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夢之家》為何是難以被共鳴的舊夢

《造夢之家》為何是難以被共鳴的舊夢

斯皮爾伯格導演的新片《造夢之家》排片很少,某個工作日下午觀眾寥寥的影廳裏,有年輕人大聲地對同伴説:“這個導演竟然是拍《侏羅紀公園》的導演啊!”這麼多年過去,《侏羅紀公園》的傳奇色彩仍在,斯皮爾伯格卻成了讓年輕觀眾感到陌生的老導演。《造夢之家》公映後的境遇,驗證着電影工業是“老無所依”的冷酷仙境,影片在中國上映十天,票房剛過200萬元。這個從1970年代到1990年代佔據好萊塢工業金字塔頂的導演,曾以《大白鯊》《E.T.外星人》和《侏羅紀公園》三次打破影史票房紀錄,在77歲這年把自己情繫電影的少年心事拍成《造夢之家》,卻成了“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有許多導演在職業生涯的巔峯或功成名就時,拍攝關於電影的電影,這些作品,往往既是來自局內人對名利傳奇的“祛魅”,又泥足深陷於對逝水年華的感懷和鄉愁。

早一些有特呂弗導演的《日以繼夜》,片場是失控的情場,電影意味着所有人相愛相怨、無人倖免的戀愛偶遇遊戲。

《造夢之家》為何是難以被共鳴的舊夢

近一些有斯科塞斯導演的《雨果》,圍繞着電影和電影製作的往事,是蒙塵現實掩埋的魔法。

中國觀眾更熟悉周星馳導演的《新喜劇之王》,在這部底色悲涼的喜劇裏,表演以及電影的本質是贈予一無所有者的幻覺。

斯皮爾伯格和他們都不一樣,他不會多愁善感或傷春悲秋,而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少年壯志不言愁,那是一種半個世紀前普遍存在於美國中產階層的“心若在,夢就在”的信念和韌勁。電影的開始,年幼的薩姆因為看到銀幕上“大於生活”的火車脱軌大場面而恐懼,這個早慧的孩子很快找到擺脱心魔的辦法,他一次又一次地讓玩具火車衝出軌道、撞毀玩具,同時他用父親的8毫米攝影機拍下這個過程。這幼稚的、粗放式“製作電影”過程,讓他感到自己戰勝了恐懼。

《造夢之家》為何是難以被共鳴的舊夢

在開始的時刻,男孩把電影、尤其是拍電影,當作掌控感情和慾望的方法,誰擁有電影,誰就擁有一個有限的世界。在這裏,整部影片的調性被確定在“造”,而非“夢”——這當然也是斯皮爾伯格職業生涯的概括,在《大白鯊》《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和《兄弟連》這些作品裏,他證明了歷史或想象,都可以用電影從無到有地構建出來。

《造夢之家》為何是難以被共鳴的舊夢

但很多時候,藝術摧心摧肺的力量來自它的失控。作為一個敏感的藝術家,斯皮爾伯格誠實地袒露了這一點,但他的強悍的心志,以及他所維護的成功者的敍事,最終使他迴避了這些刺痛的議題。《造夢之家》是一則來自成功者的自我言説,是一個修飾之後滴水不漏、刀槍不入的故事,它偶然暴露的裂縫在出現的剎那就被不着痕跡地掩過了。

坦白説,如果把《造夢之家》看成一個自戀的老導演講述他的童年往事,這低估了斯皮爾伯格。《造夢之家》裏有一抹掙扎的、甚至可説是痛苦的底色,它關於藝術的誠實和藝術的虛偽,曾經滄海的老導演目光如炬,但終於欲説還休。

《造夢之家》為何是難以被共鳴的舊夢

斯皮爾伯格這一生拍過的最為驚心動魄的段落在哪部電影裏?《大白鯊》《侏羅紀公園》還是《拯救大兵瑞恩》?都不是。而是《造夢之家》的少年薩姆在剪輯家庭錄影帶時,從偶然拍攝的畫面上看清了母親對父親好友隱晦卻熱烈的感情。在那之前,薩姆沒有意識到,妹妹們沒有意識到,甚至很可能母親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或者她意識到了又拼命壓抑着自己,就那樣秘密地愛着丈夫的好朋友。而父親不響。那一刻,藝術露出它近乎殘忍的誠實,生活裏藏得最深的秘密在藝術的凝視下無所遁形。

《造夢之家》為何是難以被共鳴的舊夢

少年被真相的鋒芒所傷,但藝術或創作並不足以讓他具備更多的同理心,他既不能體會母親陷入的困獸一般的情境,也不能面對自己的狂怒、嫉妒和一言難盡的恥感。他心懷怨憎,裝聾作啞,投入了“小鎮特效二戰大片”的拍攝,妹妹開玩笑的那句“你們男孩表演浮誇,你為什麼不能看看我們女孩呢?”一語成讖。他一生拍攝少年冒險、兄弟情深,到職業生涯的尾聲,他回望這段不能釋懷的母子芥蒂,還是沒能做到妹妹當年的要求:看看“她”吧。

薩姆不能真正地體恤母親,而他眼中的父親是完美的——這進一步地佐證了電影和創作者的誠實,他能修飾技巧和修辭,但他無法矯飾男性本位的視角和觀念。即便是吃盡了“男性中心”和“男性氣概”的苦頭,他目光下聚焦的仍是“他”。

《造夢之家》為何是難以被共鳴的舊夢

薩姆在畢業前為學校拍攝的紀念短片是整部電影裏異常苦澀的隱喻。在那部拍攝少男少女們海濱一日的短片裏,藝術成為最有説服力的謊言,一個在真實生活中粗俗、下流、霸凌弱者的差勁男生,通過拍攝和剪輯,成為在沙灘上閃光的校園阿波羅,電影放大了他美好的皮囊,他的健美的朝氣,金玉其外的畫面隱去了敗絮其中的人性。諷刺的是,拍攝並製作了這些影片的薩姆,恰恰是慘遭對方霸凌的受害者,身材瘦小的他深受“有毒男性氣概”的踐踏,被排擠,被孤立,而當他拿起攝影機,他用電影過濾出一則男性童話。這是不是藝術的巧言令色呢?

《造夢之家》為何是難以被共鳴的舊夢

《造夢之家》看到最後,斯皮爾伯格美化了父親,美化了電影,最終,他美化了支撐着電影工業運轉的男性中心的結構——男性的視角,男性的話語,男性的判斷和標準——曾經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此時此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就像電影最後,老邁年高的好萊塢泰斗約翰·福特露面,帶着滿臉唇印,抽起雪茄對晚生指點江山。這個畫面也許是“老男孩”們認同的佳話,可也許更多新觀眾看到的是“族長的沒落”。

《造夢之家》為何是難以被共鳴的舊夢


  作者:柳青

  編輯:姜方

責任編輯:邢曉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19 字。

轉載請註明: 《造夢之家》為何是難以被共鳴的舊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