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否》原著大結局“兩個奇女子對比”:人,不該只往“高處”走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娛樂


文|公子逸
《知否》原著大結局裏,顧廷燁帶着盛明蘭去看了琉璃夫人的“無望亭”和靜安皇后的陵寢。
一個破落不堪,一個金碧輝煌。
破落不堪的“無望亭”,傳説是琉璃夫人和高大學士拜天地的地方。琉璃夫人和高大學士最後終成眷屬,兒孫滿堂,偕老一生。
金碧輝煌的是靜安皇后的陵寢。靜安皇后最後被帝王冷落,被奸人陷害,三十七歲就被毒死了。
就外形而言,這兩座建築絲毫沒有可比性,可就像兩個女子後來的結局和這兩座建築恰成呼應:幸福,大多是平凡,甚至不起眼的。而悲劇,往往才是壯麗輝煌的。

琉璃夫人“奇人奇事”。
琉璃夫人歌妓出身,因緣際會結識了出身名門的探花郎高覃大學士,兩情相悦,互許終身,卻不被高家這樣的高門大户所容。
琉璃夫人沒有堅持嫁入高門,而是選擇離開,並留信勸高覃另娶高門淑女為妻。
高覃遍尋愛人不得,只得聽從父母之命,另娶高門淑女。後,其原配喪,他於危難之中,被琉璃夫人所救。高覃苦求父母,其父母終於同意琉璃夫人進門為妾,卻不想琉璃夫人不同意,她對着高覃嘆了口氣,説了這樣一句名言:“吾愛汝甚,然吾也愛己甚。”
她沒有高覃的那幾年,開作坊,招學徒,經商行賈,照樣過得十分愉快。她雖然愛高覃,但是更愛自己。她並不想嫁入高門為妾,而只想挺直了腰桿,過有尊嚴的生活。
後高覃放棄錦繡前程,被高家開除宗祠,趕出家門,與琉璃夫人結為夫妻,清貧度日,相濡以沫。
整整十年,高覃立書作傳,名揚天下,朝廷三發詔令,令他還朝,此後青雲直上,出將入相,官位直至太師,且門下弟子無數,最後入了《名臣傳》和忠良祠。
而琉璃夫人也從歌妓成了一品誥命夫人,何其傳奇。

靜安皇后“其人其事”:
靜安皇后,出身顯赫,生就美貌,三歲能詩,五歲能畫,一手詩詞驚才絕豔,十五歲為皇子正妃,後武帝登基,她被立為皇后。
可惜,一入宮門深似海,她終究跟自己的夫君漸行漸遠,最後被奸人所害,撒手人寰。
武帝得知靜安皇后逝世,像是失了魂,堅決不肯相信靜安皇后是病故的。他叫整個太醫院的人驗屍,驗不出來就殺,一直到第十個太醫,終於得知靜安皇后是被毒死的。
武帝守着靜安皇后的屍體呆了一天一夜,性情大變,開始大開殺戒,徹查宮廷,杖斃宮人宮妃近千人。整個後宮凡三品以上的嬪妃,幾乎都沒逃過一劫,運氣不好的還要牽連家人,甚至是族滅。

這般血雨腥風,足足鬧了三年,武帝開始招攬術士徹夜祭壇招魂,可惜都以失敗告終,武帝幾近絕望。
某日深夜,他忽然夢醒,徹夜縱馬去靜安皇后的陵寢,對着棺木痛哭一場,絮絮叨叨,第二天清早再縱馬回去上朝。後來就形成了習慣。
本來以武皇帝的健康狀況,可以活個七八十年,但他天天如此折騰,身體每況愈下。一次,武帝偶感風寒,內外臣工都規勸不止,他依舊徹夜縱馬去看老婆,次日回來就高燒不止,不久就駕崩了。

兩個女人,一個圓滿,一個慘淡。
琉璃夫人和靜安皇后都是驚才絕豔的女子,而靜安皇后還是出自高門,為什麼最後敗的是她?
靜安皇后是遇人不淑嗎?
高覃愛琉璃夫人,武皇帝何嘗不愛靜安皇后。
以武皇帝在靜安皇后死後的種種作為來看,武皇帝也是深愛靜安皇后的。
可到最後,人亡情逝,武皇帝也懺悔折磨自己到死。

