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評論|線上音樂會:一種正在“擺脱”線下的嶄新形式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2月22日晚,歌手李健的一場“老友新賞音樂會”在微博平台喜提6個熱搜,單平台播放量超過3000萬。“老友”郎朗、餘華、岳雲鵬、毛阿敏台下就座,1小時的音樂會以既私人又公開的方式完成,兼容了演唱會、新歌發佈會、好友聚會甚至相聲表演。

文藝評論|線上音樂會:一種正在“擺脱”線下的嶄新形式

▲ 李健微博預告線上音樂會

線上音樂會、雲演藝的話題被再次提及。事實上,早在多年以前,國內外不少企業已經在探尋將演出轉入線上的可能。疫情一來,線上演出被迫加速和成熟,迅速完成了從線下到線上的“經典複製”。但顯而易見的是,簡單的“複製”並不能滿足觀眾要求,差異化的服務才是一場優質雲演出的門檻。於是在2021年,更多圍繞“雲”本身開展的線上音樂會雨後春筍般冒出。

儘管從演出商到觀眾,大家對線上演出的發展依然有不同聲音,但有一個事實幾乎已經達成共識:線上演出,正在“擺脱”線下演出的束縛,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出現。

艾媒諮詢發佈的《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在線音樂獲得發展紅利,光是在2020年上半年,觀看在線音樂演出的用户規模就突破8000萬,可見市場潛力。從陳奕迅到劉德華、五月天到孫燕姿,2年時間內,具有高知名度的大多數歌手都選擇了線上的形式。這其中有被迫和無奈,也有對於雲端的探索和需求。

文藝評論|線上音樂會:一種正在“擺脱”線下的嶄新形式

▲ 陳奕迅線上音樂會海報

在個人演出外,各大音樂節也開啓了線上模式:草莓音樂節搖身一變“宅草莓”,粉絲們透過屏幕發現樂隊和歌手居家的一面;網易雲的“雲村卧室音樂節”和大麥的“平行麥現場”也開始向線上靠攏。

一開始被認為“隨着疫情防控趨於穩定,線下演唱會就會重新恢復,進而再次取代線上演出”的現象似乎並沒有發生,相反的是,線上演出不但沒受影響,“玩法”還越發多樣了:演唱會的形式就有“萬人演唱會”、“校園歌會”、“短視頻音樂會”,互動形式包括但不限於“雲包廂”、“上帝視角”、“虛擬沉浸”、“自由視角”、“子彈時間”等。

2021年6月,B站的“夏日畢業歌會”啓用校園歌會的概念,大打青春牌和情懷牌,吸睛無數。歌手劉憲華的線上演唱會與虛擬動畫角色APOKI合作,虛擬現實聯動二次元。團體偶像TFBOYS和THE9的線上演出幾乎都採用了沉浸式舞台效果,將真實的歌手放置在不同虛擬場景中。

哪怕樸實無華如李健,一場靠音樂與文藝氣息撐起的線上音樂會看似“平平無奇”,但聯動相聲界岳雲鵬、作家界餘華、鋼琴家郎朗,打的是密友私享的看點,卻為3000萬觀眾開放。這些都是線上演出所能帶來的獨特創新與感官體驗。

正如在疫情初期業內人士所預測的,線上演出的差異化價值將會逐漸凸顯,屆時,它不再是將線下演出簡單複製上線,而是成為一種獨立的產品,並且將重新塑造觀眾的演出觀看體驗。

這種情況正在得到實現。伴隨而來的,是組成線上演出最重要的三方,需要同時“擺脱”線下思維。對於演出策劃和運營方來説,提供優質的線上形式和內容是關鍵,思維方式也要將服務於線下觀眾轉換為服務線上觀眾。而容易被人忽視的是,作為演出主體的藝人、以及觀看線上演出的觀眾,他們的“雲”能力似乎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當歌手、藝人面對人羣時,他的演出萬里挑一。但如果只面對拍攝的機器,歌手是否還能收放自如表現如常,這其實是個較大的挑戰。正如樂評人此前“吐槽”的,大多數音樂人在直播間的表現甚至趕不上“網紅”。而當一場線上音樂會進行時,歌手唱得好不好與歌手的“網感”是並行的。畢竟,“雲上”是另一種空間表達。

文藝評論|線上音樂會:一種正在“擺脱”線下的嶄新形式

▲ 孫燕姿線上音樂會截圖

而在觀眾層面備受阻礙的是,付費收看線上音樂會一直是個難題。2021年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如果一場線上演出的門票超過了50元,僅有約5%的人羣願意購買,接近50%的人羣更願意消費不到10元的門票。

但願意付費為線上演出買單,對於產業閉環來説,已經是個好現象,至少不用擔心。從長期來看,門票收費也絕不是線上演出的主要經濟收益,線上與線下的聯動發展或許才是核心。

(圖據微博截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7 字。

轉載請註明: 文藝評論|線上音樂會:一種正在“擺脱”線下的嶄新形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