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歷史細節 拍出時代新意
黃建新和他的搭檔談電影《一九二一》創作幕後
銀幕上,王仁君飾演的毛澤東在100年前的上海街頭飛奔,蒙太奇手法將觀眾帶入回憶和美好憧憬;屋頂上,黃軒飾演的李達放聲吶喊,初晨的陽光撫過房檐瓦片,也撫過這座光榮的城市;紅船上,天空正下着雨,倪妮飾演的王會悟在召開一大會議的船頭撐起油紙傘,雨漸漸停了,紅光灑在她的臉上,也灑在中國革命的道路上……六天前,電影《1921》作為開幕影片,在金爵盛典上完成了首次放映,贏得了觀眾長久的熱烈的掌聲。
求新 國際背景
昨天,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主席論壇開講,本屆金爵獎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電影《1921》導演黃建新,聯合導演鄭大聖,製片人任寧,編劇餘曦,主演王仁君集體亮相。求創新,摳細節,一百年,正青春,導演黃建新用“《1921》是2021年的‘1921’”來定義這部電影。
從《建國大業》到《建黨偉業》,觀眾似乎習慣了黃建新導演的主旋律電影。十年前,《建黨偉業》從1911年“武昌起義”寫到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跨度10年,出現了無數歷史細節,牽扯了很多歷史人物。當再度面對“建黨”這一歷史時刻,黃建新説要有所改變,有所創新:“10年裏,關於這段歷史的研究變得非常詳實,又有很多新的資料出現,我們必須要改變視角,把這個新意表達出來。”
在《1921》裏,黃建新帶領主創團隊打開了建黨時期的國際背景。比如,影片特別引入了日本視角。黃建新説,這是因為劇組在拍攝期間獲得了特別重要資料。“日本的協拍團隊和我們的策劃團隊一起在日本警視廳的檔案館找到了一個電報記錄,記錄了1921年6月30日,共產國際代表要在上海開一次會,日本方面掌握了當時開會的情況。”
編劇餘曦在查閲資料過程中也對“世界性”感同深受。“我們發現共產國際的兩位代表,馬林和尼科爾斯基其實是有分工的,兩人一明一暗來到上海做自己的工作。馬林受列寧的指派來到上海觀察中國的工人運動,他是一個明面上的人物;尼科爾斯基參加過紅軍,被派來支持工作。”餘曦表示,他們要躲開租界巡捕的追捕,片中一場飆車戲讓影片多了幾分諜戰片的質感。
求真 推敲細節
據製片人任寧透露,劇組除了在車墩影視基地同比例復原了中共一大會址、二大會址,新青年編輯部,博文女校等場景外,還在上海很多百年前的老建築裏實景拍攝。“更打動觀眾的,是影片展現的真實煙火氣。有一場戲是毛澤東初到上海,李達、王會悟請毛澤東吃飯。”
任寧回憶説,“在那個季節,上海人夏天習慣在後弄堂擺一張桌子、幾個小竹凳,他們會吃一些什麼菜,這些都不是隨意擺的,而是導演們和美術道具團隊談論了很久,精心設計的。要符合人物和情節,也得符合上海人的日常習慣。”片中有一場戲,李達帶着挫折和彷徨的情緒來到天台,王會悟為了安慰李達,給他端了一碗湯圓上去。原來這碗出自“喬家柵”的湯圓也經過仔細討論,“到底有什麼樣的小吃是上海人那時候經常吃的,而且這家店得在100年前就有的。這個不是植入,而是為了體現歷史真實感需要做的功課。”任寧説,電影裏還藏了許多這樣的細節,“只為了對上世紀20年代上海這座城市的生活和文化,從細微到逐漸放大全貌式展現。”
青春 朝氣蓬勃
《1921》中處處洋溢着的青春感,讓年輕觀眾覺得特別親近。王仁君也是在看過成片後,才感受到導演的用心良苦,影片就是要還原一代領袖的青年形象,“他不希望把毛澤東的高瞻遠矚代入到他的青年時期,他青年時期就是一個滿懷理想,勇於探索,敢為人先的熱血青年形象。”
影片聯合導演鄭大聖補充説:“100年以前,他們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我們要的就是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尤其,這種蓬勃昂揚的青春感不只存在於主要角色的身上。拍五四運動段落時,任寧根據資料發現,那時有四位北京女子師範學校的女生在五四運動中非常有名,被稱為“五四四公子”。黃建新便執意要找到類似的大學生,“20歲的人,因為還沒有經歷過社會各種複雜起伏的考驗,所以他們的眼睛都是明亮清澈的。”於是,劇組在北電、中戲、上戲等藝術院校找到了一批一、二年級的大學生,“這些真實的大學生是不一樣,從那個遊行隊伍走過來的時候,鏡頭推向他們眼睛的時候,就會讓人真切感到,那就是青春。”
首席記者 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