盛明蘭也曾問過盛家老太太,為什麼靜安皇后會如此紅顏薄命?
盛家老太太説了這樣的一番話:
因為她根本不該進宮。她的品格像山崖上的雪蓮一般潔白無瑕。她不是輕信,而是待人真誠;她不是不懂機巧,而是不屑。宮裏那見不得人的地界兒,不是弄髒了她,哼,那起子奸人還真以為自己勝了?還不是個個沒好下場。
那是盛明蘭唯一一次,從祖母的臉上看到那般怨毒痛恨的神情。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高門。
靜安皇后樣樣都不比琉璃夫人差,唯一相差的就是選擇:一個入了最高的高門,而另一個則從未入高門。
靜安皇后生前曾説,她這一輩子最後悔之事,就是少年早慧,才貌聞名於天下。
她若是平凡普通,不入這深宮,未必會有如此慘淡結局。
人們常説,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可高處真的適合你嗎?你自己真的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高門嗎?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驚才絕豔如靜安皇后,哪怕武帝愛她,哪怕她自己也通透豁達,可她站在了那樣的位置,那樣的高度,就必然要承擔更多,應對更多。她終究沒能應對,也懶得應對,最後落了一個慘淡的下場。
反觀琉璃夫人兩次都放棄了嫁入高門,反而是高覃放棄了高門隨她而去。
試想,若是琉璃夫人嫁入了高家,哪怕是為妻,也不過是困於閨閣之間,即使高覃愛她,即使她驚才絕豔,也免不了一個“被束縛”住的結局。

人,不該只往“高處”走。
登高,易跌重。
《人生》裏的高加林只想往高處走,違背了自己的良心,最後失去了金子般的巧珍,他自己也落到了泥裏。
《三十而已》裏的王漫妮,也只想往高處走,被梁正賢這樣的男人當成了獵物,失了顏面,也失了尊嚴。
而靜安皇后從小鋒芒畢露,步步高昇,最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皇宮。
人可以往高處走,但有前提。
前提是,你不曾違背自己本心。前提是,你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前提是,那個高處真的適合你。
如果沒有這些前提,你的登高,就是懸浮,太容易跌下來了。
其實,人往高處走,從來只適合一部分的人,不適合所有人。
而你需要明白的就是,你適不適合那個高處,你具備承載那麼高處的能力嗎?你登到那個高處,付出什麼,你真的能永遠不悔嗎?

另一個殘酷真相:人生有得有失,你想要的輝煌,大多時候是悲劇。
木秀於心,風必摧之。
靜安皇后品性高潔,她這樣的人根本不適合皇宮。她若不冒進出頭,她若不被盛名所累,她若平凡地嫁入門當户對的人家,雖然這一生平淡無奇,卻可安然順遂,開花結果。
她這樣盛名的人,雖然走到了富貴的巔峯,卻也在皇宮成為了眾矢之的,她再懶得應付那些心機,被別人害死幾乎是必然。

《如懿傳》裏的魏嬿婉若是不往那高處走,若是嫁給了凌雲徹,縱使一輩子沒有當皇貴妃的風光,卻有着“夫妻恩愛”的平凡幸福。
她步步往高處走,她成就了輝煌,也失了擁有最平凡幸福的機會。
要知道,一個人想要站在高處,想要輝煌燦爛,是需要很多東西去支撐的。靜安皇后放棄了用這些東西支撐,敗了。魏嬿婉沒有這些東西支撐,也敗了。
而我們真的有能力,並且願意放棄一些東西,走到那高處嗎?
盛明蘭説,她一點也不想輝煌燦爛,她只想要平凡地幸福。
我,活至今日,從未放棄努力,也從未辜負過自己,但我也一點都不想輝煌。
我始終覺得,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才是正理。

盛明蘭的“高”嫁,不具備借鑑意義。
盛明蘭也是高嫁。
可因為盛明蘭是高嫁,於是盛明蘭在顧家幾乎是處處艱難,九死一生。並且,不是所有人都有盛明蘭的十八般武藝,和幸運。
況且,盛明蘭的高嫁是被迫的,她還是繼室,過門了就要處理庶子庶女,還包括顧廷燁曾經的妾室。若是,她自己選擇,她很大程度上,會嫁給一個平凡普通的人,不招搖,不出頭,認真努力地活着,平靜安逸地過這一生。

難道人一定要甘於平凡嗎?
並不是。
看你自己是適合平凡,還是適合“高處”。
高處不勝寒,但是有些人,寧願寒也願意站在高處,並且她有能力站在高處,還享受高處。而有一些人,比如我,從小最喜歡的詩詞是《歸園田居》,沒想過“勒馬封侯”,沒想過“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只想着“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很多人討厭“適合”和“平凡”這樣的字眼,好像這樣的字眼就是落後,就是不上進。可不管是鞋子,還是衣服,還是你所處的位置,適合都是最重要的。
不適合,再好,再愛,再高,也終究難長久,還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