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費法》正式實施當天,一段粉絲僱傭工人,為偶像選秀節目《青春有你》打榜投票所購買的牛奶被工人擰下瓶蓋後,直接倒入水溝的視頻在網上流傳。5月4日晚,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發文,責令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第三季後續節目錄制。(5月6日 《北京青年報》)
據瞭解,涉事飲品是《青春有你》的合作方,觀眾購買後可為該選秀節目的選手投票,但投票需要掃二維碼,而二維碼在瓶蓋內,開了瓶才能掃碼投票。開了蓋的牛奶喝不完,只能倒掉……原本只是教科書上有的場景,被扭曲復刻進了現實。
廣告商以冠名、贊助、植入等形式,在偶像選秀節目上投放廣告,節目組按廣告費投入多寡賦予品牌投票權重,粉絲私下“集資”購買品牌產品支持偶像,以此實現品牌、選手與粉絲的聯合捆綁,在新娛樂選秀時代下,類似的選秀營銷手段層出不窮。
表面上看,如此選秀營銷一方面讓粉絲通過“努力”助推偶像出道,另一方面令品牌和節目通過粉絲收回成本,獲得收益和增值,達至利益共贏,實則是“多輸”的局面。粉絲們被各種榜單“挾持”,充值刷量,付出金錢與精力,催生非理性消費、鋪張浪費的行為,成了盲目的順應者;涉事明星被流量遊戲“挾持”,被平台規則綁架,受到輿論質疑,雖有心深耕挖掘自己的作品,卻也不得不成為“流量”規則中的工具。唯獨這一現象的始作俑者——設計遊戲規則的平台,針對人性弱點、打造盈利噱頭,促使刷量這種娛樂小伎倆變成網絡黑產,賺得盆滿缽滿。
粉絲崇拜偶像,本是視偶像為榜樣,以勸勉自己奮發向上,變得更優秀,但這不意味着,粉絲嚮往美好的初心能夠被利用,成為刷量“工具”。這不僅扭曲了本意,更成為一種悲哀。
去年2月發佈的《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明確規定,節目中不得出現設置“花錢買投票”環節,刻意引導、鼓勵網民採取購物、充會員等物質化手段為選手投票、助力。但從現實的角度看,該細則並未杜絕節目組打“擦邊球”。更改規則的技術操作並不複雜,關鍵視乎平台是否願意犧牲眼前利益,從根本上改變唯流量是從。
讓年輕偶像在健康、良好的行業生態環境下,潛心專注自己的專業與事業,讓粉絲可以把目光集中在作品上,這是一個頗具社會責任感的命題,也是具備社會責任感的公民應該去思考的問題。徹底斬斷這種畸形的明星生成模式,阻斷此類社會現象的再發生,顯然不能依靠平台和節目“回頭是岸”,有針對性地加大行業治理和干預是第一步。監管部門必須對網絡選秀類平台及節目實施嚴格規範管理,嚴格節目流程設置,禁止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德的內容出現,將平台和大環境合理引導向理性純粹的方向。
當流量可以主宰一切,流量本身等同於市場價值,沒有人能免於數據注水的遊戲。我們不能小看這種選秀營銷帶來的現實“扭曲力”。靠好的創作生產流量,讓流量的產生邏輯經得起常識的考驗,才是應有的行業生態,反之則應讓人警醒,也應該被修復,避免其加劇社會價值的紊亂與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