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電影《獨行月球》票房破29億,向30億邁進,成為了“開心麻花”系票房最高的長片作品。與此同時,它也成為了2022年暑期檔的票房冠軍。世間沒有絕對的完美,只是站在最高的位置,背後自然有不少議論。
不管是高達100%的“含騰量”,還是久違的“沈馬組合”同框,《獨行月球》的配置似乎都滿足了觀眾對“開心麻花”的最高期待。在業內首輪放映結束之後,不少預測平台給出了40億,乃至50億的預期。
口碑方面,不少業內人士給出了“開心麻花最佳”的評價,但隨着影片上映後的發酵,豆瓣評分如今下降至6.8分,和導演張吃魚此前聯合創作的電影《羞羞的鐵拳》評分持平,遠不及“開心麻花”闖入大銀幕的《夏洛特煩惱》。
只是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或無法接近前期預測的票房。背後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許是映前“最高”預期之下,觀眾的要求也逐漸變高,不如預期的觀影反饋,成為了路上的障礙。
換個更嚴謹的話來説,就是“預期管理”。那麼,對於一部電影而言,該如何管理觀眾的映前預期呢?
我們試圖從《獨行月球》下手,再到年初“開心麻花”系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低關注博高票房”,找到“預期”如何與“結果”等比的關係。
《獨行月球》為什麼不滿意?
“不夠好笑”,是很多觀眾對《獨行月球》不認可的關鍵。很顯然,“開心麻花”自2015年橫空出世,過往浸淫於舞台,歷練出的喜劇風格,很快吸引了不少觀眾,甚至打破了過往喜劇電影市場的格局。
而這幾年,沈騰更是變成了行走的表情包,各種臨場反應,或者綜藝節目上的互動,笑果拉滿。隨着《日不落酒店》等電影的奇妙宣傳操作下,“含騰量”更是成為觀眾認證電影質量的核心點。
回到《獨行月球》本身,我們試圖從若干個“不滿影片”的觀眾身上找尋答案。
“電影前一半是好笑的,同樣是很典型的‘開心麻花’,但是那些笑點沒有之前(電影)精彩,甚至有些梗是能猜到的。然後故事後面更重科幻元素,喜劇效果隨之降低,就顯得故事較冗長,可看性就不高了。”部分“開心麻花”迷表達了自己,類似“不滿”的觀感反饋。
正如某平台上,影片頁面下被高讚的評論,“我非常討厭往喜劇片裏塞煽情的部分,導致我從後半段就幾乎笑不出來了,煽情塞進喜劇片裏適配度很差”。
雖然《獨行月球》是一部喜劇+科幻的電影,但“開心麻花”標籤在前,觀眾對“喜劇”更為期待,科幻或是一劑佐料。只是隨着影片的推進,越來越多使命感的劇情發展,本身故事調性逐漸走向催淚的正劇向。
正如每個喜劇創作者説的,喜劇比悲劇難。尤其隨着如今各種視頻平台的普及,網友對笑點的開發,早已超過了過往的喜劇市場。
沈騰就曾在我們的採訪中談及,“所有用過笑點都不能再用,不單是你自己用過的,還有別人用過的也不能用。然後你自己想到的,別人先給演了,你也不能再用。現在觀眾見到的、聽到的東西太多了,你想不掉幾綹頭髮,就把它給糊弄過去,沒有這樣的事了。”
回頭再看《夏洛特煩惱》,彼時的“開心麻花”並沒有被過多的觀眾認識,外界對當時那部“三無”電影毫無期待,甚至連團隊自己,都對南方城市的市場不信任。最終,觀眾的超預期早已通過票房,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市場表現亦是如此。沒有沈騰參與,雖然主演打着馬麗的噱頭,但實際是“開心麻花”的資深成員魏翔在撐全片。整體在映前的關注度並不算高,甚至不被看好,首日排片處於末檔。逆襲,成為了這部電影的最好結局。
而沈騰在映後談到,以後不要再説“含騰量”,可以説“含翔量”了。如今,回頭再看大家對“含騰量”的關注,更多是對於這位演員在電影裏表現的期待,以及演員和影片之間的化學作用。
《獨行月球》已然是整個“開心麻花”目前最為成熟的作品,從電影工業,到團隊之間的配合。可最終的不達標,不免讓人疑惑,當觀眾在期待“開心麻花”電影的時候,到底期待什麼呢?
雖然煽情成為了《獨行月球》的原罪,但過往那些“開心麻花”的電影,煽情動人的劇情並沒缺席,只是對於故事更加宏觀的創作團隊而言,如何結合自身特點,或許是關鍵。而觀眾從作品中,理解團隊的創作進步,殊不知,這也是一場美好的“雙向奔赴”。
背後的預期管理
有個問題擺在面前,當電影面對市場的時候,宣傳起到了廣告的作用時,能否在前期進行干預呢?
我們採訪了從事宣傳營銷工作的E女士,首先作為觀眾,她個人對《獨行月球》挺認可的,加上自己身處行業,一直在觀察這部電影的很多動作。
“電影前期印象比較深的是,‘含騰量’和‘沈馬組合’。但是從整體上,它始終在各種物料中,強化科幻元素,還有之前導演參加航天活動,都在試圖傳遞觀眾這是一部科幻題材的電影。”
但是,觀眾對於國產科幻電影的認知,始終停留在《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這種相對傳統的硬科幻,“而《獨行月球》是一部類型融合的作品,有喜劇加成,對於很多觀眾而言,看見沈騰,就會想笑,可能這是落差的關鍵吧。”
蘇州某影院的王經理談及這個現象,“我們有自己的影迷羣,我看很多人討論,都沒想到《獨行月球》走向會這樣,有人被觸動,但也有人覺得有點像《流浪地球》。”
《獨行月球》並不是孤例,暑期檔另一部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也有類似的“貨不對板”。
王經理表示,很多人對陳思誠之前作品的印象,以及《外太空的莫扎特》的認知,以為是一部科幻電影,但沒想到是一部兒童電影,整體對此觀感非常差。
E女士則看到了宣傳團隊的不易,“明顯能看到宣傳在努力做觀眾的預期管理,從後期的物料來看,都是突出‘莫扎特’,以及小孩子們的狀態,後面幾款海報風格都非常童趣。”
只是,每一個物料都能觸及到觀眾嗎?
任何宣傳人員都不敢保證,“我個人始終覺得,説得極致一點,宣傳就像是‘洗腦’,讓觀眾接受這部電影的某種設定。畢竟電影最終成片出來之後,很多網上提到的問題,我們也知道,但無法修改補拍,只能不斷通過調整宣傳策略,去弱化它。”
如今,多數的電影都在映前進行試映活動,從試映觀眾的反饋中,整理一部電影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然後根據進度,從內容本質進行修改,或是根據試映報告,在宣傳策略上,進行方向調整。
只是每一部電影都有自己的宿命,做各種的預期管理,也只是相對的。
每部作品都有觀眾自己的解讀和期待,或許對於觀眾而言,平衡自己的預期,必然會有不一樣的驚喜,而對於影片本身而言,如何用作品保證大家的期待,這才是最重要的。