竟劇本是一劇之本,劇本寫得好,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基礎,另一個其實也取決於演員。參考李誠儒的説法,演員如果沒文化、對歷史及歷史人物沒有充分了解,就很難去衡量這類題材的劇本寫得好不好,接戲就會比較盲目。如果像他所期望的那樣,演員有文化,日常多看書、多看傳記類的內容,那麼看劇本的時候就會有更清晰的認知,知道劇本到底是遵循歷史,還是胡編亂造,對於狗血、過分的劇情和相關橋段可以提出異議,倒逼片方去修改劇本,這對最終作品質量是有很大幫助的。

李誠儒談歷史題材:批評《戲説乾隆》,呼籲演員應該有文化

抨擊“戲説”影視作品

接着李誠儒話鋒一轉,開始批評相關影視作品。他説:“可是我就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尤其這近十多年來,我們太多的戲真的是胡編亂造,哪怕你跟歷史有一點沾邊也行,一點都不沾邊。”

李誠儒談歷史題材:批評《戲説乾隆》,呼籲演員應該有文化

接着李成儒表達了對編劇的不解,不知道他們的奇思妙想從何而來,他相信這些編劇肯定也看了很多正史,但是又寫不好、或者不會寫,就把各個朝代的歷史和人物湊到一起,來一個大雜燴,這是極不嚴肅的創作方法。

李誠儒談歷史題材:批評《戲説乾隆》,呼籲演員應該有文化

説到這,李誠儒追溯到十多年前的戲説作品,拿《戲説乾隆》《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做反面教材。他的根據是不管是劉羅鍋還是紀曉嵐,在歷史上其實和和珅沒有太多交集,但他列舉的作品中,都將這些人物和和珅放在一起。在李誠儒看來,這些作品當時沒有被制止,導致了後面越發肆無忌憚、越來越多胡編亂造的作品和觀眾見面。

李誠儒談歷史題材:批評《戲説乾隆》,呼籲演員應該有文化

平心而論,電視劇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戲説”在觀眾看來也司空見慣,沒覺得有什麼不對,但李誠儒認為,當下的觀眾越來越不喜歡閲讀,很多人歷史知識的來源往往通過影視作品,從這個角度出發,胡亂改編的行為確實會給年輕人帶來一些不良影響。

李誠儒談歷史題材:批評《戲説乾隆》,呼籲演員應該有文化

這也正是這期節目開頭,李誠儒用毛筆寫下“求真”兩個大字的原因,在他看來,拍歷史題材,或者傳記類作品,就應該尊重歷史,力求真實吧!

但是話説回來,電視劇要照顧到商業性,比如《鐵齒銅牙紀曉嵐》,要讓紀曉嵐和和珅鬥來鬥去觀眾才愛看,如果完全遵循歷史,不然要少了很多戲劇高潮和故事的起承轉合,如果電視劇都這樣拍,就會變成像紀錄片一樣乏味枯燥,觀眾還會愛看嗎?

可以説,李誠儒老師的呼籲和希望,多少有些過於理想化了,如果相關作品真的完全遵照歷史,你還會願意看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1 字。

轉載請註明: 李誠儒談歷史題材:批評《戲説乾隆》,呼籲演員應該有文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