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才子、詞曲作家黃霑,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最近《聲生不息·港樂季》播出,港台和內地幾代歌手都提到了他,《上海灘》《我的中國心》《滄海一聲笑》這些經典中的經典,都是他的作品。但你知道嗎,除了作為優秀的詞曲作者,黃霑還有很多熠熠生輝的B面、C面、D面,其中有一面是廣告天才。
黃霑飾演《唐伯虎點秋香》的華太師
事實上,從1965年黃霑入職一家煙草公司擔任廣告部經理助理起,他就正式踏足了廣告業,在之後的幾十年間,他的身份一直是廣告人。後來,他還與有多年情感糾葛的大才女林燕妮合辦了“黃與林”廣告公司。怎麼説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廣告是他的本職工作,其他的像寫歌、客串影視劇、主持節目、寫書,那都是人家的業餘愛好。架不住他又有才情又精力充沛,妥妥的一個斜槓青年,你説氣人不氣人?
黃霑在廣告行業的影響力不亞於詞曲創作,他的經典廣告詞到現在都是典範案例。當年“人頭馬”想打開香港市場的時候,是黃霑給想了一句廣告詞:“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直接導致當時的香港人家擺喜宴,餐桌上幾乎全是人頭馬的酒瓶子。
這句話通俗易懂,前後押韻,非常容易流傳,再加上誰都想討個好彩頭,“好事自然來”就切中了消費者的心理。當時的廣告詞很少有這麼充滿韻律又好記,意義又到位的,是黃霑打破了局面。
當年他在煙草公司工作的時候,一項內容是把英文詞轉譯成粵語,在當地推廣,曾有一個廣告詞是“Got It At Both Ends”(從頭到尾都令人欣賞的香煙),黃霑把它改成了“從頭到尾都咁好味”,“咁”在粵語裏是“那麼”的意思,是一句口語,當時很少有人會用粵語口語做廣告。黃霑的詞總能做到既表達準確,又口語化,不讓人覺得隔閡。想想我們後來聽到的一些“洗腦式”廣告,這些簡單又凝練的句子,是不是太好了?
還有一個品牌名盛傳是由黃霑起的。當年,美妝品牌“Revlon”想進入中國,一直沒有合適的中文名,黃霑就從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中凝練出來“露華濃”三個字當名字,十分精妙。這個名字相傳是黃霑取的,藝綻君考證了很久,沒法證實也沒法證偽,但這個傳聞至少可以反向證明,人們普遍認為這是黃霑才能想出來的點子。
其實,黃霑這份通曉詩詞又拿捏口語的才情,也是他在流行樂壇上獨樹一幟甚至堪稱“開山鼻祖”的原因。他能把古曲《將軍令》由五百個小節簡化成百個左右,填上陽剛澎湃、充滿男兒氣節主題的詞,就是《男兒當自強》;把中國古音“宮商角徵羽”反用作“羽徵角商宮”,就有了《滄海一聲笑》。當代歌手説爛了的“中國風”,在黃霑那時候可沒有這個概念,但他做得比誰都好。
黃霑在音樂方面的才幹,最初是從一把口琴體現出來的。那時候,他在喇沙書院讀書,學習成績不錯,但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後來成為功夫影星的李小龍是黃霑校友,黃霑卻敢偷襲李小龍,跟他結樑子。結果嘛,自然是被李小龍追着打了一個月,反覆按在地上摩擦,後來黃霑請對方喝汽水吃牛河才解了仇怨。
右一為黃霑,中間是李小龍
上學期間,黃霑跟隨梁日昭大師學習口琴,加入了學校口琴隊,後擔任隊長,帶領校隊在各種校際比賽上獲獎。上世紀60年代,他參加《星島晚報》舉辦的業餘歌唱比賽,按照自己的英文名James取了個諧音“霑”字當藝名,為的是哪怕輸了,也不會被別人知道。從此,原名黃湛森的他開始以“黃霑”之名行走江湖。
沒想到,這次“出道”失敗了。後來,黃霑考上港大,閒暇時給電視台寫劇本,為“邵氏”錄音,也給《明報》投稿,再後來,他入職廣告公司,業餘時間填詞,才子本色逐漸顯現出來。
1968年,黃霑的第一首歌曲《忘記他》問世,由鄧麗君演唱,這首歌現在還在鄧麗君的墓前循環播放。
説黃霑,就不能不提他和顧嘉輝的“輝黃組合”,他結識著名曲作家顧嘉輝之後,合作過《上海灘》《當年情》《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桃花開》《楚留香》《忘盡心中情》《獅子山下》《兩忘煙水裏》《雪山飛狐》等多首歌曲,首首經典。
據説,當年兩人為《上海灘》寫主題曲,顧嘉輝半夜兩點給黃霑打電話,説自己寫了首歌,“mi半拍sol半拍一個小節la半拍”,黃霑聽着電話,一邊複述一邊抄錄。抄錄完開始想詞,正巧黃霑想上廁所,就這麼蹲個馬桶的時間,“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就寫出來了。
顧嘉輝、黃霑還創作了《獅子山下》,這首歌現在被認為是“港人精神”的寫照。歌詞中的“獅子山下”相對於“山上”,指的是香港最普通也最廣泛的市民,他們以炎黃子孫特有的吃苦耐勞和自立自強打拼出自己的人生,也創造了香港經濟高速發展的奇蹟。後來,無論是抗擊SARS疫情,還是共同抵抗經濟危機,香港人都同唱《獅子山下》自我勉勵。
《我的中國心》這首歌也是黃霑的代表作。當時一個唱片公司老闆請黃霑給旗下歌手張明敏寫歌,黃霑想起了當年自己在公司被外國人歧視的經歷,寫下了“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1982年,張明敏推出同名專輯《我的中國心》,當時反響一般。後來,春晚總導演黃一鶴在深圳偶然聽到這首歌,立即聯繫到了張明敏,並將香港歌手首次帶上央視春晚的舞台。這首歌幾十年來久唱不衰。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黃霑的影響力逐漸滑落,那些和他合作過的歌手,有人不在了,有人隱退了。黃霑曾經置氣説:“為什麼沒人來找我寫歌,怎麼那些狗屁不通的詞反而有人要?”甚至還專門請人刻了個印:“不信人間盡耳聾。”
2001年,黃霑在體檢時發現患上癌症,並接受手術治療。後來放療期間頭髮掉光,他索性與羅家英和麥嘉一起組成“三個光頭”組合,主持《三個光頭佬》,嬉笑怒罵玩味人間。2004年,黃霑病情再度惡化,搶救無效,享年63歲。
黃霑是一代詞風的開創者,他把古典詩詞信手拈來化作口語,寫盡了那一代香港人、中國人乃至所有華夏兒女的拼搏精神和豪邁情懷。或許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音樂,新的風格總會代替舊的風格,但經典的作品永遠不會被埋沒,他的歌也會一直被我們傳唱下去。
來源:藝綻微信公眾號 | 作者 韓軒
流程編輯:u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